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倒霉蛋
听到黄顺安的话,陈月华自然是不肯答应。
在陈月华看来,那边的山和田,哪怕一毛钱不值,那也是祖宗留下来的遗产,绝对不能拱手让人。
没什么办法,黄顺安只好给陈月华讲述‘鸡肋’的故事。
当年曹阿瞒得陇望蜀,结果久攻不下,留也不是去也不是,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后面随从送鸡汤进来,曹阿瞒看到鸡汤里的鸡肋,有感而发,惊呼出声,杨修心领神会,授意夏侯惇,从而让曹阿瞒找到了台阶,顺利退出泥沼。
虽说故事结局并不怎么好,老爱耍小聪明的杨修,也没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不过拿这种道理来比喻,倒是能够让陈月华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然,黄顺安讲述的时候,自然不能用文言版本,只能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要是他在陈月华面前整出几句什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啥的,听得云里雾里的陈月华,多半是直接一个爆栗赏给他。
说了半天,黄顺安又许诺保证让陈月华有田种有山砍柴,陈月华才答应放手。
从头到尾,黄顺安并未提及山林证和土地证的事情。
实际上,如果不是出现这种事,黄顺安压根没想过放手。
虽说那些荒山荒田,对于黄顺安而言完全没一点用处,还会把陈月华困在那边,拖累到黄顺安,可黄顺安宁肯吃点亏,也不想让张铭得逞。
可如今这些山田户主都不在他黄顺安头上,继续再拗下去,那就是瞎扯谈了。
这种事,无论如何黄顺安也是不会和陈月华说的。
以陈月华的性子,要是得知这种事,绝对有可能连夜杀到黄世勇家里,把他们祖宗十八代都骂个底朝天。
两家关系再怎么差,一笔总写不出两个黄字,陈月华去骂黄世勇的祖宗,实际上也是在骂黄顺安他们自己。
最主要的是,反正那些山田也没有多少意义,没必要再去起这种没意义的纷争。
说服了陈月华以后,黄顺安本来想给张铭发给信息,让他去找黄世勇聊那些山田的事情。
不过寻思了一下,黄顺安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和张铭之间,说不上势同水火,却也注定成不了朋友了。
张铭一直在想办法坑黄顺安和何雅,黄顺安纵然是不反击,也绝对不可能主动去找张铭示好。
这种事,完全可以再拖一拖,等张铭先着急一阵子。
至于以后的事情,一步步慢慢走就是。
黄顺安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对付张铭,可这也不代表他就怕了张铭。
张铭看着很能耐,说着手眼通天,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村书记,占的关系最远也就到县城。
在这个法治年代,张铭的那点关系看着牢固,实际上也就和蜘蛛网差不多,一捅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