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讽刺 - 男人二十八 - 竹子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男人二十八 >

第三百四十三章讽刺

“呵呵,这话你也问得出口?”

听到张铭的话,黄顺安还没开口,张成飞就忍不住冷笑出声,“老幺他为什么不在自己家乡投资,要跑别处去,这事还不得好好问问你们这些村干部么?”

“问我们?”

张铭反问了一句,没理会张成飞,而是看向黄顺安,“老幺,你自己说说,你回这村子两年多,我们不说帮你多少忙,起码也没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吧?”

黄顺安朝又要抢话的张成飞摆了摆手,微微点头,“嗯,还算不错!”

“我是说的真心话!”

张铭摸出一支烟点燃,走到黄顺安前面,轻声叹息,“老幺啊,我知道我们村条件差,我们这些干部能力也差。但是对于愿意回我们这边来的大学生,我们都是尽量在照顾。虽说以这边的条件,很难留住这些大学生的心,可这个年代最缺的就是你们这种人才。本来嘛,按照条件,家里有毕业了的大学生的,自己应该可以找些门路干活,不在搬迁户之列。我们看你们住在黄家湾那个深山湾里,道路不方便,你又暂时没工作,还特别给了你们家一个名额。还有那会儿你没结婚,我们也替你着急,还帮你物色对象,希望你早点成个家。说实话吧,我们真的是在尽心尽力帮忙了,就是希望你这种年轻人留在村里,能够给村里带来一点发展,让大家早点脱贫。不管怎么说,大河沟村,也是你的家乡,儿不嫌母丑,这地方再穷再苦,你也条件发展,也应该先考虑下本地,对吧?”

黄顺安听到张铭厚颜无耻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拆穿,而是淡淡点头,“是啊,这些年你们这些村干部为了这个村子的发展,一直都是鞠躬尽瘁。在你们的带领下,这大河沟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比以前和现在,简直是没法比较啊。几十年前,村里很多人吃不饱饭,到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了;几十年前,村里很多人都是衣不蔽体,到现在能年年穿新衣了;几十年前,村里的房子大半是茅草棚,现在也基本都是砖瓦水泥房了;几十年前,村里连毛公路都不通,到现在村里也有了水泥路了……日新月异,都不足以形容我们村的发展。可以那么说,我们村有今天,全是拜你们所赐,天下第一,都不足以称赞你们的丰功伟绩。”

没等黄顺安说完,实在是忍不住笑的张成飞直接推门跑了出去,而听到黄顺安这些话的张铭,真是气得脸皮都红了。

黄顺安这番话,听着好像是在称赞他们,可实际却是狠狠在讽刺大河沟村的村干部。

大河沟村能够得到发展,全因为国家政策好,和他们那些村干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且黄顺安说这些话的时候,故意忽略了周围的那些村子。

没有对比的话,大河沟村比起几十年之前,的确好了太多。

可这个年代,只要是在国内,哪里都不能拿去和几十年之前相比了。

几十年之前的时候,国家发展刚刚起步,偏远农村连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而如今国家已经在落实全民奔小康。

吃饱穿暖住安全的房子,这些都只算最基本的条件。

可实际上,大河沟村连这些基本的条件都还有很多没满足。

现在饿肚子的倒是几乎没有了,衣不蔽体的也基本上找不到,可大河沟村住老旧木屋的还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住茅棚的。

这种事说出去根本就没什么人相信,可实际就是如此。

国家的贫困户搬迁政策下来都有七八年的光景了,这大河沟村却一直拖到去年才勉强实现,还是生搬硬套的死政策,完全没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在这之前,这边住老旧木屋和茅棚的,足有几百户。

整个大河沟村,现在也就几百户不到一千户,还处在贫困线的就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这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当初黄世平去世,黄顺安家里的房屋就被大雪直接压垮,而那一次村里被压垮的,也远不止黄顺安一家。

那次只是连续下了几天大雪,都还称不上什么大型雪灾,村里就一共倒塌了七八栋房子,死伤了三四个人。

要不是因为那次雪灾,或许大河沟村的搬迁户到现在依旧落实不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