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一百万两 - 锦衣豪雄 - 冰风皇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锦衣豪雄 >

第四百零八章一百万两

在濮家因为谋反而倒下时,林河一直心心念念的嘉丝联的牌子终于立了起来,而且开始了实质性的产业合并和垄断,昨晚那顿酒席到最后可谓是宾主尽欢,当那些织行老板想明白把自家织行并入嘉丝联的好处后,都是再没有了别的心思,甚至于他们比林河更急着想把嘉丝联的工厂先给建立起来,这也让林河感叹,果然这个时代真正有眼光的还是这些被官僚们看不起的商贾,欧阳峯只是给他们上了一堂课,他们就已经明白规模化生产的好处。

只不过这些织行老板要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也需要一段时间培训,所以林河反倒是不急着开建工厂,拿下濮家后,濮院镇这边的建厂土地自是不缺,不过如今他到了这一步,才有底气让李芳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尽管调拨二十四监里的工匠和技术人员从京师南下。

反正林河觉得与其让外行指挥内行,让那些堪称高级技工的人才在京师那个体制压抑的地方被太监们浪费其才能,还不如送来自己这里,壮大他们的事业,至于以后京师所需要的各色物品,他这里都能用白菜价提供,顺便也让嘉靖皇帝知道,大明朝养的这些官僚机构到底有多黑,他作为大明天子本该富有四海,只可惜这些财富都被效率低下的体制和无能的官僚们给浪费贪墨了。

濮家主家被抓,不过濮院镇上下和濮家有关联的可不少,所以锦衣卫依旧是缇骑四出,到处抓人,而且和以往锦衣卫抓人时被神憎鬼厌不一样,这一次锦衣卫在濮院镇抓人时,可谓是受宠若惊,到处都有百姓充当他们的眼线,吃东西给钱,对方也不收,甚至于遇到武力拒捕时,还有自带干粮来帮忙的,可以说这段时间濮院镇的锦衣卫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老子锦衣卫就是代表正义啊!类似这种中二的念头在不少锦衣卫心里面生根发芽,他们觉得林河说得果然是对的,他们只要按规矩办事便是行善,果然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和林河闹翻了的刘存义拍拍屁股,回了县衙养伤,按道理濮院镇眼下这摊子该有个文官来管事,不过胡宗宪也好,赵文华也罢,都很默契地装作不知道,任由林河在濮院镇施为了,两人甚至还让沈科这个嘉兴府知府派了一大批书办小吏去濮院镇帮忙。

“大人,这抓来的人已经两千多了,都已经没地方关了!”濮家的宅子如今已经被改成了林河的临时驻所,眼下锦衣卫到处在抓人,河朔军负责看管俘虏,至于官府的书办小吏则是在整理卷宗,同时统计从濮家收缴的财物。

“让河朔军向总宪大人调拨一批帐篷,然后让那些俘虏们开始修路,先给我把从濮院到各地县城的官道好好加宽加阔修整一遍。”林河看着前来禀报的常威,却是吩咐道,眼下这些被捉来的所谓濮家的逆贼,自然不是个个该死,只不过按着大明朝的规矩,这些人是放不得的,当然是死是活另外说,反正林河是有自信让嘉靖皇帝只诛首恶,不问胁从的,只是这些人也休想那么容易地就无罪释放,争取劳动改造便是他给他们的出路,只要好好干活,甚至能提前释放,这足以让这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好好干活,接受改造,等他们刑满释放,又能立刻拉到工厂里干活,真是个完美的循环。

“是,大人。”常威觉得自家这位大人的脑回路果然清奇,自古以来谋逆造反的案子被抓的家伙,下场最好的也是流放到穷山恶水之地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自家这位大人倒好,满心思想着把这些逆贼留在本地进行劳动改造,还算着这些人干活不用给工钱。

看着不解的常威,林河觉得有必要再给锦衣卫们上上经济课,这人力资源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动不动就杀啊流放,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劳动改造才是最大化的利用,等他这里建立了成功的案例模板以后,一定要让李芳给嘉靖皇帝上书,全国推广,那些无能的官僚要是干不成,就把犯人送他这里来,到时候他搞个私人监狱,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一时间林河的思绪有些过于发散了,直到李芳来寻他,才让他回过了神,“林先生,林先生,这濮家抄家出来的财富果真有那么多?”也不怪李芳如此失态,实在是从濮家搜刮出来的财富太过惊人,河朔军光是从濮家庄里挖出来的黄金就有十万两,要不是宗礼亲自坐镇,真还保不齐有河朔军的士兵胆大包天敢私偷黄金。

