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 七零之林老师只会教书 - 二十来岁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一零五章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周末,也是很不平凡的周末。

当有学生回到家里,问起刚从田地里做工回来的长辈:“阿爸,你去过北京吗?”那里有课本上写的□□,有故宫,有长城......

“在说什么胡话?北京那么远,怎么去嘛?”累了一天的大人没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转身去找水冲洗了一番,朝着厨房那儿大声问:“饭做好了没有啊?”

吃饭的时候家里的人絮絮叨叨都在讲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应该可以丰收,主要是自家养的两头猪养得壮实,把要上交的交够了,剩下的能让自己家里过个好年了。转头又跟在读高中的儿子念叨:“在学校别惹事,读完高中出来有高中学历了,到时候找你二姑丈在公社厂子安排去做个工人。当工人好哇,有工资,还给分房子......”

“那要是我考上大学呢?”

倒了一点酒进碗里正在一点一点抿着喝的老父亲愣了一下,手指曲起来敲了敲桌面,“你要是考得上,砸锅卖铁我都供你。你一个女娃娃,农活也干不好,回来只能嫁个庄稼人,累死累活还不是走我们老路?你看看隔壁周家村的那个二愣子,读完大学毕业出来留在市里的单位了,可惜了,以前人家还来找你堂姐说亲,你大伯没同意,现在看看人家......还有余家村也考上了几个,就属余家村的多,以前那个开拖拉机的余家村的小子,还有他弟都考上了,他们余家村的知青也考上了几个。你没赶上好时候,之前咱们大队小学的林老师给开高考补习班,好几十人考上了。”

学生提醒:“我跟你提过,我们班语文老师就是那个林老师,开学的时候跟你讲了几次都没听进去。”

“呀?真的是林老师啊?”

“那还能有假?”

“读完大学回来教书啊,可惜了啊。”

“有啥可惜的?人家林老师是我们年级的主任,咱们班的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课。我以后也想当个老师。”

“那当老师好,当老师好哇。”

.......

周一回来,好像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好像也改变了一些。

没等班主任自己说要交上周五布置的志愿纸,已经有学生主动拿着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拿给了班主任。像是在全世界面前宣告自己的理想一样,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又特别的坚定。

有人认真,有人敷衍,有人想考上大学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大学反正能考上就行,有人只想顺利读完高中拿到毕业证进厂子里当一名工人,有人想开一间杂货铺,有人想出去外地打工,有人想做生意,有人想学做衣服......

大家各有各的追求理想,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好坏之分。

几位班主任各自找了盒子或者是文件袋,把收上来的‘梦想’装了起来。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钱进的路上,教授知识还有做人的品格。

林小北下课回办公室,正好碰上在隔壁班听课出来的朱校长和管教学的万主任。

互相问好之后,万主任说道:“林老师上周做的主题班会不错,公告栏里的照片和来信我也都去看了,林老师有心了,林老师的朋友们也有心了。”

“一点小事情,也不费什么心力。”但是值得去尝试。

最起码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思考起自己的未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她想着要让大家去了解大学多好,但是做着做着慢慢偏离了初心,直到收到了学生们的‘梦想’她才恍然大悟,其实没有必要给学生限定,大学真的只是其中出路之一而已。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八中,升学率那么低的情况下,能考上大学的只有极少数人。难道没有考上大学就没有出路了吗?

做的主题班会有些偏离轨道,但是好在殊途同归。他们的本质目的是想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目标,做一个努力上进的人。

“很好了,咱们高一年级的学习氛围比以前好了不少,已经是很大进步了。林老师以后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多提,合适的话,让初中部的老师也来学习学习。”朱校长刚刚去听了高一年级的课,觉得这届高一年级虽然没有很亮眼,但是学习的劲头是比前几届好多了。这时候越发庆幸还好林小北留下来八中当老师,也明白了教学要创新,对学生的引导也要跟上。

“谢谢朱校长夸奖,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记得林老师是有个儿子是吧?算一下时间现在四岁多了吧?现在是把孩子送学前班了?”万主任问道。

在职场,有时候领导的关心就是这么突如其来。

林小北笑道:“四岁半了,年纪还小,就让他在家里多玩一年。我和孩子爸都有工作,家里请了阿姨帮忙看着,也还好。”

