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市井消息本就传得飞快,故事的主角又是新科探花郎和纨绔小王爷,没几天此事便传得人尽皆知。
姜时雪在宫中也听了一嘴。
她同四公主凑在一块,吃着卤货,喝着加了冰块的饮子,听着英雄救美的故事,好不自在。
四公主原本鲜少吃这些零嘴,实在不是因为她不喜欢,而是……囊中羞涩。
她在宫中孤身一人,外祖一家为官清廉,就连自家人都过得紧巴巴,递进宫的东西都被她原封不动还回去了,甚至还要用自己的份例补贴外祖一家。
这样一来,公主的那点份例便显得紧巴巴。
三餐之外,她很少吃这些零嘴,托人去御膳房拿些食材回来要银子,自己请宫人从外面带也要银子,索性便不吃了。
可阿雪来了之后,每日翻着花样子的做吃食。
西北的羔羊,南边的海货,路过东宫都能嗅得到萦绕不绝的香气。
阿雪又隔三差五喊她来一起吃,四公主原本还不好意思,后来也就放开了。
阿雪说得对,人生在世,不就是图一个吃好喝好,自在逍遥。
加之阿雪大方,一做就做许多,不仅她有份,宫中上下也都有份。
一群人围在一块吃炙羊肉,欢声笑语不断,也是绝无仅有的体验。
姜时雪拿起一只鸡翅,轻轻咬去油亮鲜香的表皮,问:“那小宋探花救下的那位姑娘呢?当真去找他了吗?”
银烛一脸神秘道:“侧妃猜一猜?”
姜时雪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话本子,随口说:“那姑娘说要以身相许?”
银烛噗嗤一声笑出来。
四公主也好奇:“不是这样吗?”
银烛也不卖关子了:“琴师重伤未愈,却带着妹妹在宋府面前磕了三个头,随即弄琴一曲相报,弹完琴,他便带着妹妹离开了。”<
四公主愣了下,姜时雪却说:“琴师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琴艺,他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谢礼。”
银烛:“听说琴师妹妹离开时含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呢,要我说,她恐怕是喜欢上小宋探花了。”
“逢难之时,被新科探花所救,怎能不心生倾慕。”
“不过这琴师也是个有骨气之人,小宋探花乃是君子,他却也没借机将妹妹送入宋府。”
姜时雪点评:“要我看,若是寻不到良人,这妹妹一直跟着哥哥说不定还能过得更好。”
四公主却说:“做哥哥的也没办法一直护着妹妹,哥哥总会娶亲生子。”
她才一开口,又后悔自己说了这句话。
好在姜时雪立刻递给她一只鸡翅:“若嫂嫂也是个好人,做妹妹的便会多一个人护。”
她们相视而笑。
笑着笑着,四公主又忍不住开始难过。
如果阿雪……能一直做她的皇嫂该多好。
宋府。
宋鄞守在宋观澜一旁,侍女才将煎好的药端过来,宋鄞便伸手接过:“怀瑾,来,爹喂你喝。”
床榻之上,宋观澜面色苍白,脸颊凹陷得更加厉害了。
他微微笑道:“爹,孩儿自己来便是。”
宋鄞按住他的手:“你重伤在身,让爹来伺候你。”
宋观澜犟不过他,只好直起身子,方便他喂药。
宋鄞老了。
手背上不知不觉中爬满了黑斑,皴裂的皮肤如同风干的老树皮。
他一点点将药吹凉,递到宋观澜唇边,如同哄一个孩子。
一碗药喝完了。
宋鄞竟回头拿出一颗蜜饯给他:“压一压苦味。”
宋观澜眼眸微动,接过了蜜饯。
该是睡觉的时辰了。
这几日宋鄞日日都要守在宋观澜身边,看着他入睡才会离开。
许是今日宋鄞太累了,宋观澜闭眼假寐的时候,听到身旁之人呼吸已经变得绵长均匀。
他睁开了眼。
烛火昏黄。
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小心翼翼缩在他床头,用手臂撑着床沿,睡得正沉。
宋观澜还记得第一次见他。
毕竟是经人无数的大理寺卿,彼时他负手立在雪亮的窗边,眼眸如鹰隼,窗外的花瓣如同飞雪,显得他轮廓越发冷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