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油盐不进
听到黄顺安这么说,张铭不由得咔嚓一声捏紧了拳头,不过张铭并不是张猛那种只知道拿拳头解决问题的莽夫。虽然怒不可遏,张铭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多少怒色。
黄顺安把张铭的反应看在眼中,也感觉到了张铭的恼火,不过黄顺安也不怎么在乎。
他怕的是张猛那种不讲道理,上来二话不说就动手的莽夫。
因为力气方面,一直都是他的弱项。基本上是个人冲上来,他都很难应付。
可像张铭玩心思耍嘴皮子,黄顺安是一点都不虚。
黄顺安虽说平时话不多,不像这边很多人看到个人都能聊到天南海北去,可论起讲道理耍嘴皮的功夫,他至少比这边绝大部分人都要强。
要是碰上张猛那种不讲道理的,黄顺安不像这边有些人会扯歪理,还真忽悠不到张猛那种人。
但是对上张铭,黄顺安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和张猛完全不同,张铭是大学毕业生,尽管只是不入流的那种,可终究也是个文化人,至少懂得基本的道理。
秀才遇到兵,是有理说不清,可大学士遇到举人,完全能以理服人,把举人说到不举。
张铭凭着一张嘴,忽悠到了大河沟村一大批人,可他遇到黄顺安,那就是遇到了克星。
张铭扯的那些歪理,黄顺安都能一一反驳回去,而且还能说得有理有据。
和一个懂道理的人扯歪理,难度绝对大过对牛弹琴。
张铭说了半天,见黄顺安根本不为所动,终于忍不住恼火起来,大吼出声,“黄老幺,你他妈这是逼我非得走法律程序么?”
“你敢么?”
黄顺安怡然不惧的耸肩,“张铭,你吓唬谁呢?别说这贷款条是真是假有待考证,就算是真的,你走法律程序,我还不起钱也就是进牢狱,到时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到时候我在牢里,我妈又是搬迁户,早都不是户主了,深湾那边的山田你去找谁签字?拿不到那块地,你的计划还能实现么?”
说完这话,黄顺安朝前两步,拍了拍张铭的肩膀,微微摇头,“张铭啊张铭,你这种把戏,也就能去欺骗一下那些大字不识的老人,拿到我这里,狗屁用都没有。你也不看看四十年前是什么时候,那时候这边的人能吃口饱饭的都没几个,还贷款五百块呢!你丫的造假,怎么就不能动动脑子呢?”
“少在这瞎扯淡!”
张铭拍开黄顺安的手,没好气冷哼,“黄老幺,这证据确凿,哪里容得你分辨?那时候这边是很穷,可这也不代表这边就没有有钱的人。”
“切!”
黄顺安不屑的摇头,“亏你还比我大呢,你丫的知不知道四十年之前,是什么时候?你没听人说过,那我提示你一下吧,那会儿这边还是集体生产队,那几年这边又刚好连续大旱,老鼠都饿死了不知道多少,好多人穷得揭不开锅,吃草根啃树皮的都大有人在。那时候没有打工一说,大家一起干活,谁都没有外快,一年到头分的就一点粮票邮票加几个毛角子。那会儿我爸和我妈结婚,为了一块二的红包钱,都求爷爷告奶奶凑了十几户人家。按照那会儿的收入,积攒五块钱至少都得省吃俭用三年,别说五百块了!要是你那爷爷,真的能拿出来五百块,那他那个老生产队长,就是我们镇第一大贪污犯了!真正追究下去,走法律程序,搞不好你那爷爷死了都还要被双开一次!你这个做孙子的,难道非得让你的那个短命鬼爷爷,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么?”
“你……”
张铭刚开口,黄顺安就摆手打断他,“你也别给我说什么那些财产是你祖宗留下来的或者以前积攒的鬼话。那是个什么年代,我清楚你也清楚,那会儿只要家里有的,不管你是怎么来的,统统都是公家的。你应该听说过,到黄家湾那个分叉路附近的李老跛子,当年就是在地窖里藏了一块腊肉,差点把命都丢了。我可不是信口雌黄,你们家在那时候要是真能拿出来五百块钱,那绝对是天大的问题。多的不说,全村的收入,至少被你爷爷贪了一半走了。”
看到张铭理屈词穷,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反驳,黄顺安微微摆手,“算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那些话题也没什么好提的。当年条件限制,加上自然灾害不断,日子都难熬,穷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吧,你既然拿出这贷款条,总得想想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娶个老婆才一块二毛钱,五百块钱到底能够做多少事你心里总有个底吧。我爸一辈子不喝不抽不赌不嫖,他在那个年代干嘛要借那么一大笔钱,又拿去做什么了呢?”
“修房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