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满目疮痍
农历九月初,地处高寒山区的大河沟村就提前进入冬季,接下来是长达五个多月的漫长隆冬。
尽管这一年冬季天气还算凑合,可地势太高,气温上不来,这边还是大部分时候是大雪封山。
而第二年,刚好是农历的闰月年,春天回来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一直到农历三月初,这里依旧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低温依旧维持在零下十度左右,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
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全靠个人努力。
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无意间就忽略了一个外在因素,那就是环境。
不提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就能受到更好教育的幸运儿,就说同是种地的人,这高寒山区的人和江南平原那边的人就压根没得比。
江南那边,基本上没什么冬天,光照充足,气候暖和,一年干个七八个月活不成问题,随便都能种出两三季庄稼。而高寒山区,一年就半年不下雪,凑合着干个四五个月活,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了。偏偏高山温度还低,作物生长极慢,两年三季收获还很一般。
仔细算下来,西部高寒山区种五六亩地,收获勉强能够和江南水乡那边一亩地持平就不错了。
五六倍的面积,一半的作业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在高寒山区生存的人,在忙活的季节,得付出十倍的努力。
即便如此,最终的收益,也远远不能和江南水乡那边相比。
因为种地还需要肥料,越是贫瘠的土地,就越吃肥料。
这么一算下来,投资就高了一大截。
除此以外,深山里面还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交通限制。
产品运不出去,收获不能变成收益,再苦再累也都是白忙活了。
住在高寒山区的人,完全输在了起跑线,黄顺安同样如此。
尽管他另辟蹊径,找了一些不一样的出路,可恶劣的环境依旧极大限制了他的发展。
走不出去,黄顺安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加倍努力,努力努力再努力。
严酷的寒冬,也没有阻挡他的步伐。
整个冬季,黄顺安也一直在为开发新绿色作物作准备。
不过这时候开着农用车跑在冰雪路上的黄顺安,并不是在为岩石沟那边的事情忙碌,而是赶过去帮忙。
中午的时候,黄顺安正准备继续去收集土豆种子,忽然接到何雅的求援。
何雅送何俊上学,然后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在得知这信息的时候,黄顺安还以为何雅遇到了车祸,当场吓得一个激灵。
不过很快他就放心下来,事情和他想象的并不怎么一样,何雅并不是遇到了车祸,而是车在半路抛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