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639年:东阳兵变之造反
正此时,一封举报信被放到了王雄的案头,王雄看后大惊,便忙将钱旃召来,将举报信递给他说:“钱校尉,有人举报许都,假借其母葬礼,暗蓄武士,在山中操练,意图不轨,有谋反之嫌,你看这.”钱旃便道:“大人,其母新丧,这是事实,这许都向来是个豪强,所来吊唁者,多有各地侠客义士,携带武器,也是正常,倒不好就说是谋反吧。”王雄便道:“话虽如此,但许都不满朝廷已久,梁大人如今被他弟子所殴,尚未痊愈,况且谋反这样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万一”
两人正说着,衙役来报:“老爷,李同知来了!”两人忙起身相迎,只见金华市都尉局同知一身戎装,王雄和钱旃忙行礼道:“下官参见同知大人,不知同知大人前来,所为何事?”李青便道:“知州大人听闻东阳许都在山中聚集上万人马,分发武器,意图不轨,特命本官前来剿贼!”钱旃刚分辨了几句,李青便呵斥道:“大胆!此人恶名在外,本官都有所耳闻,你身为东阳守卫,竟为逆贼开脱,居心何在!还不速速点起县里兵马,随本官杀敌立功!”
钱旃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收拾,便只能回营整备,但他是知道许都是被冤枉的,平时也得了许都不少好处,便偷偷派人去提前知会许都。
却说许都得了钱旃的密告,不由得大惊失色,忙召集左右商议,门人弟子都劝道:“师傅!他们就是要诬陷你!就算咱们如今束手就擒,也会被按上一个造反的名声,不如索性就反了!”也有人附和道:“说的是,反正总是要死,也不能死的这么憋屈,大哥,你下令吧,咱们都跟你干!”
许都本来就是个暴烈脾气,之前一直忍着,如今又受了众人的撺掇,便拍案而起道:“好!反了就反了!这都是被他们逼得,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反了!”
就在东阳这边剑拔弩张的时候,董庭还在松江为许都奔走,这一日,他忽然被父亲董祖和叫到了家里,董祖和并不与他废话,而是拿出一份手令说:“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也不指望你在功名上有所建树,少不得舍了我这老脸,去替你打算,这里是吏部的手令,提你做巨港宣慰使司巡察御史,行李都给你打点好了,你即刻上任去吧!”
董庭一脸茫然的说:“父亲大人,此事儿子竟然不知,这巨港万里之遥,儿子如何舍得.”董祖和便沉下脸说:“如何舍得,如何舍得,舍不得也要舍得!否则咱们董家就要被你搞的万劫不复了!真是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下你这样的孽种来!”董庭忙跪在地上说:“儿子不知道哪里错了,还请父亲示下,万万不要气坏身子。”
董祖和便道:“你少造些孽吧,我或许还能多活几日,早就跟你说,不要跟许都那帮子人来往密切,你偏是不听,如今有人告他聚众谋反,金华那边已经为了这事吵翻天了,不过据我所知,围剿派已经占了上风。”董庭便道:“不可能,许都绝不可能造反。”董祖和便冷笑道:“如今他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你这糊涂蛋,难道还看不出来,他们这就是要逼他反,凡是跟他关系密切的,都脱不了干系!你这几日还为他奔走,难保日后不被有心人告发,你如今且远远的去了,少不得为父还得为你擦屁股!”
董庭便道:“难道省里就不管?”董祖和便道:“市里有心要他反,必是要把他逼反之后,再报到省里的,到时候谁还敢为他说话?行了,你别啰嗦了,带上你想带的人,赶快走吧!等过些日子,这事儿平了,你再缓缓的提调回来。”
董庭虽然跋扈,但毕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事情重大,便忙到了徐孚远屋里,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问:“你可是愿意随我走?”徐孚远咬咬嘴唇说:“我势必是要随你去的,不过你且稍等一时片刻。”只见徐孚远进了书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封在密盒之中,又仔细用蜡封好,然后说:“让车队先去码头候着,你随我来。”
董庭便命车队先去码头候着,自己陪着徐孚远到了锦衣卫松江府千户所,徐孚远将密盒交给锦衣卫,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说:“行了,咱们走吧。”董庭便问:“你这是要保许都?”徐孚远便道:“非也,皇上是个圣明的,是非曲直自有处断,我只是据实禀奏而已,再说了,许都到底是不是谋反,谁又能知道呢,万一他就是要谋反呢?谁敢为他作保?”
董庭便问:“你可是看出什么端倪来了?”徐孚远便道:“按说即便许都是个孝子,大摆灵棚,倒也无可厚非,但他却不把灵棚摆到县里,却假托孝义,把灵棚摆到山中他母亲灵前,这就很让人生疑了,更可疑的是,你见过摆丧吊唁来一万多人的吗?要说这里边没有什么问题,我是万万不信的。”董庭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道:“亏的我还为他奔走,他这不是坑我吗。”徐孚远便道:“你啊,就是憨傻蠢笨的,想来董老爷子早就看出问题来了,估计早就在替你操办了,否则你以为吏部的公函能这么快就拿下来?唉,都说父母为子女计,当为长远,如今我算是见识到了。”
董庭听后,呆立在车里,随即潸然泪下道:“父亲,是孩儿不孝,让您操心了,我今后一定痛改前非,不叫父亲担心”不多时,两人的马车到了码头,家仆们已经在船上等候了,这才扬帆起航,往南洋而去。
却不想董庭这般的纨绔子弟,到了巨港后,果然痛改前非,一心为善,与徐孚远在当地辅助顾炎武肃清吏治,安养百姓,救助老弱孤寡,他与徐孚远一生相守,并未留下一儿半女,却在巨港收养救助了一万多名孤儿,他们在巨港待了四五年,留下了不少佳话,后来董庭去世时,当地人为他建衣冠冢、立长生牌、建功德祠,他与徐孚远的感情也流传至今,成就了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