说到林老师的爱人,万主任就想起这夫妻俩人可都是大学毕业的,结果一个回来开厂子,一个回来当老师。可要说这个不好吧,人家厂子搞得红红火火,连他家亲戚的孩子都想进去做工人,还有林老师回来教书也做得风生水起的,八中高中部能在她这一届带起来也说不定。

今年的中秋节很热闹。中秋和国庆都堆在同一天了。

学校和各个单位都放了一天假。张卫国和李强两家都说好晚上要过来一起吃饭。

节日这天简单吃过了午饭,院子里就开始忙活了。余酒带着张卫国和李强杀鸡宰鸭,水井旁边那块空地乱糟糟的,一帆跟在他爸后边又害怕又好奇,非要去看怎么给鸡鸭拔毛。

张卫国看一帆那蠢蠢欲动的小手,伸过去摸摸拔了毛的鸡,又飞快低缩回手,开玩笑说:“余大哥,我看一帆能继承你的厨艺。”

“家里就他一个了,他不继承也得继承,我们老了得使唤他给做饭吃。”孩子慢慢长大了,余酒现在开始没那么惯着他了,该严格的时候一点不含糊,没什么事的时候还是一口一句“我们家帆帆最乖最可爱”。

余酒回过头,一个胳膊伸过去,把穿着白衣服的一帆给推远了点,吩咐自己儿子:“去换件灰色的衣服过来玩。”白衣服难洗得很。

一帆看看自己爸爸,又看看自己好看干净的衣裳,转身噔噔噔地跑上楼去换衣服。

张卫国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自己家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想着自己以后孩子也这么白白胖胖的,估计也是和余大哥这样舍不得打骂的。

忙得起劲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闯进来。

“看来大家忙得差不多了,还是我们会挑时间。”乔菁菁手里就提着个小挎包,后边跟着的江然大包小包的拎着。俩人昨天就给员工发了节日福利,早早定了节日留下加班的人,早上又去店里看了看情况,到下午才收拾东西赶着去坐车回来。

节假日里,车站的人比较多,他们去得有些晚了,等了两趟车才没那么多人。

江然把带回来的东西拿去客厅放,安梅和陈莉莉都在呢,张卫国的妈妈在一旁抱着画画,一老一小不知道多亲近。

乔菁菁一进来就去捏捏画画的小脸,“画画还记不记得姑姑啊?”

“乔姑姑,记得!给我买好多小裙子。”画画可太记得了,乔姑姑经常让人带小裙子回来给她,家属院里的小朋友都没有,她的是最好看的。

乔菁菁从江然带来的众多礼物里翻出来两个袋子,分别给安梅和陈莉莉,“这是最新出的款式,不挑人。安梅的我让师傅给修改过了,正好下边的大裙摆还遮肚子,宽松穿着也舒服。”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跟张妈妈说:“不知道婶子也过来了,就没给准备上,下次也给婶子带两套。”

张妈妈凑过去看她们的衣服,特别是安梅的,改得真好。听到乔菁菁这么说,赶紧摆摆手,“这都是你们年轻小媳妇儿穿的衣服,给我我也不好意思穿,你别浪费那个钱。”

“怎么会,那也有适合婶子穿的款式,下次我给带上,保证婶子穿了都年轻十几岁,跟咱们出去就跟姐妹似的。”乔菁菁自从去了省城治病回来,现在整个人一身轻松,和人说话聊天嘴巴都跟抹了蜜一样。

这个院子翻修过后,她还是第一次来。虽然这个院子比她在南市那边住的小了些,但是哪哪都布置得精致大方,想想林小北那个龟毛又挑剔的性子,又觉得也很理所当然。但是逛了一圈都没看到林小北,于是就问道:“小北不在家?她们高中不放假?”

“应该是去学校了。有些学生家里远,一来一回的都要大半天时间,有时候还不一定有车回去,所以有些学生就留学校里。小北说要去叫学生过来家里一起吃饭,让多做些饭菜。去了半个多小时了,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怪不得呢。”乔菁菁了然了。

以前在青竹小学就没少见她去学生家里家访,碰到条件不好的学生,她自己也掏过钱帮学生垫上学费。想到以前的事情,乔菁菁挑了件好笑的说:“小北以前在大队教小学,期末考得好的就给学生奖励小人书、连环画,刚买回来的时候她自己先翻一遍,还说太好看了不舍得给了哈哈,后面还是拿去当了奖品。她的挎包里就没少过吃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