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小芹在欢迎仪式上演讲获得成功
这么多年来,小芹都是一个不服输的女孩儿。从在北大时被人嘲讽、讥笑,她就一直是抗争到底的姿势,绝不会向任何人低头。后来,她渐渐习惯了改变在先,不再让自己被命运安排,而是努力让自己超前一步。好像之前是拉磨的驴,眼前有一个红萝卜,自己追着跑,后来发现是原地打转,干脆就挣脱了束缚,撒野地乱跑,当然也会受伤,可是心情不一样了。
人,一旦被别人需要,会迸发出连自己都感觉惊人的潜能,尤其是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小芹并非害怕去复旦戏剧系为她举办的欢迎会,她被邀请在会上演讲,据说会有上海电视台和卫视频道的记者到场,校方对此次活动很重视,还给她派了一个助理,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一个有些腼腆的上海男生。她不害怕那些流言蜚语,她不觉得会伤害到自己。她担心的是儿子王俊,尽管他还在襁褓之中,但自己现在做的一切,会对儿子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不能不考虑。
老爸失踪一周了,大哥、二哥都在拼命寻找,二哥现在常年在上海,他的花生油广告霸占了卫视的黄金时间,他每天都忙着给各大商场、超市补货,忙得不可开交。当然,他现在只是坐在公司的大班台后面,看着电脑。
他的媳妇,一到上海,仿佛出落得更娇媚了。皮肤更白了,玩儿的东西也更洋气了,现在不仅在网上买那些让二哥王树根看来根本用不着的东西,还对做群众演员上了瘾,经常往横店跑,有时候还住在那里,王树槐有点儿受不了了。他说让媳妇跟自己要个孩子,想着这样就能拴住她的心,媳妇哪肯听他的,往横店跑得越发勤了。两人为这事闹得忽冷忽热地,冷的时候各干各的,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横店;热的时候就大吵大闹、大喊大叫地,把二哥的公司闹得鸡飞狗跳地,公司里的人意见越来越大了。
今天,二哥和大哥分头去找老爸,约在人民广场一起吃午饭,这时二哥就接到了小芹的电话,说是让他媳妇去复旦大学找小芹一趟。二哥觉得意外,但还是答应了。
于是,二嫂从横店紧赶慢赶地跑回上海,跟小芹一起坐到复旦大学的学生食堂时,她身上还穿着剧组的服装,她带几分怯懦地坐在小芹对面,因为这小姑子身边还坐了一位长相帅气,气质不凡的男士。她拍拍身上那件粗布衣服,显得很拘谨。
“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戴尔,刚从香港过来。你这是扮演的什么角色啊?村姑吗?”小芹对二嫂说道。
“嗨,怪我太实诚了,人家问我是哪儿的人,俺就说是山东的,结果就认准了让我演妇救会的大嫂,我觉得我没那么老。”二嫂也顾不得有这么一位绅士模样的男人在,对小姑子发泄着心里的怨气。
戴尔和小芹听了二嫂的话都笑了,小芹心想:从人家手里挣钱,哪有实现自己想法的份儿啊。
“嫂子,我请您演个角色,您可得来帮我啊。”小芹对二嫂说道。
“真的?我就说嘛,我想当上主角,还得靠我们家小芹。小妹啊,你说反了,是你在帮我啊。”二嫂语调很夸张,如果戴尔不在,她一定会扑到小芹身上。
戴尔为了香港无线的事情特地来上海和小芹商议,他的到来给那些在背后对小芹议论纷纷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小芹的男人应该就是面前这个男人吧?大家纷纷猜测,各种流言又在学校疯传,说什么:戏剧系就是有戏。和戴尔聊天,小芹提到了即将举行的欢迎仪式。
“你来的正是时候,可以看我拙劣的表演了。”小芹说着,嘴角泛起一丝自嘲的笑。
“我必须更正你一下,你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个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戴尔鼓励着小芹。
戴尔和小芹商议着警匪片的拍摄,由于大部分镜头都在大哥的松江影视基地拍摄,目前进展很快。但有两个景点很特殊,一个是香港赤径监狱,一个是主角的老家潮汕。说到第二个,之前的投资人尽管已经撤资,但听说去他老家拍分镜头,还是很热心。但他让村民做准备已经很多次了,剧组却迟迟未成行,让之前的投资人很尴尬。事实上剧组拍摄人员齐备,就是主角那个悍匪的妻子这个角色空缺。
小芹忽然就想到了二嫂。她听大嫂柳枝在耳边叨叨过不少次,最近听说跑群演都跑到横店去了。小芹拿手机上的全家福给戴尔看,那张全家福是在医院拍的,是老妈病危中、去世前拍的,相片中家庭人员悉数到场,唯独没有小芹。而且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大哥、大嫂还显得很悲伤。
“怎么没有你?你是那个拍照的人吗?”戴尔自问自答解除了小芹的尴尬。
小芹感谢戴尔的聪明与善良,那天拍照是在自己宣布了怀孕的消息之后,当时自己宣称可以独立带大孩子,说完就扬长而去了,老妈自知时日不多,就提出拍这麽一张全家福,大哥的儿子王昊晖站在了老妈身前,之前那时小芹的位置。
“你看,这个就是我二嫂,听我二哥说,他们的花生油广告签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那些大广告公司弄不明白,他们又是公关、又是策划地折腾半天,怎么就输给了那么一家没有名气的广告公司,很是不服气,还在背地里骂我二哥是乡巴佬、土包子。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二哥选广告公司就一个标准。”小芹津津有味地讲着故事。
