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妙策已成(第二更) - 三国:兵仙从劝刘备放弃徐州开始 - 天下翱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65章妙策已成(第二更)

诸葛亮微微颦眉,神色严肃起来:

“此事非同小可,张将军神勇有余,但谋略之事,却赖文和先生之智。”

“此次北上,凶险非常,与匈奴作战,更是日日奔袭。文和先生年事已高,定然无力相随。若有臣在,可伴在张将军身侧出谋划策,相助一二,定可早日平定北方战乱。”

刘协抬眼看向诸葛亮,这位和自己同岁的年轻尚书,面容清朗,双目清澈,正等着他的回应。刘协不由垂目喟然长叹。

劳得如此才俊身赴险境,朕真乃无能之至!

片刻,刘协望着案几上的军报,泪意朦胧,喉咙之间似被堵住一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说出话来:

“诸葛尚书之心,日月可表......朕只是......只是......”

诸葛亮望着刘协,心中一阵澎湃之情,不由开口缓缓说道:

“陛下莫忧,臣此番北上,必将匈奴赶出北境,震四方之乱贼,扬大汉之国威!”

刘协听着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泪水汹涌而出:

“好......我等着尚书大胜而归!”

刘晔见刘协答应了诸葛亮北上,立刻奏道:

“陛下,诸葛尚书奔赴并州,臣愿奔赴凉州,相互策应!”

刘协望着刘晔,擦去眼中泪水,沉痛地说道:

“如今兵力不足,爱卿去往凉州,以何相援?”

刘晔坦然道:

“可调正驻兵汝南的吕蒙将军去往凉州,支援杨大都督。”

刘协凝神不语,沉吟起来。

吕蒙虽然勇猛,但凉州外族复杂,仅凭吕蒙一人,怕是独木难支。

此时周遭已无大将可派,不如......

刘协眼中忽然闪过一道光芒,开口道:

“不如请太史将军一同前往,和吕将军互为相援。”

“这...”

刘晔面色一滞,有些犹豫。

荀彧直接脱口而出:

“太史将军护卫陛下,不可调离啊!”

刘协苦笑一声,声音严肃起来:

“朕在这坚若磐石的许都城内,重重宫墙拱卫的皇宫之中,有何危险?”

“思及边关子民流血飘橹,苦地将士浴血奋战,朕心如刀割,恨不能亲往而替之!”

“朕无需太史将军护卫,若是都城有变,朕当执三尺之剑,亲上城墙以拒之!”

荀彧不由泪目:

“陛下言重了,有臣在,必不会让都城生变!”

望着荀彧,想起刘备曾特意交代,荀彧可放心重用,刘协欣慰一笑:

“皇叔识人之才,朕真是望尘莫及。”

荀彧心下瞬间明了,心底不觉一阵激荡。

皇叔之才情胸襟,世间的确少有人及。

刘晔见此事已定,便继续请命道:

“如此也好,有太史将军和吕将军联手,必当妥当!臣愿同赴以助一臂之力!”

刘协神色凝重下来。

还政这么久以来,他早已深知,皇叔留给他的几位尚书,堪称治世之大才。而沙场无情,若多出去一个人,便多一分危险。

诸葛尚书已经出,若是刘尚书亦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岂不令人扼腕痛惜?

况且,他虽未名言,却早知刘晔亦是汉室宗亲,更是光武皇帝第五代孙,论辈分,亦是皇叔之辈,刘备已经北上,他实在不忍再让刘晔深陷危险之中。

想到这里,刘协抬起头来,斩钉截铁地说道:

“刘尚书,诸葛尚书已然北上,朝中内外事务还需你和荀尚书共同分担,太史将军文武兼备,同吕将军合力,必能阻击入侵凉州之乱贼,刘尚书还是留在朝中即可。”

诸葛亮亦颔首道:

“刘尚书,北边之事,你不必忧心了,我自有办法破之。”

刘晔一迟疑,见天子神色坚定,只好垂首拱手以作回应。

......

冀州,关羽大营,中军营帐。

大小将领齐聚营帐,关羽稳稳地坐在上首,听着赵云、徐晃等人汇报军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