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天赐良机
稳妥起见,徐朋还是在招待所给家里打了电话。徐熙儿接起电话的时候彻底惊为天人,“哥,就你那半吊子英语,就敢去给人当翻译?你也不怕教育局的人把你给打死?”
“你咋就这么瞧不上你哥的实力呢?”徐朋心理一阵无奈,“你哥我是给法国人当翻译,说的是法语。”
“啥?你还会法语?我咋不知道?”徐熙儿更震惊了。
“你以为每年你的压岁钱都给我买磁带,买原声光碟,是白投资吗?”徐朋一阵傲娇,“你哥我是自学成才。”
“好吧好吧,信了你了。”徐熙儿奸笑着,“哥,你的奖金教育局的王秘书已经送过来了,你打算怎么花啊?”
“先给我最亲爱的妹妹买辆山地车。”
“我可不要。”徐熙儿顿了顿,“要不你教我法语吧。”
“可以。”
“哥哥万岁。”
“和爸妈说,今晚我在教育局的招待所住了,得陪教育局的领导和外宾吃饭,明天事情结束了就回去。”
“嗯,放心吧,王秘书都和爸妈说完了。”
挂电话之前,徐熙儿还提醒徐朋,“可别忘了,你要教我说法语的。”
晚宴还没开始,徐朋坐在招待所的大厅,也在琢磨,如何利用那五千块钱奖金,放长线钓大鱼。
一碗饭很难吃饱。这道理谁都懂。
这世上,最好赚的钱就是女人的钱,孩子的钱,只要家长萌生出为孩子好的念头,就会毫无顾忌的给孩子身上投资。
别人家孩子报课后班,自己孩子也要报。
别人家孩子学什么,自家孩子也得学什么,先别管会不会,有没有兴趣,把钱花了才是王道。
国人的心里就是这样,不求最好的,但求最贵的。
2000年之后,舞蹈、书法、心算、乐器、没数等一系列的辅导班,像雨后春笋一样浮现出来,就是因为家长的攀比心作祟。
徐朋上辈子所住的小区,只要一个孩子学了什么别人家孩子没学的项目,第二天几乎整个小区的孩子都报名。
培训行业终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作为资深培训讲师,徐朋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97年,最牛的培训中心就是李洋疯狂说英语,还有大山英语。
作为一个时代的探路者,路走通了才能被称为先驱。但如果走不通,那就是坑货。
显然,疯狂说英语,引领了一个时代。
大山英语是完全以美式教育为主,倡导快乐学习,不在乎学习成绩,和家长的意愿稍微有点背道而驰。
最佳机会摆在面前,现在只要自己一上新闻频道,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的家长都会羡慕自己。再加上媒体宣传,都会拿他作为榜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电视上给外宾镇定自若地做翻译,想想都倍儿有面子。
哪个家长不虚荣?如果这时候自己办个培训班,家长绝对会趋之若鹜。
可现在的问题是,还有三个多月就高考了,他根本没时间去做培训班。就算是做了,也要找一个好的理念。
后世的几所大的培训机构,有专门做留学生教育的,有专门做中小学辅导的,五花八门……
徐朋自己培训机构的核心理念,起点太高,不适合现在97年的人的发展理念,所以完全不合适。
对呀……
徐朋突然一拍大腿,这个时代,还没有口语交际能力这个概念,主打口语交际能力就好了。
大家都在应付考试,笔杆子上见真章。
可真正遇到老外,没几个能做到心态平和的去交流的,更何况,老外也是有蹩脚方言的。
时代决定发展,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家娃娃有用武之地,没有家长不向往自己娃娃能和老外轻松交流的。
新闻是契机,但苦于自己没时间,这点很麻烦。
新闻播出之后,自己要是一点动作都没有,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
“小徐呀,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王秘书走了过来,坐在徐朋身旁的椅子上,一脸疲惫,招待外宾就不是人干的活。
他前脚刚进门,就被刘局长抓了壮丁。招待这活儿,秘书不干难道还要局长亲自去吗?
“王哥,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口语交际能力都很差,学校和家长都注重笔杆子,却不注重如何去说,如何敢说……”徐朋顿了顿,“这是教育忽略的最重要的地方。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早晚会被淘汰。”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凡事都有双面性,要看你怎么看。”
王秘书笑了笑,“你说的也只对了一半……说说你真正想说的吧。”
“王哥,我想做几期英语口语交际的培训班,可我没教育资质。”徐朋无奈的一摊手。
“你英语也很厉害吗?”王秘书正了正身体,很郑重很严肃的看着徐朋。
“王哥,不瞒你说,除了英语是学校基础教育之外,我还自学了法语、德语、俄语三门语言,精通咱们国家大部分方言。”
说着,徐朋假意很难受的样子,“可惜,我高中毕业证还没拿到手呢,没人会相信我一个毛头小子。”
“现在还没有关于教育培训资质的法律条文(官方正式的法律条文是2017年颁布的),你要办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