第321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 群魔并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1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第321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朱缙振坐在皇位上,又问。

“孤现在坐着这个位置,还有谁反对吗?”

斩杀下界仙人,隔着天上人间,两剑压得一尊合道境的仙道巨擘,被称为什么天之帝君的存在低头退走那一刻。

朱缙振的心态就已发生了变化。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道理,不想说,那些反对的人也不配听。

满朝文武,尽是沉默。

反对?

现在还有一个敢站出来反对吗?

大明的确不缺有骨气,硬气的文臣,如今文官集团虽已初见糜烂之势,但到底还没有历史上万历以后的东林党那般软骨头。

这一次的奉天靖难,和百年前的一模一样。

仍旧是朱家内部的事情。

区别只是当初朝堂文武都不看好建文帝,而是将赌注压在了燕王朱棣的头上,才会出现后来士林之首的方孝孺这样的臣子。

今时不同往日。

朱缙振的奉天靖难,真正内幕是什么,朝中文武大多知晓。

不管其中有多少阴谋伎俩,利益妥协。

终归,朱缙振手上的确拿着朱厚照这个皇帝的圣旨,名正言顺的起兵靖难的。

如今皇帝既死,也无子嗣传承。

再加上朱缙振手握的大势莫说是大明称帝,就算是将天下诸国吊起来来回碾压几次都够了,

刀在朱缙振的手上,真理和正义自然也在他手上。

反对?

有!

就在刚才,全死了。

群臣都在等,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站出来,然后,他们便能心安理得的奉云从景附,朱缙振为大明新主。

刑部尚书何鉴,上前一步,躬身道:“太祖曾留有遗训,朝中若有奸臣作乱,各地藩王尽可领兵进京,勤王锄奸,确保大明基业,传至千秋万代。”

“而今朝中有朱无视此等奸佞,胆敢谋权篡位,甚至于敢生大逆之心,谋害皇帝。”

“殿下奉皇明祖训,为国靖难。”

“陛下又已遇害,无有传嗣之人。”

“故,那个位置由殿下来做。臣,刑部尚书何鉴,并无异议。”

有了何鉴开头,其他朝臣也纷纷附和。

“肃王殿下,实天命所归,而今陛下遇害,正是需要一位能执掌朝纲,稳定天下之人,微臣私以为,殿下为不二人选。”

“微臣附议。”

“为大明江山社稷计,微臣斗胆,请殿下灵前既位,替陛下昭雪,以安天下民心。”

“国一日不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臣也以为殿下可继大统,承我大明江山之重,为我大明新君。”

朝中文武大臣,一个个争先恐后开口,都想在朱缙振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尤其是武将勋贵,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更加激烈。

人心倾倒,就在一瞬。

云罗郡主立在群臣之前,看着面前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神情黯然,心中满是苦涩:“皇兄,这便是你最向往的吧?一语可令天下,百官莫不服从!”

对于朝堂局势,云罗郡主并非全然不懂。

无数次听过朱厚照一人黯然神伤,默默叹息提及的话。

周旋于百官和各地藩王势力,以帝王之术极力维持各方的平衡,缓缓图之等朱厚照的雄心壮志,亦如昨日一般历历在耳。

但,就是她皇兄废寝忘食努力想要做到的事情。

只因为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朱缙振一声询问,满朝文武皆生怕落于人后一般,纷纷附和,甚至为朱缙振一下罗列出了数十上百种他登基称帝的理由。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云罗郡主似懂非懂的望着面前一幕,心里觉得既可悲又可笑。

人人都知道朱缙振靖难的目的是皇位。

可在如今满朝文武的歌颂下,仿佛他真的只是为了奉诏讨贼,靖国难,清君侧之恶,扫朝堂佞臣之奸邪而来。

就算坐在皇位上,百官也为他找好了各种天花乱坠的理由。

幸好此时百官不清楚云罗郡主心里的想法,不然一定恨不得拉着对方大倒苦水。

他们是愿意表现得这么没骨气吗?

呃……确实有阿谀奉承新君的意思。

可真正让他们能够不顾脸面为朱缙振吹嘘的原因,还是那一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