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理念冲突 - 男人二十八 - 竹子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男人二十八 >

第八十九章理念冲突

收割荞麦,只是黄顺安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插曲。

实际上他搬过来没多久,周家老两口就完全变脸了,这些日子过来,他都是一路忍受着唠叨和谩骂。

对此黄顺安其实也没太往心里去,毕竟很多老年人都是这样,平时有事没事都喜欢唠叨,脾气大点的出口成脏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相比之下,黄顺安的母亲陈月华比贺文香更喜欢唠叨。而陈月华脾气上来了,同样会骂骂咧咧。

真正让黄顺安感觉比较无奈的,就是周家这二老完全不给他说理的机会,每次一说话的语气就和黄世勇一样,总是和以前比。

可是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生活在不断的改善,很多事情都是和以前没法比较的。

二十多年前,这边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通公路,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农家肥,种的也不是优良品种而是本地玉米,土豆。那会儿人们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吃饱穿暖,追求温饱。可到了如今,吃穿住都已经基本不再是问题,人们追求的不仅仅再是物质享受,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

黄顺安不怕苦不怕累,可他毕竟是个年轻人,有更省力省心的办法,他自然不会再去出傻力。

就像是拿车拖东西,虽说周家二老说得很对,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背回去,不开车去也行。可有这个条件,有能够更轻松的办法偏偏不用,那都不是吃苦耐劳,而是犯傻了。

最关键的是,这账算下来,根本就不划算。

简单的举个例子,就说拖一车煤炭,拿人力来背挑,可能需要几个人忙碌半个月甚至更久,而拿车拖也就一两个小时就轻松到家。

虽说表面上看去,自己去背挑没有花那几百块的油钱,可那半个月花费的人力拿来做别的,都能赚几千块了。

说白了,有先进的技术不用,非要去干苦力,那根本不是省钱,而是白忙活找罪受。

黄顺安天天和两个老人解释,他们却根本没法理解这种道理,因为在老人看来,只有拿出去的钱,那才叫钱。他们一开口,就是老了挣不到钱,可他们却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自己那么辛苦,还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在黄顺安看来,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根本都不用解释,可实际上,他费尽口舌,也根本没法让老人改变观念。

这是因为封闭的山村与外界脱节,导致的思想保守,从而造成的知识与传统的冲突,也成了两辈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理念不合,磕磕碰碰也就在所难免,一个家庭整日喋喋不休,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安宁。

其实这种冲突,并不只是上门女婿会遇到,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这种麻烦,黄顺安在和他母亲陈月华相处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麻烦。

但是做上门女婿,和在自己家里,那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自己家,那是亲生父母,很多时候老人纵然是接受不了那种观念,也会尽量尝试着去接受,最起码会替后人考虑一些。可上门女婿养的是别人的父母,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把上门女婿当人看,也就不会去听什么解释,更不会去考虑他的什么感受。

住到周家以后,唯一还算好的,就是有了比较稳定的网络,终于可以在网上顺利的工作。

到周家三个月,黄顺安先后完成了几个小型的工程设计方案,手里总算有了一笔小钱。

这钱并不是很多,一共也就一万多一点,不过加上之前在李红梅家里忙活的半年,还有以前的一些积蓄,总共也有了四五万了。

这点钱要用来搞投资发展,完全还不够看,但是最起码来说,黄顺安自己平常的用度还是够了,不用去伸手找周家二老要钱。

要是手里一分钱都没有,什么都得看别人脸色,那黄顺安的日子会比现在还要难熬百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