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1636年:亦失哈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2章1636年:亦失哈

却说崇祯这边秘密安排并府的事,却被内监司内务所都虞处掌事太监亦失哈得到了消息,听名字就知道这亦失哈不是汉人,他原是女真人,为什么他给自己取名叫亦失哈呢,这其中还有个缘故。想当年成祖皇帝时,有一位跟郑和齐名的著名太监,也叫亦失哈,此人在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余年中,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地区,并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和重建了永宁寺。明宣宗、英宗时期,曾被调至辽东任镇守太监,负责辽东防务工作,直至明代宗时被召回京师。可以说没有亦失哈就没有奴儿干都司的建立,同时他在处理明朝与女真族关系上,主张与女真人互通有无,进行平等的经济文化交流,建议将辽东广宁各库收贮积压的衣服等物资,投放市场,与女真平等交易,各得所需。英宗批准了这一请求。这样,既满足了人民生活要求,也使国家得到了急需的物资。只不过郑和的功绩过于彰显,反倒隐没了亦失哈的功绩罢了。

咱们这位亦失哈跟成祖皇帝的亦失哈乃同族,心中一向以其为榜样,这才给自己改名亦失哈,颇有些致敬的意味,一心想着跟前辈一样,建功立业,载入史册。

亦失哈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不免想:倘若宗人府和詹事府合并,必定需要更多的人手,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啊,若是能谋进去,日后便有可能被指给皇子,王承恩他们不都是如此,才有今日的气派吗?若是我也能随了一位英明的,那还愁日后不能建功立业?想到这里,亦失哈心里便有了一些计较。

过了几日,亦失哈便到了高起潜的住所,请见高起潜。高起潜如今是宗人府大宗令,自从新政内监改制以来,整个内监就只有内监司、上林苑监司、宗人府三个部门,高起潜便是这三大太监之一,在皇上跟前,虽是比不了王承恩,但起码能跟王之心平起平坐,高起潜自是看不上亦失哈的。

高起潜得了通报,自然知道他为何而来,便道:“这大晚上的,就说我睡下了,让他回吧,明儿且在说。”内监出来说了,亦失哈便笑道:“如今我来都来了,且让我跟老祖宗说上一句半句,也是好的。”说着便往内监手里塞了一个金锭子,那内监慌的又把金锭子退回去说:“公公怕是不知道老祖宗的脾气,宗人府是个什么地方,别说公公你,就是那些藩王见了老祖宗,也不敢喘个大气,之前老祖宗管提督所的时候,就素以严法无情著称,咱们可不敢收公公的东西。”

亦失哈忙陪笑道:“小公公过虑了,我岂能做那些事来,不过是看着小公公面善罢了,还烦请再通秉一次,若老祖宗不见,我也便死了这条心。”说着又将那金锭子塞了过去。那内监这才将金锭揣进怀里说:“也罢,那我就在传一次,成与不成的我可不管。”

内监进了屋,跪倒在地说:“老祖宗,亦失哈说不敢打扰老祖宗,说上一句半句就走。”高起潜斜眼瞪了内监一眼,那内监慌的将金锭子掏出来,搁在地上说:“儿子看着他心诚,又对老祖宗敬爱的很,这才替他传句话,不敢瞒着老祖宗。”

高起潜这才道:“人家孝敬你的,收着吧,也罢,如今皇上给了这差事,这怕这事日后少不得,总不能所有人都不见,得了,叫进来吧。”内监这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将金锭子揣起来,出去叫人了。

亦失哈被领进屋,当头就拜道:“小的见过老祖宗,给老祖宗请安。”高起潜便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亦失哈公公。”亦失哈忙道:“哎呦,老祖宗折煞小的了,我算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能当得起老祖宗这一句公公,我只配给老祖宗端洗脚水罢了。”

高起潜见他说的卑微,便道:“说起来宗人府是管不着内监司的事儿,不过咱家跟王老公素日有些交情的,得空咱家跟王老公说一声,倒也不至于为难了你。”亦失哈忙跪倒在地说:“老祖宗明鉴,小的此生只想跟随老祖宗,便是在宗人府做个小内监,小的也心甘情愿,日后为老祖宗出生入死,都不在话下。”

