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灼灼其华 - 阿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灼灼其华 >

第65章

第65章

时间并非总能治愈所有伤口,但它至少教会了人们如何与伤痛共存,如何在遍布裂痕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构建新的生活。

霁川与rheinburg的合作项目圆满落幕,成为了业内的一段佳话。这场持续数月的商战,最终以林曼曼的锒铛入狱、苏婧的黯然离场和启明建设的重挫而告终,霁川和rheinburg的合作关系却因此变得更加牢固。

庆功宴选在一家能俯瞰城市夜景的高级酒店宴会厅。水晶灯璀璨,衣香鬓影,觥筹交错。裴灼作为东道主,发表了简短的致辞。言辞精炼,逻辑清晰,感谢了各方努力,展望了未来合作。气场依旧强大迫人,但细心之人或许能察觉,他眉宇间那常年不化的冰霜,似乎消融了些许,虽然依旧疏离,却少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致辞最后,他的目光越过人群,准确找到了沈梵的位置,与她遥遥举杯。

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空气中悄然流淌。

沈梵站在rheinburg的团队中,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露出清晰冷静的侧脸线条。

当klein先生特意在发言中提到她的贡献时,全场掌声响起。她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极淡却无比清晰的自信弧度,坦然接受了这份认可。

宴会进行到高潮,气氛热烈。裴灼周旋于各方宾客之间,游刃有余。沈梵则与项目组的同事们交谈着,偶尔应酬一下前来打招呼的其他公司高管。david也来了,远远地举杯致意,笑容有些勉强,但姿态已放低了许多。

沈梵平静地回敬,仿佛之前的所有龃龉从未发生。职场便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两人都心照不宣地感到一种疲惫。并非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对这类场合的疏离。当有人提议转场继续狂欢时,他们默契地对视一眼,几乎同时婉拒了。

黑色的宾利平稳地行驶在回公寓的路上。窗外是流动的城市光河,车内却异常安静,弥漫着淡淡的酒气和彼此身上熟悉又令人安心的气息。他们没有交谈,沈梵靠着车窗,看着窗外掠过的光影,侧脸沉静。裴灼松了松领带,闭上眼假寐,但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放松。

沉默本身就是最舒适的陪伴。

电梯平稳上升,狭小的空间里,只有机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裴灼睁开眼,目光落在沈梵略显单薄的背影上,她今天穿得有些少。他下意识地想开口,又顿住了,只是微微蹙了下眉。

进门后,玄关温暖的灯光洒下。裴灼将沉重的西装外套随手扔在沙发扶手上,扯下领带,动作间带着一丝卸下伪装后的慵懒。沈梵则径直走向厨房的岛台,打开净水器,接了两杯温水。她转身,将其中一杯递给他。他自然接过,微凉的玻璃杯壁,两人指尖短暂相触,带着夜色的寒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累了?”裴灼看着她,声音因微醺而比平日更低沉沙哑几分,像打磨过的砂纸。

“还好。”沈梵喝了口水,温水润泽了有些干涩的喉咙。她的目光扫过他眼底不易察觉的淡淡青黑,以及眉宇间残留的应酬带来的倦意,“你喝得不少。”

“应酬需要。”他淡淡一句带过,仰头将杯中水一饮而尽,喉结滚动,侧颈的线条利落而疲惫。放下杯子时,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随意得像在谈论天气,目光却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她的反应:“下个月复诊,dr.brown建议……或许可以尝试减少四分之一片帕罗西汀的剂量。”

沈梵正准备放杯子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她擡起眼,看向他。灯光下,他神色平静无波,但她太熟悉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能清晰地捕捉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极力掩饰的紧绷和小心翼翼的试探。

他在向她汇报他的进展,分享他脆弱领域的细微好转,同时也在不确定地、近乎忐忑地衡量着她的反应。这对他而言,远比签署一份亿万合同更需要勇气。

“嗯。”沈梵点了点头,语气同样平淡克制,听不出太多波澜,只是握着杯子的指尖微微收紧了些,“听医生的。慢慢来。”

