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里寻缘9 - 烟盒奇缘 - 异类辉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烟盒奇缘 >

(一)千里寻缘9

“哦,对了,什么是饵块呀!”塞得满嘴的苏擎宇口齿不清地问道。

“饵块就象你们那边的年糕,应该一样吧?我也说不上来!”段海韵看到苏擎宇那馋馋的吃相,食欲大增:“嗯,还是饵丝好吃!”

多少天了,一直是食不知味,今晚段海韵却吃得津津有味。

等段海韵吃完饵丝,苏擎宇已经把饵丝与后上的一碗米线全吃完了:“真好吃!”他满足的用餐巾纸擦了擦嘴:“各有各的味。”

“是饿的!”段海韵不好意思地说道。

“哦,不,真的很好吃,太好吃了!特别是那肉,肥而不腻、细嫩香甜……”苏擎宇赞口不绝,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那当然!”作为大理人,听到别人称赞家乡的小吃,她当然会感到自豪:“那可是敬贵客的!”

“哦,还有这种说法?”

“当然!”段海韵道:“相传--南诏国开国元君细奴逻在没有发迹的时候,以与他的彝族同胞一起靠打猎为生,有一天,他们在围猎时碰到大火烧山,山里的野猪都被烧死了,他们就把烧黄了的野猪肉拿来煮着吃,觉得非常好吃;后来他们就经常把猎到的野猪用火烧后再煮着吃,这种吃法渐渐流传了下来。再到后来,细奴逻又创造了独特的巍山饵丝,让人们把烧猪肉与饵丝配着吃;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派遣御史严正海和中使王承训协助皮罗阁兼并五诏,大功告成,建立南诏国时,为了庆祝胜利,酬谢唐王朝的大力支持,皮罗阁设国宴招待大唐国使,酒后吃的就是火+巴肉饵丝。我们现在吃的火+巴肉饵丝,也因为这件事而成为了待客佳肴!”

“哦,那米线呢?为什么要叫‘过桥米线’?”苏擎宇又问。

“这里有一个爱情故事。”段海韵道:

“相传蒙自县有一书生,风流倜傥,而且娶了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夫妻之间恩恩爱爱,感情深厚,又得一子更是锦上添花。

但这位书生喜欢享乐,不思进取,妻子对此深感忧虑。

好在书生在妻子的劝说下,奋发图强,在南湖小岛上筑一书斋,独居苦读,立志金榜题名。而妻子更是一边操劳家务,一边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

久而久之,书生学业大进,但颇为辛苦,人也日渐消瘦。妻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要给丈夫进补……

那一天,妻了宰鸡煲汤,并把鸡肉切成片,连同准备好的米线一起送给丈夫当作午餐。

原来的吃法是汤、米线、肉分开的,到吃的时候,才合到一起,但儿子年少淘气,将肉片全扔到了汤里。妻子无奈,只好将就着捞起肉片,给丈夫送了去。

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还要带儿子照顾丈夫,因为操劳过度,在送往书斋的途中,她终于晕倒在连接小岛的桥上。

丈夫闻讯赶来,见妻子已经醒来,汤和米线都完好无损,于是把妻子扶到书斋,端起汤罐。

原以为汤罐已经没有一丝热气,汤早凉了,却没想到,因为汤面盖着一层浮油,汤罐依然灼热烫手,米线吃起来美味无比。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书生考取了功名,这件事也不胫而走,他们夫妻恩爱的事也传为了佳话。

书生对妻子万分感激。他详细询问了制作过程及配料,写成食谱。为了永远记住妻子的辛劳,想起妻子为自己而晕倒地桥上,就取名为‘过桥米线’……”

“原来是这样呀?太感人了!”苏擎宇唏嘘道。想想自己,特别是“大叔”这个称呼,惊叹之余,对爱情有些心灰意冷:等过了三十五岁,让母亲给找个女孩结个婚,这一辈子也就这样得过且过了。

“大叔,你心里有事?”发现了苏擎宇的沮丧,段海韵问道。

“没,想到有些家里的事而已。”苏擎宇立即掩盖住内心的活动:“好了,我已经吃饱了,谢谢你的晚餐。”

苏擎宇没有抢着去付钱,他知道段海韵不会让自己付钱;并不是因为她家有钱,而是作为外来的客人,第一餐一般都不会让客人掏钱的,否则,就看不起主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