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我欲修仙引起的腥风血雨 - 人在星际,写文封神 - 留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我欲修仙引起的腥风血雨

第44章我欲修仙引起的腥风血雨

叶苒自从下定决心开马甲之后,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立人设了。

一书一世界算是那种比较正常的作者,经常在作者有话说里卖萌,时不时也会回复一下评论区,搞点抽奖之类的小活动。

而我欲修仙就是那种走高冷挂的作者了,从不启用作者有话说,也从不在评论区回复任何人。

作者不语,只一味更新.jpg

当然,叶苒倒不是神机妙算到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在这些细节上区分马甲。

其实最初我欲修仙的沉默是被迫沉默来着,因为根本没几个人看小说也没人评论。

懒得看这糟心的数据,她后来连作家后台都不怎么登了,没想到错过了自己飞升的全过程。

后来《从灵田开始》突然火起来了,她仔细思考,最后决定继续维持高冷人设,却没想到这在读者眼里居然成了宠辱不惊逼格极高的象征。

评论区的读者们基本上已经不太指望大大能跟他们一起交流一起嗨了。

虽然该撒泼打滚球更新还是照样求,但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了朝我欲修仙隔空喊话,而是开始交流剧情。

“知仙宝宝终于有希望回家了,谁能懂我的激动?!”

“啊啊啊那些法术什么的听起来好酷啊!其实阿兔平时砰的一下就变东西出来已经很酷了,女主以后也能这样吗?搞得我都有点想去这个星球拜师学艺了!”

“楼上,那些法术什么的听起来很唬人,但其实也就是平时一点科技产物就能做到的事。要是真把你扔去那种落后到甚至没有光脑的地方,你得哭了[手动滑稽]”

“我就说说而已嘛……而且,变点东西浇浇水可能确实不算什么,但修仙修到最后可是能从黑洞里捞人啊!还能送女主回家!”

“话说没人跟我讨论一下这个修仙到底是怎么修的吗?真的存在吗?还是像什么上古神话一样,都是编的啊……”

上面那个人刚把评论发出来,就遭到了一堆人的善意嘲笑。这孩子实在单纯得可爱。

当然是编的,难道还能是真的吗?

虽然这里是个有精神力的星际社会,但是还是很讲科学的!

精神力说白了就是脑域进化之后出现的一种能量体,是能被器械捕捉观测到的。

而小说里的什么修仙……说真的,如果修仙带来的效果仅限于帮田地浇浇水,播播种的话,那大家可能猜这是古人中的小部分提前发掘出精神力的一种表现。

但是横穿黑洞就有点扯淡了,一看就是幻想类小说编出来的。

读者们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信息量极大的这一章上了,到处都有人在讨论修仙的概念,然后猜女主什么时候能回家。

也有人发现女主的名字的奥秘了——

方知仙,在救下她的仙君的指点下开始修仙。

这名字实在太契合意境了。

总之,读者的目光天然就是很容易被这些新奇的事物和设定所吸引,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同样在这一章以及前面的章节出现过的一些平平无奇的描写——

比如种田的过程(虽然因为是灵田不需要育土,整个过程跟真实的种田相比完全是简化版),比如女主和兔子精或者村民们一起做粗茶淡饭的一点美食日常,又比如整本小说里无处不在的田园生活。

并不是说读者们不喜欢这些描写,毕竟比起非常新奇的修仙和志怪部分,种田日常才是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如果读者们不喜欢,早就看不下去了。

但是,这些文字跟新奇的修仙设定比起来,实在过于平淡了,就像流水一样潺潺抚慰读者们浮躁的心灵,但又很快流走,只余下安静的感觉。

所以,评论区很少见到有人讨论这本小说的大背景设置在人类尚未飞出原始星球的古代,以及这些古人的日常什么的。

不过,在专门研究这个的人看来,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却比金子还宝贵!

“王教授!”

一个青年惊喜地来到了自己的博导王教授面前,声音都能听出掩饰不住的激动。

“您让我关注的那本小说更新了!”

王教授的头发已经花白,眉心有着深深的皱纹。

在平均寿命足有150岁的星际时代,她一定已经度过百年的漫长人生,才会显现出这般老态。

但她的眼睛却没有丝毫浑浊,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一如最初下定决心一头钻进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冷门历史专业的时候那样坚定。

她拍了拍自己学生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但脸上的皱纹却一条条舒展开了,明显也非常喜悦。

“很好,很好。”她连着重复了两遍,似乎激动到难以言表,但手上不含糊,已经召唤出光屏开始联系联邦历史文化研究院的院长了。

“李院长当初可是说好了,如果这本小说的作者恢复更新的话,就考虑以联邦研究院的名义将她请过来交流学术,这下总没借口拖着了吧?”

王教授说着,语气难免带上了几分不满。

她这把年纪了,总想着用有限的时间继续为历史文化研究做一点贡献,以前年轻的时候就不太爱看小说,现在自然更是不会看。

她能发现《从灵田开始的修仙生活》这本小说,还是多亏了她的曾孙女。

曾孙女从小就很亲近她这个太奶奶,几乎是听着她讲那些掩埋在历史中被研究院一点点复原的小故事长大的,甚至立志长大之后也要学历史。

……虽然曾孙女的爹,她的孙女婿听了之后面色大变,当着她的面斥责女儿,说劝人学历史天打雷劈,但还是没有耽误她的好心情。

王教授并非迂腐之人,活到这把岁数,心境豁达,也清楚历史学的尴尬地位。

尽管在历史研究学者的多年努力之下,联邦近十几年终于成立了历史文化研究院,历史学终于有了联邦一级研究项目。

但由于大量历史资料的丢失,以及当下普遍觉得挖掘历史对当今生活没用的风气,学历史确实算不上一个很好的出路。

王教授并不强制要求家人也得认可她的道路,但始终觉得,坚持不断地挖掘历史,在大众面前还原历史,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