她懂他的艰难,也尊重这个过程。

裴灼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些许,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周身那种细微的紧绷感缓和了。他“嗯”了一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日子就像窗外那条穿城而过的江水,看似平静地一天天流过,水面下却自有其涌动的节奏和力量。他们依旧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大多数时间各自忙碌,像两条偶尔交汇又分开的航线。争吵依然是他们关系中无法彻底抹去的底色。

为裴灼那些改不掉、无孔不入的保护欲和掌控欲——比如试图干涉她独立负责的项目细节,或是对她晚归的每一次追问都下意识带上审问的底色;为沈梵那遇到压力就习惯性竖起尖刺、退回自我封闭壳里的防御机制——比如连续工作熬夜后对他的关心询问报以不耐烦的沉默,或是遇到难题时宁可自己死扛也不愿开口求助;也会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分歧——比如空调该开几度,早餐该吃中式还是西式,甚至该看哪个频道的新闻;有时,争吵甚至毫无缘由,只是连日压力下积压的焦虑和负面情绪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安全的出口,便不管不顾地爆发出来。

但是,按照沈梵的话来说,裴灼会把她摁着做到她气消或者他气消为止,所以,吵架也没什么,反正最后还是在他怀里醒过来。

一个周六的午后,春光正好,明媚却不灼人。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毯上投下大片温暖的光斑。

沈梵蜷在沙发一角,膝盖上放着一本厚重的德文工业设计专著,专注地看着,指尖偶尔无意识地卷着书页的角落。裴灼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腿上放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处理着一些不需要带回公司的紧急邮件。

空气里安静极了,只有书页偶尔翻动的沙沙声,和他指尖敲击键盘发出的极其轻微嗒嗒声。两种声音奇异地和谐,编织出一种宁静而安稳的氛围。

不知过了多久,裴灼合上电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像是随口提起,目光却并未看向她:“柏林那个行业峰会,klein之前提过的,你最后决定去了?”

沈梵的视线从书页上擡起,看向他。阳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下颌线依旧清晰冷硬。“嗯。下周三走,周六下午回。”她回答得简单直接。

裴灼沉默了几秒,指尖在电脑外壳上无意识地敲了敲,才看似随意地说道:“航班信息出发前发我一下。”

她点了点头,语气平淡无波:“好。”

沈梵已经能看到这要求背后,隐藏的是他无法言说的、根植于惨痛失去经历中的不安全感,是他表达牵挂和试图确保她安全的一种笨拙方式。

她接受。

“什么时候,”他看着她,目光专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某种深藏的悸动,“变得这么……听话了?”他选了一个似乎并不那么恰当的词。

沈梵迎着他的目光,“不是听话。”她纠正道,清晰而冷静,“是觉得没必要再为这种事情吵架。”她顿了顿,目光微微垂下,落在他微敞的衬衫领口,又擡起来,直视他的眼睛,补充道:“而且,客观来说,告诉你航班信息,能让你比较安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裴灼微微一怔。随即,他伸出手,用指尖,非常轻地、几乎带着点试探性地,梳理她腮边一缕散落的碎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别到她那白皙的耳后。指尖不可避免地擦过她敏感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令人心悸的痒意。

沈梵的身体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任由他的指尖停留,目光沉静地看着他。

“早点回来。”他低声说,声音沙哑。

沈梵觉得他像怕被抛弃的大型犬。

“嗯。”沈梵应道,声音同样放低了些,带着一种承诺的质地,“会议一结束就回。不会耽搁。”

阳光透过落地窗,将两人笼罩在温暖而澄澈的光晕里。

他们是两个拖着沉重过往、带着深刻伤痕和各自性格缺陷的成年人,在情感的废墟之上,艰难地、一点一点地学习如何靠近,如何沟通,如何相爱。

裴灼不再仅仅依靠绝对的控制和占有来确认她的存在,开始学习信任和放手;沈梵也渐渐学会了稍稍放下那身过度自我保护的坚硬盔甲,允许他的靠近,尝试表达依赖。

他们依然需要那些小小的药片来帮助稳定情绪,依然会有情绪莫名低潮、焦虑泛涌、被噩梦缠身的夜晚,但至少,在那些艰难的时刻,他们知道身边有一个能够真正理解这份痛苦、并愿意接纳这份脆弱的人。

他们成为了彼此药箱里,最特殊也最有效的那一剂。

这就够了。对于他们而言,这已是奇迹。

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精准预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