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忌迁徙 - 今夜宜有彩虹 - 陆烨华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今夜宜有彩虹 >

第三章 忌迁徙

今夜宜有彩虹作者:陆烨华

把我唤醒的是咖啡的香味。

我从餐桌上抬起头,环顾四周,判断自己身处何地。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定位,对此我已养成了习惯。

双手动了动,手中的钥匙串发出响声,我渐渐想起这里是静安区的某家快餐店。昨晚的河风吹得我的头有点疼,也许是睡了一觉的关系,现在好多了。

陆续有客人进来买早餐,我从椅子上站起身,肚子里的咕噜声就当是对营业员未曾打扰的道谢。我走出了快餐店。

早上的风不像晚上那么凛冽,反而能拂去一些疲倦,让人神清气爽。

我沿着一条叫昌平路的小马路往前走,由于是逆行,迎面总是碰到焦虑匆忙的上班族。他们穿着不便宜的西装,嘴里嚼着老弄堂里卖的葱油饼。上海属于这群行色匆匆的人,不属于我这种人。

我这种人?

我是哪种人?

昨天我还知道答案,今天早上就不一样了。口袋里的钥匙串发出欢快的碰撞声,我用力握紧,这串钥匙没准儿能让我打开新生活的大门……

不,不像,那个人没有这样的气质。虽然没有看清,但他应该也是个落魄的人。不然怎么可能选择自杀。

想到这串钥匙原来的主人,我的心中便涌上紧张的情绪,连饥饿的肚子都停止叫唤了。

他家里真的有钱吗?如果家里有其他人怎么办?如果他的亲朋好友都过来找他了怎么办?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

――问题源源不断地出现,奇怪的是昨天晚上我都没有考虑,这本来是昨天晚上就应该思考的。但那时我只是出于本能,把钥匙和水费单放进夹克衫,披上衣服就离开了河边。我的戒备心理告诉我,不能就这样冲进他家,但我也不想睡在那条死过人的河边。走到后半夜,终于找到一家不打烊的快餐店,我走进去,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他的“遗物”就这样简单地移交给了我――一个陌生人,一个见死不救的人。不过见死不救不正是他本人的愿望吗?我没偷没抢,人也不是我杀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没有关系。没关系的。

我好像无意识中把这句话说出了口,经过我身旁的女人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在她眼里,趴着睡了一觉的我肯定更像个流浪汉了。

路边有几棵粗壮的樱花树,现在是冬天,它们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吸引不了任何人的视线。但我却停下了脚步。

我很奇怪,樱花并不是樱花树的全部,只是一部分,明明它的树干、树枝和树根都比那些粉色的小花要大得多,也重要得多,但人们却只能看到花朵,好像樱花一凋谢,这棵植物在他们眼中就不存在了。其实恰恰在最寒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命力才是最旺盛的,要时刻保持躯干内的活力与温度,抵抗着自然,也顺应着自然。

我盯着光秃秃的樱花树看了好久,仿佛听到它在对过往的行人说:“来看啊,看我啊,我还在这儿呢。”我跟着它喃喃说出同样的话,发现这也许只是我自己的心声,在我想尽办法和残酷环境做斗争的时候,却没有人注意。城市永远属于那群穿着光鲜靓丽、生活丰富多彩的都市人。

“叔叔,你在看什么呀?”

一个小女孩站在我身旁,也好奇地地看着树。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一个中年妇女便拉着她走开了,嘴里念叨着:“不要和他说话,神经病……”

我苦笑一声,离开了樱花树。

从昌平路一直走到延平路,转弯,再往前走一条街就是余姚路。这些小路上的门牌号码都不太显眼,不过“静余恬园”的小区名牌很大。

我低头走进了小区,用余光观察着门口的保安。说是保安,其实不太贴切,这里并不是什么高档的商品楼小区,只是一个还算热闹的老式小区罢了。保安明显注意到了我,不过他没有说什么,甚至都不愿多看我几眼。

我可没闲心去探究为什么身为保安却一点都不负责,对我来说,这反而很幸运。

小区并不大,我花了几分钟就逛了个遍,同时摸清了楼房的排布。三号楼就在门口进来第一个转弯走到头。

我站在三号楼前,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挡住了闲杂人等,门禁系统上的数字已经模糊不清,我怀疑它是否还能正常运作。

