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39章改土归流 - 大宋工程师 - 木公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工程师 >

第一卷_第339章改土归流

闻言,何顺脸上露出难看的神色。其实在江牧来之前,他都气恼的焦躁不安,烦闷不已。

大宋谁不知道安南那个地方……可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鬼地方。

不光是民风彪悍,而且还分化成一个个土司,平日里百姓只听土司的命令,根本不听朝廷的命令。

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他们。

本来何顺还以为,他在北伐中立了大功,会把他放到一个太平无事的地方做宣抚使……到时候他就混吃等死,整天吃吃喝喝也就行了。

可是朝廷一纸诏书,竟然把他安排到了安南。

安南那地方,恐怕他真的要混吃等死,那些土司会联合起来,把他给干掉吧?

本来因为江牧来,何顺不愿说这些丧气的话,以免打搅到团圆的气氛。

见江牧提及,何顺犹豫了一下,然后闷声道:“先生有所不知,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前任杜宣抚使,因为手底下的土司不听他的号令,然后他带兵进山剿灭。”

“那地方,到处都是山沟沟,而且草木茂盛,人往地上一猫,根本不会被发现……杜宣抚使剿匪不成,结果逼反了土司,闹得不可收场,杜宣抚使也因此丧命。”

何顺苦恼的看着江牧,丧气道:“你说,朝廷这不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吗?到时候我要是不剿匪,那些土司就会做大。但我要是剿匪,搞不好又会走杜宣抚使的后路。”

说到这里,何顺突然发觉,目前的情况和当时在睢宁县时的情形何曾相似?

都是无路可走。

想到这里,何顺眼巴巴的看着江牧,道:“先生,要不您给我参谋一下?”

“安南远在千里之遥,我对那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说出来的话……可能不是很贴合实际。”江牧假意拒绝道。

“哎呀,军师,您随便说几句,就比我想一辈子都强。”何顺一拍大腿,如数家珍道:“军师,您对局势可是了如指掌,在睢宁县的时候,就给我指点了迷津,而后按照你说的路子,果然击败了金军。别人说诸葛亮未出草庐,就定了天下三分。我看先生你比诸葛亮还神,只需要稍稍一琢磨,就能知道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何顺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抱拳一拜,道:“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啊!”

江牧忙侧身让开,他都被何顺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何俊也道:“军师,俺们将士的性命全在你手上了。说实在的,我和大哥我们两人,这几天心惶惶不安的,大哥还嘱咐我,不让我给军师说。”

“军师大老远的来,不是不想给军师添麻烦嘛!”何顺解释道。

“军师和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何俊提醒道。

“那行,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既然两人都说到了这份上,况且何顺又没什么领兵的才能,要是江牧再不对他指点一下,就何顺这样子,去了安南,那就是送人头的。

“其实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改土归流。”江牧放下手中的筷子,指点道。

何顺和何俊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

何顺抱拳,问道:“先生这是何意啊?”

江牧道:“土司制度起源于唐朝,类似于藩镇制度,也就是对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的西南边陲地区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便于间接统治。”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用最小的代价,让那些百姓服从朝廷统治。”

“但是!”江牧话语一顿,道:“随着发展,那些土司有了朝廷的支持,又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渐渐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咱们大宋,还顾及不过来北方的金国,哪能去顾及安南那边的事情?”

“也因此,那些土司更加骄纵,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些土司联合起来,在辖区内做自己民族的土皇帝。”

说完这些,江牧看向目瞪口呆的何顺和何俊,问道:“大将军,二将军,起因不知道我说的详细不?”

“哎呀!”何顺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道:“我百思不解土司暴乱的原因,没想到经先生一说,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怪不得那些土司敢公然对抗朝廷。”

何俊也忍不住崇拜道:“先生虽然没去过安南,但是这番话语,就像是打小生活在安南……不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安南。”

江牧白了白眼,这何俊是夸他还是在损他呢?

何顺忙不迭的问道:“先生,至于说的那个改土归流的办法……要怎么应用啊?”

“目前安南的情况看似棘手,实则不难理顺。其实大将军要对付的,也就是那些弱小的土司……只不过这些土司,熟悉山里的环境,不好剿灭罢了。”

“对对对!”何顺不由的坐直了身体,一脸嗷嗷待哺的看着江牧。

“那咱们先不去招惹这些土司,而是先驻军、屯兵、筑卡……让这些土司心中惶恐,趁机咱们可以提出,免费给他们提供学堂,书院等教育体系,让他们重视对汉家教育的思想。”

“土司惶恐之下,一定会同意的。”江牧又道:“而咱们也可以在教育中夹杂私货,例如宣扬人人平等,忠君爱国的思想,推行忠孝节义的观念等等……”

何顺越听越是激动,令人拿来了一个纸笔,把江牧所说的话全都记下来。

而且看着江牧的目光,更是万分钦佩。

“他的这位先生,不仅洞悉宋金两国的战事,就连西南那边陲之地的复杂情况,也能了解的极为清楚。”

说的这些策略,除了让人献上一双膝盖,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此刻心中的崇敬了。

看到何顺和何俊一脸钦佩,甚至还拿着笔和纸不断写写画画,江牧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他愈发卖力的给何顺出谋划策道:

“等到时机成熟后,也熟悉了那边的情况,便着手推行改土归流之策。也就是不再让土司担任职务,由咱们汉人担任主要职务……一定要切记,施行此计策的时候,要牢牢笼络民心。”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土司依靠的是什么?就是广大的百姓。大将军,你可先在一个县施行改土归流,让百姓意识到,这样的政策能让他们拥有田地,拥有财产……自然也就得到拥护了。”

“那么土司,没了百姓拥护,也会被瓦解。”

江牧所说的改土归流,是从宋朝就开始研究,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算是真正成功。其中,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反复,镇压了多少叛乱。

“倘若大将军能平定安南之乱,在广西一带设立巡抚、藩台,将这些区域纳入大宋版图,此乃万世之基,大将军只要能办成,便可名垂青史,安南也会为大将军立生祠。”江牧给何顺分析道。

“哈哈!”何顺一听,眉眼都要笑开了,笑的合不拢嘴道:“先生说的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哥哥我心窝里啊……倘若真的能成,哥哥我可要把先生供起来,日夜跪拜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