“什么标准?”戴尔很感兴趣。
“就是创意里必须有一个村姑的形象,然后这个村姑的角色必须由我二嫂担纲。”小芹摇摇头,似乎很无奈。
“哈哈,这个标准好。你的两个哥哥都是标准的爱妻模范。”戴尔很少这样爽朗地大笑。
似乎一瞬间想到了什么,戴尔收敛了笑容,低声对小芹说:“你比你两个嫂子更可爱,因为你独立。”
小芹听了只是淡淡一笑。
“我二嫂的确没经过专业训练,但我想让她试试。她有足够的热情,而且,一定会服从调配,让她演那个悍匪的妻子,你的意见呢?”小芹问戴尔。
“可以,让她找些群众演员来,一起参加你们系里的欢迎仪式,为你站脚助威,就当是前戏了,热热身。”戴尔笑得有几分戏谑。
现在看着坐在面前的这位妇救会会员模样的二嫂,感觉小芹说的对,这位嫂子对演戏是很投入的。
二嫂听了戴尔的“前戏”,想着这是为小姑子撑腰,当仁不让。
“小芹,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包在嫂子身上了。”二嫂果真拍着胸脯说道,很仗义的样子。
晚上,小芹邀请戴尔和她一起回家吃饭,戴尔掩饰着内心的喜悦,跟随小芹往大哥王树槐的影视基地而来,他俩一路走、一路逛,戴尔买了不少礼物给柳枝和孩子们。
见到小芹和戴尔一起回来,大哥、大嫂心花怒放地,王树槐还算矜持,柳枝可就忍不住了。她高兴还不止因为戴尔被小芹邀请到家里来,因为她为明天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欢迎会准备了一份厚礼,她本想等小芹一进门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可看见小妹和戴尔一起进门,她突然就改变了主意。
“戴尔,警匪片拍的还顺利吧?”柳枝一边问,一边给戴尔夹菜。
“嗯,很顺利,现在北上是港人的主基调,都说‘大上海,小香港’,还真不假。”戴尔显得很兴奋。
“小妹啊,今天你二嫂去复旦找你了?看那样子聊得不错啊?刚刚你二哥跟你大哥电话煲汤,足足一个多小时,你说说哈,两个大男人够多腻味啊。”柳枝的眉眼讲起话来越发俏丽了。
“还说呢,大嫂,您得帮帮二嫂哈,她有热情,估计不会像那些明星跟我们较劲,可她毕竟没经过专业训练。如果不顶用,我还是要换人的。”小芹这哪是在拜托人,分明是在给柳枝下军令状。
“是呀,有您这麽有经验的前辈带带她,二嫂一定能成个角儿。”戴尔从旁插言。
柳枝想,戴尔这个男人,处处为小芹着想,真得提醒小妹,一定要抓住机会。晚饭从头至尾王树槐都没说一句话,他觉得小妹只想着怎么应付明天的欢迎会,也不关心一下老爸的事情。不过,她现在倒是知道想着二嫂,这也是想着家里人呐。直到晚上戴尔和王树槐抵足而眠,这位大哥才知道小妹的心思。
”大哥,我听小芹说了老爸的事,我想你应该有心理准备,老爸说不准是得了痴呆症。你别担心,我做专利案很多年了,认识不少精神科的专家。等找到老爹咱们就带他老人家去检查检查。再有,我觉得你们在上海找大概低估了老人的能力,你就没想过他可能回山东去吗?“戴尔毫无拘束地说着,让王树槐感觉他就像一家人。
第二天一早,柳枝很早就去买了早点,回来就在厨房里熬粥。看看小芹梳洗、打扮,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她嘴角上翘,心里夸着小姑子,她身上这股子要强的劲头比她哥不差。几个人坐在一起安静地吃着饭,吃过饭,柳枝就张罗着跟小芹一起去复旦。
”嫂子,您就留在家里看孩子吧!有戴尔陪我去,您就放心吧。“小芹的忸怩戴尔还是第一次看见,他转过头去。
”今儿啊,我必须到场,走,到了你就知道了。“柳枝对小芹鬼魅一笑。
今天复旦大学的礼堂布置得很有特色,从礼堂门口到舞台铺了两人多宽的红地毯,地毯两边有间隔地摆放着一盆盆的绿植,有虎皮兰,也有江南人喜欢的铜钱草,碗莲-------座位靠背上都用不干胶贴上了复旦大学和洛杉矶电影学院的校徽,舞台上两校的校旗并排展开。音响里循环播放的是歌曲《我爱你,中国!》。
前面几排的座位都被媒介占领了,有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也有肩膀上扛着摄像机的,他们的表情多少有些紧张。在这个欢迎会之前,市里的娱乐小报对主讲人颇有微词,今天到场的官方媒体努力挖掘新闻的正能量,他们不希望主讲人谈到个人奋斗的话题。娱乐媒体则是一如既往地希望有新的热点产生。他们睁大了眼睛不放过一个细节。
学校方面没想到一个系里的欢迎会能有如此打的阵仗,很多人提前到达,抢占座位,系里不得不现场留出嘉宾席,让系里的师生能有一席之地。
离会议开始还有不到十分钟,柳枝领着小芹的手款款走进会场,在门口她突然站住了,小芹也站了下来。见大嫂转身往校外看去,一辆加长红旗车缓缓开进校园。礼堂里眼尖的学生嘘声一片。
”哇,这麽大的人物,这是谁呀?“
”想不到新来的客座教授这麽有背景。“
”是啊,人家是北大毕业的,调剂到咱们学校的。“
学生们的议论不断地传到小芹耳朵里,她看看大嫂,柳枝轻轻在她背上拍了一下。小芹转头一看,一位女子正搀扶一位耄耋老人从红旗车上下来,从身材上他一眼就认出是老艺术家,小芹急忙跑上前去。老艺术家向小芹伸出手,小芹也向老艺术家伸出手。
老艺术家握着小芹的手,慈祥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有为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