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大捷
两间屋子不过隔着几米,不用出去,打开窗户探头,便能看见一身厚重冬衣的青阳站在门外,不知道与裴瓒说了些什么。
青阳声音还算正常音量,只是听不清。
反而是让人觉得,裴瓒那一声“青阳姑姑”是故意拔高了音调喊出来的。
裴瓒拦在门框处,先向对面瞥了几眼,发现了在小窗里探头探脑的沈濯,而后才收回视线,开始对着青阳胡说八道:“不过是两个不听话的仆从,在家里偷拿了些东西,母亲的意思是报官,我觉着他们可怜,无需把事情闹大,想着略微罚一罚也就罢了,只是没有好去处,只能暂到玉清楼。”
“少卿心善。”青阳不信他的鬼话,眼神继续往屋里瞟着,“方才听到后院的动静,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这才出来瞧瞧,少卿勿怪。”
一口一个少卿抬举着裴瓒。
只可惜现如今,裴瓒跟沈濯学坏了,谎话张口就来,还编得滴水不漏,就算青阳铁了心要进去看看,却也碍于这些糟心的借口不得入内。
不过也用不着裴瓒继续编下去。
沈濯探出半个身子,喊道:“青阳姑姑!他家的事就让他自己处理吧,咱们不好插手。”
青阳转身,冷眼瞥着沈濯,什么话都没说,只向裴瓒欠身后便走了。
裴瓒站在门框里,表情平淡,直到目送青阳进入楼中,他才收回视线。
他哪里能不知道青阳的心思。
只怕是在前几日,他去清源道观偶然见到长公主后,便得到了命令,时刻留意他的动向。
最近这些日子,裴瓒没有大刀阔斧地做过什么,一直小心警惕,直到今日才在玉清楼里漏了些踪迹,没想到青阳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找了上来。
如此急躁,是怕他真的问出些什么吗?
裴瓒抬眼望着方正的院墙,和院墙之外青白色的天,他忽然叹了口气,转身将房门关上,没有留给沈濯多余的视线。
天色已然大亮,未藏冬的鸟儿叽喳叫着。
屋里的灯也不再那么显眼,仅是晃着人影,大概能映照出裴瓒的动作。
沈濯不再盯着。
“一个女官而已,怎么能如此对待世子爷?”
谢成玉的语气夹枪带棒,看似关切,实则没有半分的好心思,明里暗里地说着沈濯不受待见,连长公主府的仆从都敢给他脸色瞧。
只可惜,这是事实,沈濯无法反驳。
兀自提起小炉上的水壶,倒了些茶水,沈濯盯着那腾腾的热气,心里多番盘算。
他还是很难相信,他的母亲,长公主殿下会与绿藓之事有所牵扯,更难以相信,会派遣刺客去刺杀裴瓒。
先前为了将裴瓒安置在红玉庄,他去长公主府时说得明明白白,他先前并未有过心动之人,只有裴瓒,让他不自由主地紧张在意,不管将来裴瓒是作何选择,他的选择都只有裴瓒一人。
如今,长公主如何会驱使这种事,难道说自己体验过与钟情之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就要让他也来一遭吗?
沈濯捏着发烫的茶杯,手指微颤。
他心里萌生出一个念头,不管这件事是否与长公主有关,他都要再走一遭,去说清楚。
“嘭”得一声,茶杯被搁在桌上。
眼见着沈濯起身,有离开的意思,谢成玉挑起眉毛问了句:“世子爷要去哪?”
沈濯剜他一眼,越发觉得裴瓒交友不慎:“我去什么地方还用得着跟你说?”
谢成玉微笑:“言诚希望您等他。”
“长公主府。”
不留在这里,至少要让人知道他去了何处,免得以为他是心里愧疚,故意跑路。
沈濯不耐烦地交代完去向,走出屋子的时候,玉清楼里的扫撒奴仆已经开始打扫后院了,甚至连后街上都有不少人来往出行。
他陪着裴瓒熬了一夜,从皇宫到义庄,辗转来往,原本笃定不疑的心思,却因为这遭又生出些嫌隙了。
“裴瓒,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让你毫无芥蒂地信我呢……”
沈濯没乘马车,兀自走在街上,喃喃自语。
身旁人来往自若,他没有分出心思去留意街景如何,直到后方马蹄疾驰,他才回过神来,即刻转身向后望去。
只见一人纵马驰骋,手中旌旗飘扬,暗红旗帜在青白的天色中分外显眼。
同时,那人还声嘶力竭地喊着——
“边关大捷!”
“闲杂人等避让!”
“闲杂人等避让!”
接连不断地嘶喊,吸引了一众人侧目,细细听他说的话,无一不是心里震颤。
边关大捷,北境的战事有了进展。
京都正街上,传信官纵马疾驰,两侧行人主动避让,宽阔的道路直通宫门,现在早朝还未结束,虽然皇帝不一定露面,但是此等消息穿进宫里,恐怕这早朝皇帝不来也得来。
不过这些都不是沈濯需要思考的,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许久之前递送的金泥印信,那封信里直言边关逆党,先前在寒州,王府里的那位也是因此才与裴瓒结识。
沈濯心里一紧。
暗自想着:不知老王爷是否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