我伸手拉了一下,铁门发出“哗啦”一声,但并没有被拉开,看起来还能正常使用。我习惯性地闻了一下手掌,闻到了浓重的铁锈味。

铁门旁边是几排绿色的信箱,信箱旁边贴着一些广告单和水电煤气费的催缴通知。广告单贴得毫无章法,并且已经层层叠叠贴了很多,看来小区物业并没及时清理。

我凑到五二室的信箱前,眯着眼睛朝里探望。里面积压了很多大小材质各异的纸张,最上面的一张色彩丰富,有这张传单挡着,正常信封都很难再塞入了。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打开过这个信箱了。

我知道,眼前这扇铁门和这个信箱的钥匙就在我口袋里,但目前还不是打开的时候。

退后几步,我抬头向上看去,这幢楼的阳台都是朝向余姚路的,我站的地方应该是背面,没有晾衣杆的遮挡,所有的楼层都一览无遗。

数了一下,一共六层,那个人的家在从上面数下来的第二层。这一层有两户人家,眼下我还分辨不出五二是哪一户。就算知道也没用,因为现在看去,窗户都紧闭着,要等到晚上,才能从灯光判断里面有没有人。

我揭下一张广告单,把它贴在五二室的信箱上。又熟悉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后,准备离开这里。小区里不宽的路面上停着好几辆车,应该都是住户的。我有些想不通这些车要怎么出去,连我这么瘦的人都需要侧身才能挤过留出来的通道。

走出去的时候,保安倒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我想,要是依然低头走过,会显得非常奇怪,毕竟之后还要来,鬼鬼祟祟的一定不会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所以我大方地回望他,还朝他点了点头。

保安微微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换上一张笑脸,朝我摆了摆手。

同样是穿着别人的外套、顶着乱糟糟的长发,樱花树下的女人说我是神经病,而这个门卫却把我当成住户或者来客。看来,给人什么印象,不在于穿着打扮,而在于正在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便坦然地接受他的目送,慢慢走出了小区。

经过我的观察,静安这块地区算是比较成熟的生活区域,虽然离静安寺不远,但胶州路、余姚路、延平路这些地方依然保留着老上海的味道,并没有被特别现代化的商业项目大刀阔斧地改动过。当然,我也没有见到太多游客在附近出没。

“静余恬园”是典型的临街式小区,虽然设施比较陈旧,周边也没有地铁站,但十分便利。小区门口就有公交站,最关键的是,附近有很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

想要快速地了解一个小区的基本信息,冒充租客去房产中心咨询是最快捷省力的方式。

我慢悠悠地走过几家知名连锁房产中介,里面人头攒动,真不知道那些行为粗鄙的中年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终于,在千里香馄饨店旁边,我看到了一家名为“德业房产”的中介公司。店面和馄饨店一样大,应该不是连锁的,而是私人开设、随时可能倒闭的那种小公司。这正是我要找的目标。

一般来说,房产中介公司越小,员工的培训就越不成熟,很容易问出我想知道的信息。

我装作被竖在外面的广告牌所吸引,停下脚步来回看着上面的楼盘信息。果然,很快就有一个穿着白衬衫、收脚裤、腰上的皮带闪闪发光的小伙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哥,想看什么房子?”小伙子脸上洋溢着热情。

很久没人对我这么热情了,房产销售这个职业很神奇,他们不会像商场里面的营业员那样见人下菜碟。无论你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怎样,只要看一眼广告牌,他们就认为你买得起房子。

不过那声“哥”叫的我有点反胃,很少有人这么称呼我,印象中总这么叫的只有“猴子”,还都是在他要我帮忙做些什么事的时候。不过猴子这个人早就在我的记忆中消失了,现在的他应该如他家人所期望的那样顺利从大学毕业、挣着不低的工资,成为上海这片海洋里不可或缺的一滴水。小伙子的呼唤让我想起了这个和我的生活有过交集的人,这让我有点难受。

我抬眼随便瞄了小伙子一眼,问道:“静余恬园怎么样?”

“哥,你是要买还是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