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1637年:琼州事件之总督被俘
八月八日,琼州外海风平浪静,微波不兴,只有那几乎是看不见的细浪温柔地轻轻地舐着沙滩,发出一种几乎是听不清的温柔的絮语般的声音,在平静的大海中,有几只小船在游荡。大海像贤慧的母亲,用双手轻轻地将小船托起,送向远方。过了一会,风渐渐地大了,海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伴着乐曲,大海上绽开了万朵浪花,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忽隐忽现,像束美丽的焰火。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海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吴宗达坐在船上,也不由的被如此美景吸引了,他感叹道:“老夫在琼州多年,竟没有机会到海上好好欣赏欣赏,今日得见如此美景,便是此时去了,也无憾了。”他在这里兀自感叹,郑芝龙则率水师在后边护卫。
不消片刻,吴宗达便到了岛上,一下船,吴宗达便敏锐的感觉到气氛的严肃,手持火枪的英国士兵守卫在四周,在岛上的隐蔽处,火炮炮筒若隐若现,一股不安的情绪忽然在他的心头蔓延开来,但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吴宗达便硬着头皮往前走。
到了岛中央英国人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威德尔见到了吴宗达,据威德尔晚年的回忆录称:“(吴宗达)身高1.8米,肥硕,留着中国式长而薄的胡须,前额缩入,头颅甚大.杏圆眼是他相貌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他生活简朴、意志坚强、性情顽梗,单就私人生活而言,他是一位极可敬的中国人。”
威德尔并不起身迎接吴宗达,吴宗达也一向身居高位,自然是不怒自威道:“贵方这是什么态度?难道这就是你们英国人的待客之道?”翻译将意思告诉威德尔后,威德尔笑道:“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贵国的领土吧,我们才是客人呢。”
吴宗达听了威德尔的话,便道:“既然知道,那就速速签了协议,等候朝廷发落就是。”威德尔便一摊手说:“正有此意,把协议拿上来吧。”结果吴宗达拿到协议后就傻了眼,只见上边写道:“第一、开放琼州贸易权给大英帝国;第二、将长洲列岛无偿租给大英帝国,以为居中贸易之所;第三、将七星山火炮无偿赠与大英帝国,作为战争赔偿。”
吴宗达大怒,将协议扔到地上说:“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擅自修改协议,我明确告诉你们!我就算死,也不会签这种协议的!”威德尔跟左右交头接耳了几句,然后说:“既然如此,那就得劳烦总督大人在咱们这里多待几天了,等什么时候总督大人想通了,再签也不迟。”两个英国士兵上前来,将吴宗达带了下去。
再说郑芝龙率船队在海上等待,左等右等,不见吴宗达出来,心道不妙,便命人去岛上交洽,结果回来的人说:“将军,英国人说总督大人已经走了,他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郑芝龙大怒道:“放他娘的屁!老子一直在这里守着,何曾见总督大人出来!定是这些番子搞的鬼,来人,给我开炮!”
参将忙止住说:“将军不可!如今总督大人还在岛上,若贸然开炮,万一总督大人有个三长两短,将军吃罪不起啊!”郑芝龙气的直跺脚道:“我早就说不要去,不要去,总督大人只是不听,如今可好,羊入虎口,如之奈何!”参将便道:“为今之计,只有先派人围住长洲岛,将军赶快去跟巡抚大人商议商议才是。”
郑芝龙无奈,便命水师将长洲岛围住,自己忙回了琼山,毕自肃已经知道了这里发生的事了,心中不由暗喜道:吴宗达啊,吴宗达,没想到你聪明一世,今日却在这里翻了船,这事可全都是你自己做下的,与我可没有关系,这浑水我可是不能趟。想到这里,便对门子说:“你去跟郑将军说,本官病体沉重,实在有心无力啊,况且皇上有令,巡抚不得干预军事,如今总督既然不在,郑将军便宜行事即可。”
门子出去回了信,郑芝龙见毕自肃不见他,无奈之下,便只能去找骆养志和吴惟华,将事情说了一番,两人也是大吃一惊,骆养志便道:“这还了得!英国人竟然敢扣押总督?必须赶快向皇上禀告才行,吴千户,你说呢?”骆养志是何等身份,他们骆家乃潜邸出身,况且其弟骆养性刚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吴惟华这样的给骆家提鞋都不配,忙恭敬的说:“骆大人言之有理,前次七星山事件,下官就想禀奏皇上,但总督大人只是不肯,下官也实在不好拂逆,这才拖到现在,有今日之祸。”
吴惟华将责任一股脑推到了吴宗达身上,郑芝龙却着急的说:“两位大人,就算现在上折子,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二十多天,只怕总督大人撑不了那么久啊,唉,这打也不能打,放也不能放,真是憋死我老郑了!”
这事就算骆养志也不敢大包大揽,毕竟牵扯的太大了,也只能劝道:“总督大人吉人天相,一定没事的。”三人商议妥定,拟了折子,着人立刻送往京城去了。
郑芝龙命令水师将长洲岛团团围住,不许任何船只进出,就是想让英国人缺粮,逼英国人将吴宗达放回,足足十余天,威德尔也有些受不住了,所带的粮食基本告罄,威德尔便与大副商议道:“没有粮食可实在不妙,不如把吴宗达放回去得了。”大副便劝道:“千万不行,咱们扣了他这么久,他早就恨咱们入骨,如果把他放回去,他必派大军攻打咱们,到时候咱们弹尽粮绝,岂不是必死无疑?依我看,不如挟持吴宗达离开长洲岛,只要他在咱们船上,明军必定不敢来攻。”
威德尔笑道:“好办法。”当即便打点行装,吴宗达被“请”上英国军舰,两个英国士兵搀扶着他立在船头,郑芝龙见英国舰队竟然开拔了,忙围了过来,却见吴宗达站在船头,郑芝龙也不敢下令开炮,只能一路尾随着英国舰队。
吴宗达站在船头,百感交集,风景还是那样的风景,观景之心却大不相同,吴宗达心想:情势崩坏至此,我死不足惜,只是千万别连累了政儿。想到这里,他便高声对郑芝龙喊道:“郑将军,不要以老夫为念!”
他高喊了几声,英国士兵也不知道他在喊什么,却只是紧紧抓住他,吴宗达用力挣扎了几下,英国士兵只以为他要小解,便稍稍松开了他,只见他伸出手正了正衣冠,又跪下朝着北京的方向拜了三拜,英国士兵如同看戏一般,觉得甚是好玩,忽然间,吴宗达快行几步,越过栏杆,跳入了苍茫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