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教育局例会 - 璀璨年代:重回1997 - 很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三七章教育局例会

7月2号,中小学放暑假。启航教育人满为患。

孩子们的书课桌里,放着各种小食品。

脸上洋溢着卫校,配合着课堂上的教师录影。

一个班级一百二十名学生,全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在镜头里齐刷刷的,每当有提问的时候都跃跃欲试。其喊你哥教育的老师们,也都穿着整齐的,带着logo的服饰,出现在镜头里。

戴鹏飞和林冲,对这次的蛇形很满意,无论是光线、镜头还是取景什么的,都已经发挥出了他们最大的动能,堪称他们从业以来的巅峰。

现在就差后期制作,如果后期制作的过程顺利,徐朋相信,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城市的电视台,只要播出之后,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学生们的半袖是赠送的,立刻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被人有的自家孩子也应该有。

再加上,启航教育的宣传基础打的好,加上半袖也是在是很好看,穿得人多了起来,一下子也就流行了。

领着孩子走在大街上,自家的孩子要是不穿印有启航教育logo的半袖,都不好意思出门。再加上,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很多人已经来启航教育购买半袖了。

再加上,营口各大市场,棉麻的半袖,不会低于二十五块钱,可在启航教育,二十块钱就能卖到,已经是便宜到不能在便宜了。

无论是做工还是印花,都有独到之处,再加上衣服不贵,家长们都能接受,所以有的家长直接预购了两件。

报名的过程中,预存款二百块钱的价格没变,这些钱可以在少年宫消费,而且这里的东西经济划算,家长们也不觉得二百块钱多,预存也变得多了起来。

赠送出去一千多套半袖,预存却收回了二十到多万。三天的时间,报名费也差点翻了一番。

暑期,有一部分学生的课时是赠送的。徐朋将这些免费的课时交给了于文龙,没有交给外教,毕竟免费课时是巩固,于文龙作为国内的教师,最清楚学生们需要的是什么。

免费课程的班级,人数也没变,依旧保持在一百二十人,一共是六个班。于文龙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徐朋担心于文龙太累,想让苏晴上三节课,却遭到了于文龙的拒绝。

整体算起来,语文六个班,数学六个班,艺术班两个班(人数比较少,每个班五十人。)英语班级相对较多,一共开了24个班,招收学员招手了两期。学费和预存款全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万。加上之前的两次扩招,启航教育的总收入近千万。

虽然千万是毛利率,可也是让从教育局调来的财会震惊不已,要知道,营口市教育局,在九十年代,教育经费一年才四千五百多万,就像王秘书说的,教育部门其实很穷的。

但财会也发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徐朋在宣传方面的花钱如流水,工资也给的相对较高,一个保安就给八百块钱一个月……

在视频拍摄完之后,财会私底下和王秘书聊过,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投入,剩下的净盈利都才百分之六十多一点。

王秘书听完就笑了,告诉财会,不要把政府部门的风气,带到商业场上,无论是哪种营销手段,为的都是长线发展,又不是做一年教育培训以后就不做了,该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一定要勒紧裤腰带,但该撒钱的时候,一定不能吝啬,一句话做个总结:一分钱一分货,宣传这种事,不能将就。

赚钱了就会有人盯上,拍完视频的第二天,是教育局每个月的一次例会,有人提出将启航教育纳入营口教育局的营销编制,教育局参与管理和营销。将启航教育,从徐朋的个人经营变成教育局的下属部门。

这次会议,王秘书参加了,和提出这个议案的人争论的面红耳赤,还直接拍了张桌子,险些张口骂娘。

启航教育,有王秘书的心血,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现在正在哺育阶段,究竟能成长的怎么样,没人知道,但绝对不会将这个孩子转手交给体制。

王秘书作为体制中的人,清楚的知道体制的操蛋,一年的净盈利如果在一千万左右,到教育局手里,不会超过一百万,而且王秘书敢保证,不出一年,启航教育就得被这群体制狗给玩坏了。

张胜利和刘副局长的脸色铁青,那名提议案的人,是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他的理由很充分,教育局太穷了……

王秘书直接抛出三连问:你去你行吗?你有教育资源吗?你能做到这么好,这么盈利吗?

最后,王秘书也一甩脸,大不了就一拍两散,换地方,不足少年宫了。税没有不交的时候,分钱没有不分给教育局的时候,就连财会和经理都是教育局派去的,每季度都有钱拿,还想闹哪样?

随后,又说到了季春林和苏晴,季春林是他们教育部门惹不起的牛人,人家赚的工资一分钱都不要,全都捐给教育部门了,苏晴作为老局长的女儿,一门心思想把事业做好,凭啥教育局要横插一杠子?你们行,少年宫别倒闭啊?没有小徐通知,现在少年宫,就是一栋烂尾楼,还想每个月拿钱,别做梦了。

一场会议,闹得不欢而散。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刘副局长和张胜利都没多言,而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单独见了王秘书。

“小王,别激动。无论什么决定,张局长和我不拍板儿,事情是不做数的。”刘副局长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给王秘书一万个赞,懂他的人就只有王秘书了。

“小王,你也别太生气。刘副局长说的对。”

张胜利在会议上,一声不吭,是因为他十月份之后,就要调到大连了,话语权要留给下一个教育局局长候选人。

这个候选人就是刘副局长,是张胜利亲自推荐的,基本算是板上钉钉了。

作为刘副局长的秘书,又是教育局放在启航教育的经理,排排桌子很正常。

但大家都知道,断人升迁,犹如杀人父母。

张胜利和刘副局长,就靠着这点业绩升迁呢,你以为教育部门升迁那么容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