“李公,那些黄金你也看到了,难道还能作假不成。”林河看着李芳的样子,觉得这位司礼监的大太监太过大惊小怪了,十万两黄金听着很多,可是折算成白银也就是几十万两罢了,不过他倒是对于濮家这样的传统豪强士绅更加厌恶了,这些积累财富却只知道把钱财埋到地下的家伙果然才是阻碍这个国家前行的罪魁祸首。

“现在看起来,光起出的黄金白银和那些古玩字画就值个百万两白银了,李公,你告诉皇上,这些钱我都会让锦衣卫押送回京师,不过数额如此巨大,我怕有个万一,最好让皇上派御马监的兵马过来接收,这样我才放心。”有了濮家的这笔横财,林河才敢放开手脚做事,这次濮家跌倒,嘉靖皇帝不但吃饱,还能够吃撑,要知道过去几年里嘉靖皇帝想修个宫殿,五十万两银子都凑不出来,扣扣索索地花了几年时间才凑齐活,就这样还得被人喷。

“应该的,应该的,别说是你,就是杂家也不放心那!”想到这近百万两银子,李芳点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这濮家乃是杀官造反的谋逆案,眼下是锦衣卫一力平定,中间没有任何差池,濮院镇这边百姓也没受到半点影响,而刘存义这个嘉兴县知县跑回去养伤,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林河处理,眼下这桩谋逆案,他这里和锦衣卫都已经有密折快马送往京师,但是官面上的文书,林河这边还在让底下的书办小吏慢条斯理地整理,这不就是在争取时间吗!

李芳决定立刻就回去给嘉靖皇帝写密折,让高洪亲自带御马监的兵马过来接收这笔银子,要是万一闹到了明面上,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天天哭穷的户部肯定想要来分润一笔,被这些千杀的官儿经了手,鬼知道还能剩下多少送进皇爷的内孥。

“李公,不要急,这份是我让人搜集的木料价格,你也一并给皇上送去,最好劝皇上不要急着动这笔钱修院子,要是皇上信得过我,三年以后,这一百万两银子我能给皇上修出五百万两银子的效果来。”林河一边说道,一边拿出了一份自己整理的木料价格表,说起来嘉靖皇帝修道以来,主要就是营建西苑的宫室,不过这银子流水一样地砸下去,却是叫那些官员捞了大笔,严世蕃那个独眼龙捞得最狠,云南那边的木料运到京师,虽然说沿路有耗费,可他娘的也不至于差了几十倍,林河虽然有本事给嘉靖皇帝挣钱,但也禁不住这么糟蹋。

对于林河的本事,李芳自然是深信不疑,他也是见过林河画的那些建筑图的,自然知道眼前这位简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林先生,便是在规划建筑上也是一把好手,于是他接过那张单子便道,“杂家自然是相信林先生的,不过林先生想取信皇爷,总也该有点表示,不如您画一张您能给皇爷建造的宫殿图,杂家一并呈上去,皇爷想必就不会急着花这钱了。”

看到笑眯眯的李芳,林河就知道这老货又在给自己下套了,不,或许说这搞不好就是嘉靖皇帝的意思,自从李芳从他这里拿了他画的学校图纸后,也有个把月了,说不定还真就是嘉靖皇帝有了些想法,林河一时间想得有点远,不过他很快就给了李芳答复,“没问题,我这几日抽空便画上一副,到时候还得请李公你派人送去京师了。”

中国的古建筑很讲究玄学,在美学上也别具一格,但唯独舒适性上还真就一般,其实像是北京那地方,其实并不适合建都,那就是个大洼地,一下雨就要淹,而且中国式的建筑时间久了就会特别阴森,这也是开国时间一久,那些皇帝老想着兴建新的宫殿,实在是住的不舒服,到了清朝,真以为清朝皇帝吃饱了闲的,每年没事都要跑承德去避暑,那便是因为紫禁城住的不行,不但水质差,宫殿阴森,而且卫生状况也糟糕得很。

林河是很能理解嘉靖皇帝想要逃离紫禁城的心思的,而且三年以后,他也确实有资本给嘉靖皇帝营造一座超越这个时代的宫殿群,于是他决定按照自己以前玩的那些国风网游,画一座天宫出来给嘉靖皇帝,至于造不造得出来,他一点都不担心,三年时间,足够他把大炼钢铁,透明玻璃,混凝钢筋土水泥这些科技给点出来,而三年时间也够他培养出一支合格的施工建筑队出来,他就是要用时代的科举代差来碾压这个时代的无能官僚们,让嘉靖皇帝明白,治国不是非要用孔孟那一套的,拿来喊喊口号就成了。

“好,那我就恭候林先生的大作了。”见林河答应,李芳脸上露出了奸计得逞一般的笑容,然后便飞快地回了自己的房间,开始给嘉靖皇帝这位主子写起密折来,对他来说最近这段经历也着实够他回去吹一段时间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