高起潜冷笑一声道:“咱家还缺儿子?你瞅瞅,咱家的儿子都是有数的,多了一个,旁的就得少一个,这可实在是难为咱家了。”旁边的小内监听了,便讽刺道:“宗人府是什么所在?伺候的不是王爷公主,就是藩王贵戚,岂是什么阿猫阿狗的都能混进来的?老祖宗,若依儿子看,亦失哈公公是想着能跟小王爷们搭上线,以后也做个留守呢。”

高起潜便骂道:“放你娘的屁,咱家自和他说,岂有你插话的份。”那小内监忙不迭左右开弓,抽自己的耳刮子,边抽边说:“儿子混账,在老祖宗跟前说些没屁眼子的昏话。”句句都骂在了亦失哈的心上,亦失哈悔愧难当,忙告辞出来。

亦失哈心中痛骂高起潜,但是又无可奈何,皇宫之大,自己却没有一个知心的人,不由得失魂落魄,回到自己的住处,昏昏睡去。

这都虞处不管别的,就是管理宫内物品的储藏保管,这几日,南三所更换陈设,之前的陈设要一一入库都虞处,亦失哈便亲自守在南三所门口,盯着更换,迎面就过来一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廷献。

之前崇祯让王承恩寻个借口把他调走,王承恩知道杨观光不好惹,便对魏藻德说了,魏藻德也确实写了条子,要把他调走,无奈却卡在了司直局主簿韩如愈这里,这韩如愈乃是崇祯四年进士,素以海瑞自居,端的是油盐不进,见了魏藻德条子,当即就丢到一旁说:“魏藻德虽为少詹事,只管伺候好皇上就是了,人事调免自有杨詹事处理,便不劳他费心了。”所以这董廷献便一直还在司直局任职。

亦失哈自然是跟董廷献认识,不过董廷献是东林书院出身,心底里厌恶太监,所以董廷献见了亦失哈,便打哈哈道:“这不是亦失哈公公嘛,听说杂务处撤了后,您又调到都虞处了,本官还没来得及道喜。”见董廷献一脸的幸灾乐祸,亦失哈心中不免一股火上来了,心道:高起潜我惹不起,你一个小小的录事也敢嘲笑我?

想到这里,亦失哈便讽刺道:“无妨,咱家好歹还是个掌事,只怕日后董录事就没好日子了,还不是也得在老祖宗手底下过日子。”董廷献立刻起了警惕说:“哦?这是何意?”亦失哈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道:“倒是没什么意思,大人只管忙去吧。”董廷献便拉住他说:“哎,咱们好歹是老相识,怎得说个半截话,你若不与我说明白,今日你走不了。”亦失哈便慌了手脚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董廷献才道:“也罢,前边箭亭,我等着你。”

亦失哈交代了一番入库登记的事,便到了前边箭亭,董廷献已在里边等候了,亦失哈便将宗人府合并詹事府的事合盘托出。董廷献听后大吃一惊,便要往外走,亦失哈忙拉住他说:“此事可是机密中的机密,今日我可是把命都交给你了。”

董廷献便说:“外臣不得与内监私通,如今我的命岂不是在你手上?”亦失哈便道:“如今我在都虞处,跟入了冷宫没有分别,既然咱们现在是过命的交情,你必要给我谋个好出路,否则我孤身一人,拼着这颗头不要,我也得把你拉下水,想来董大人也有家有口的吧。”董廷献哭笑不得说:“也罢也罢,只是今日不是说话的时候,我今日许你,日后必不负你。”亦失哈只是不依道:“你说的轻巧,今日若不留下点信物,我岂能信你。”董廷献被迫解下汗巾交给亦失哈作为信物,亦失哈这才放了董廷献。

董廷献得了消息,立马出宫,本来想直奔钱谦益家中,快到钱府的时候,他又觉得不妥,转弯往吏部郎中吴昌时家中而去。

吴昌时本是复社元老,与张溥、张采都交好,后来在复社和东林党联合扳倒薛国观的时候,却悄悄投到了钱谦益麾下,薛国观倒台后,吴昌时便一路平步青云,从御史台小小御史做起,后任礼部主事,一直做到吏部郎中,眼看着吏部左侍郎谢升年迈,更有接替谢升职位的苗头。且吴昌时素有智谋,更是被钱谦益视为心腹。

董廷献见了吴昌时,将事情一说,吴昌时便道:“亏得董兄先来我这里,察院大人这样的位子,岂能没有人盯着,董兄在内廷任职,与外廷来往密切不免惹人闲话,此事我已尽知,董兄放心,我今夜便去察院大人府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