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天赐良机 - 璀璨年代:重回1997 - 很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章天赐良机

伊芙琳和张爱琪同龄。却比张爱琪高了大半头。

穿着一件运动装,带着棒球帽,下巴尖尖的,一头金黄色的秀发,编成一个小辫子垂在脑后。

“亲爱的张,这是你朋友吗?”见到徐朋,伊芙琳问张爱琪。

“嗯,是的,我的同桌。”

经过简单的沟通和认识之后,徐朋找个机会就离开了。

此地不宜久留,虽然张爱琪一再挽留,但还是满头大汗的走了。

天知道,张爱嘉那个小混蛋,还能说出什么令人发指的话出来。

很快要摸底考试了,徐朋回家的路上,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不参加考试。

现在考试的话,妥妥的倒数第一,他可不想丢人。

摸底考试又叫模拟考试,几乎高三整个阶段都在考试,不停的考试。

徐朋还记得,当年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们抓重点题,洋洋洒洒自信心十足。

谁知道,老师们天天强调的必考题一道没出,考的都是他们规避掉的名不经传的题目。

可问题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十多场呢。

回到家,徐熙儿就围在徐朋后面转,问东问西的,句句不离张爱琪。

“学习,没事总八卦什么,你要考全年级前十,哥啥都告诉你。”被问的实在没招了,徐朋服软了。

“真的?”徐熙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期待。

“一口唾沫一个钉。”

“那行。”徐熙儿立刻变换了一副嘴脸,拉住徐朋的手腕,“哥,你还真别说,有几道几何题不会,你给我讲讲呗?”

怕啥来啥,自己都犯愁考试怎么办呢,几乎都忘得差不多了。

可不能说啊,总不能说,你给我现在连初中几何题都不会吧?

“你们最近也要考试了吗?”徐朋奇怪的问,记忆里,徐熙儿学习就没这么勤快过。

“是呗,正头疼呢。”拿起笔,在练习册上划了几下,很无力的样子。

“妹,我和你说,西方学者做过调查,人不能再紧张的气氛下学习的,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足够的放松,才能考出好成绩的。”徐朋忽悠道。

“真的假的?”

“我还能骗你?”徐朋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成绩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的开不开心。只要学的开心了,什么知识都能吃透的。所以,作业做完了就睡觉,养精蓄锐,等着开始的那天。”

“对。”

徐朋的话徐母听见了也是一阵点头,“你哥说的对,咱们家不注重啥成绩不成绩的,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的,识字就成。”

徐熙儿眼睛一亮,不学习最好不过了,“妈,那我能看会电视吗?”

“看吧看吧。”徐母看看窗外,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火红,“别看太晚,天黑就睡觉。”

看着徐熙儿兴高采烈的去看电视了,徐朋这才松了一口气。

劫后余生,徐朋和徐母打了招呼就又出门了,“妈,我去海边转转,要高考了压力大,放松放松。”

“去吧,去吧,早点回来。”

西炮台,距离徐朋家大概四公里左右,辽河入海口的左岸。

夕阳即将落下的时候,就是西炮台风景最美的时候。

上辈子,每次遇到烦心事,压力大得时候,徐朋会来西炮台那里吹海风。

刚开春,海风还很干冷,将山地车锁好之后,直奔两尊铜炮的房相过去。

回来仅仅一天,就开始琢磨如何赚钱,如何应付开始,多少有些头疼。

刚到西炮台的铜炮边上,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

一个背着背包的外国人,正在和一个穿西装的华人,不知道说着什么。

外国人四十多岁,穿着一条牛仔裤,一件红色的冲锋衣,叽哩哇啦的说着别人都听不懂的法语。

穿西装的男人似乎是个翻译,但他却和对方说着蹩脚的英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最后,给穿西装的华人整的没招了,直接说了中文,“约瑟夫先生,您说什么我实在听不懂……您在等等,很快本地最好的翻译就来了。”

听见对方说中文,约瑟夫尴尬的一耸肩,他也不知道对方在这说什么。

徐朋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这里大多数都是营口本地人,小鬼子倒是挺常见,老一辈的还都能说上几句蹩脚的日语。可其他国家的老外就很少见了。

上辈子见到的第一个老外,还是上大学时候的教英语的外交。

更何况,97年这一代人,外语的语种北三省与义务教育阶段,更倾向于俄语和英语。学英语的都少,更何况是法语了?

用英语交流都很费劲儿,更别说其他语种了。

中年人很急,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你们什么情况?给我找一个懂法语的就那么难吗?法语的没有会英语的也没有吗?给几个学校的校长打电话,把他们最好的英语老师都找来。”

挂了电话,中年人一脸懊恼,自言自语:正经用人的时候一个没有,国家养你们这些年,都吃白饭的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