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鲍鲲转变态度努力改造
自从鲍鲲被志愿军寻亲组织找到,来看他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里有弟弟鲍鹏生前的战友,他们说起鲍鹏在部队上的表现,也说起他从开始对汪富贵一家满腹埋怨,到后来对自己的做法十分后悔。这其中的转变还都是因为他们队伍上的指导员,一位来自延安的老兵,听说后来回了新疆。那是个开朗的汉子,对任何人都是一张笑脸,好讲故事,大道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的像唱歌一样,让人听着顺耳。他看出鲍鹏是个性格倔强的青年人,就总是和他聊家常,知道他曾经被过继给别人,后来那家人还真的就生下了唯一的独子,指导员爽朗第大笑起来。
“嗨呀呀,我说鲍鹏啊,你可不简单呐,那没有你那户人家就无后啦,你这是大功一件呐。”鲍鹏看着指导员眉开眼笑地,以为他在拿自己开玩笑。
后来,指导员和鲍鹏谈了好多次,有的时候在战壕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指导员跟战士们聊起各自家乡的特色美食,鲍鹏就说了老家的臭鳜鱼。他这“臭鳜鱼”几个字一出口,战士们就笑得人仰马翻。
“鲍鹏,你是不是让炮弹给震得,脑袋坏掉啦,咋还香臭不分啦?臭的鱼,那能吃吗?”一个战士咧着嘴笑。
“不过,鲍鹏,你说的臭鳜鱼是不是就像我们湖南的臭干子,闻着臭,吃着香?”也有战士琢磨着鲍鹏并没说假话。
指导员接上了那位战士的话茬,“他说的对,咱们中国人做菜啊,方法就是多。这闻着臭,吃着香的东西那可是不少,北京就有臭豆腐,那沾上窝窝头老香了。”指导员边说边比划。
一群小伙子围上来,问他窝窝头啥样?指导员说馒头是用面蒸的,窝窝头是用棒子面蒸的,蒸窝窝头的时候,要在底下掏个洞,上面是尖的,才能蒸熟。总之,只要有指导员在,就有笑声。指导员跟鲍鹏聊过几次后,知道他读书虽然不多,但在部队上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了。于是,鼓励他给大家背背他小时候学的诗词。开始他害羞,因为不知道那群坏小子们会不会嘲笑他,在指导员的鼓励下,他鼓足勇气背了李白的几首诗,还讲了大意,让他意外的是,那些平常很爱开他玩笑的几个战士都愣愣地看着他。
“鲍鹏,没想到你小子还真的是个文化人呐,你这是念了几年书啊?别那么小气,再给俺们来两段。”说着就上去胳肢他。
就这样,一到战斗间隙休息的时候,鲍鹏就被战士们请出来朗诵诗词,这时,他后悔自己学的太少,他也才知道,指导员也懂诗词,有好几次他背到一半就卡壳了,指导员就在旁边给他提示。
他对指导员说起了汪富贵,说汪富贵的记性可好了,每次两个人是一起听先生讲解,下课后就一起玩儿,可是再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忘得精光,被打手板,手都肿了。
“可那个可恶的汪富贵每次都能背下来,我一看见他得意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鲍鹏现在说起来还是那么倔生生的。
“呵呵,这说明你也想背下来,不是吗?”指导员的话让鲍鹏笑得有点儿惭愧。
那两位鲍鹏的战友到监狱来过几次,他们跟鲍鲲聊起这些往事时,就好像鲍鹏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