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门庭冷落
吃团年饭没鞭炮,陈月华就相当恼火了,而晚上看春晚的时候,陈月华也是一个劲抱怨,说春晚花里胡哨,看着一点都没劲。
对此黄顺安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春晚是面向全国的,很多节目都是与时俱进,陈月华没文化根本看不懂其中的内涵,自然会觉得枯燥无味。
实际上,不管什么节目,陈月华也就能听听声音,根本不怎么看得清楚。
在她看来,闹得够热闹,就是好节目了。
前面几年刚买电视,那会儿陈月华看春晚还觉得新鲜,感觉很有趣,看得多了,也就没那感觉。
黄顺安心里也清楚,老人就是这样,那些传承的老习惯,不管是好坏,他们都会习以为常,并且去坚持。
就像是过年不管多穷,也不管多忙,也不管有几个人,都得煮一大锅饭,做一满桌菜。还有就是过年放鞭炮、烧纸、串门等等,这些都是老人们骨子里的习惯了,没有这些环节,他们就会觉得诸多不习惯。
而对于新鲜事物和新的习俗,老人们一开始会觉得有些新鲜,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趣了。
说到底,还是守旧思想作怪。
老习惯总是难以改变,却又难以接受新东西。
时代不断变化,于是老人们就有了诸多的不习惯,也就少不了抱怨。
对此黄顺安除了忍受,也只能尽量想办法,让陈月华慢慢去接受和改变。
除夕过去,接着就是传统的春节。
按照这边的习俗,在正月初九之前,除了拜年,都不能随便串门。
拜年也分情况,直属长辈亲戚,是必须拜年的,同辈之间则是随意,可去可不去。
黄顺安的外公外婆都已经去世,陈月华没有长辈在世了,所以他们家倒是没有必须去拜的年。
剩下那些姑姨伯叔舅,虽说也算是最亲的亲戚,但那都是同辈,去不去都随便。
同辈之间讲究的是有来有往,以前黄顺安的外公外婆还在,黄顺安他们去给外公外婆拜年,顺带也会给舅舅姨妈拜年,而黄顺安的那些舅舅姨妈,却几乎从来没给黄顺安他们拜过年。至于黄顺安的几个姑姑,按照这边的习俗,应该是出门的女子回娘家先拜年,才能回拜。黄顺安的爷爷奶奶还在那些年,黄顺安的姑姑回来拜年,就没给黄顺安他们拜过年,黄顺安他们自然更没必要回拜了。
有道是礼尚往来,没有来,自然也就没有往。往而不来,更是无礼至极,亲戚也就不亲了。
黄顺安倒是觉得无所谓,亲戚之间没有来往,他也省得顶着寒风到处跑。
而且依照这边的习俗,拜年总少不了烟花爆竹,这个年代,随便一套烟花爆竹都是上百块。
那些东西都是一个火一点,噼里啪啦几声就烧没了,连人情都算不上,完全就是点火烧钱。
不过黄顺安习惯,陈月华却是各种不习惯,才到正月初一中午,她就一个劲抱怨这房子像是冷庙堂。
其实陈月华也没指望那些亲戚来,她之所以觉得这么冷清,主要还是黄顺英没回来拜年。
往些年,黄顺英不管多忙,都会抽空赶回来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