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景澜
第607章景澜
其实陈思凝只是觉得奇怪罢了,这一群大臣,所谓的,关心皇上,关心朝政,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事情,其实陈思凝是真心感觉不出来,他们有什么事在关心皇上的。从很久之前,陈思凝就已经感应到了,这朝中的大臣和景晨风的权力是分开的,他们对景晨风有监督的作用,而景晨风则对他们有完全,压制的权利,陈思凝早就觉得这样的办法,实在,已经需要改变了,陈思凝只想着或许在景晨风醒过来之后,此事需要定夺一番。
于是陈思凝便马上对着,贝王爷和景然说:“如今黄河地区,尚且需要人前去察看,若是两位王爷不介意的话,还请两位王爷前去黄河地区,看望一下情况,汛期快到了,黄河地区,会有,像往常一样的水灾,若是,提前做好准备了,也可避免这样的局面。”
景然和贝王爷,当然是义不容辞了,此时正是朝廷需要用人的时候,当然是不可以袖手旁观,于是贝王爷便是提议,“可以派朝中的两位大臣跟着去,如此一来也可方便,封上他们的嘴巴。”
陈思凝方才觉得有理,于是思前想后的选出了几个,比较适合的人选,跟着景然和贝王爷前去黄河地区看守那边的局势去了,陈思凝选的那几个人,全是朝中意见颇多的大臣子,如此一来也可以让他们,看清楚,陈思凝所说是真是假,究竟陈思凝有没有,办事的能力。
如此一来,也算是陈思凝为自己正名了,可陈思凝最想保证的其实还是,景晨风所交代他的事情而已,于是陈思凝便是,对着景然和贝王爷说,“一路上多加小心,本宫可不想在这期间出了什么事情,本宫可担待不起。”
景然和贝王爷自然是懂得的,于是他们便马上出发,带着朝中的几个大臣去了黄河地区,黄河地区是,朝政每年都会拨款和派兵马前去镇守的,是因为,这黄河地区自然,灾害泛滥,皇上也已经早就命人,看守好此处。
大臣子们自然是想不到,皇上在背地里其实也在,默默地的完善黄河地区的治理政策,很多事情景晨风,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根本就不需要陈思凝担忧些什么。
如今全陈思凝,建成黄河地区,有贝王爷和景然,却也是放心了不少,于是,陈思凝便要返回了,景晨风的宫殿之中,陈思凝,往前回去看的时候景晨风,已经睡着了,钱安然和钱大人正在看守着,陈思凝这也放心,于是陈思凝便动身前去,做了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那边是,将玉玺的事情给安排好了。
陈思凝回到自己的宫殿之中,先是打开了密室的门,谁也不曾想到青景晨风在皇后的宫殿之中,竟然安排了一间密室,这间密室原本是,景晨风和陈思凝商量着,要当做收藏,请其重要秘密的地方,可却不曾想过,此处竟然,可以当做收藏玉玺之地,却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
可是也多亏了这个地方,才让他们可以如愿的,将玉玺安全的保护住的,若非不是景晨风。早就有了准备,怕是此时还不知道玉玺,流落到了每个人的手中。陈思凝只觉得十分之庆幸。
陈思凝打开了密室的门,而后走进密室之中,密室层层叠嶂,有着三四层的防护,这一层一层的防护却只是为了守护,最重要的秘密。
陈思凝走进里面去看着,这里一层,果然有,景晨风所说的紫木盒子,陈思凝打开了这个,外面镶着,繁重花纹的紫木盒子。陈思凝打开一看,里面果真是玉玺,陈思凝拿起这个玉玺,为了验证真假,他特意地,拿出来,盖了一张纸,而后在纸上,拿了些明矾水来验证。
若是假的,这水必然会将,玉玺的印章给融化开来,若是真的,则保持原样,陈思凝等候了片刻,看着玉玺的印章,并没有融化开任何的痕迹,于是陈思凝便知道这个玉玺果然是真的,景晨风没有,欺骗她,景晨风及时的,保护住了玉玺,这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陈思凝笑了笑,刚才对着,青鸾说了一句,“今日你就当没有进来过这里,此地十分之重要,可千万不要说漏了嘴。”
青鸾点点头,青鸾平常虽然有些许的糊涂,可是关键时候定然也不会犯下如此的错误,青鸾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可青鸾心中也有着一定的疑问,为何陈思凝不早些拿玉玺出去,偏要等到大臣们提起才拿出去,若是陈思凝早先拿出玉玺证明自己,也不可让大臣们如此的为难她了。
陈思凝只回答青鸾,说,“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我若是一开始就拿玉玺出去,他们又会说我,那就这皇上的玉玺,狐假虎威,这群大臣不管如何总是会有话说。本宫已经习惯了。”
青鸾听完,十分心疼自己的主子,这主子白天要上早朝,代替皇上处理朝政,这晚上又得要照顾三个小皇子,而且其间还要去照拂皇上,别说有多忙了,可朝中的大臣竟然全部忽视了陈思凝的状况,只在一味的担心陈思凝会私吞掉朝政大权,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青鸾只觉得气不过,接着又对,陈思凝说了一句,“皇后娘娘被朝中大臣如此误会,可真心是委屈了,娘娘就不曾想过,若是他们敢以下犯上,可要惩罚他们。”
陈思凝只微微一笑,却也没有立即说话,在这密室之中转了几圈,而后对着青鸾说,“你可知道皇上,安排景澜回来的,意图是什么?”
青鸾听了这话而后摇摇头,亲人确实不知道,皇上安排了济南回来的意图是什么,可是,青鸾,猜测一番之后,却是摇摇头说,“奴才并不知道。”陈思凝这才揭开谜底,“皇上最为了解自己的臣子,若是皇上,想不到这样的话,可以不用吩咐,本宫特意的让景澜从大理寺回来,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早已经立下了太子,若不是太子年幼,则代为掌管朝政的人只会是太子,而不会是我,本宫明日便要让景澜上朝中陪着本宫去,一起听政,也可让这群大臣明白,这天下早已经有皇上做好了主,并不需要他们再担心就行了,他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各司其职罢了。”
青鸾拍手,有些高兴的笑着说:“果真的是皇上明智,皇后聪明,如此一来,皇后娘娘便可是名正言顺的站在朝政之上听取政务了,而景澜小太子也可以,学习到朝政的事情,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箭双雕,奴才佩服。”
陈思凝只低着头笑了笑,在他身边的人,钱安然是最聪颖的,青鸾,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丫鬟,而亲人却是最贴切人心的,这一点,陈思凝区别得很清楚,青鸾跟了他很久,陈思凝想着,也该是到时候给青鸾许下一门亲事的,只可惜在陈思凝身边的人,让她放心的,却没有适合青鸾的。
烈风与钱安然,早已经喜结连理了,而真正想要娶青鸾的人,陈思凝也没有见过,此事,陈思凝想着,过一段时间还是亲自问问情况。
陈思凝和青鸾,从密室之中出来,然后在寝殿之中接见了景澜,景澜这几日,虽说是,从大理寺回来,可是,课业是不能落下的,前些日子他也很认真的在背书,陈思凝都瞧在眼里,心想着,这孩子如此的勤奋,将来定然会是一个好皇帝。
于是陈思凝便检查了一下景澜的背书情况,只见,景澜口中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陈思凝听着,景澜完完全全的背了这诗经当中的好几首诗,却不见这景澜,对于这些,却是信手拈来之事。陈思凝将景澜,牵到自己的面前,十分温柔细语的问景澜,“你对这些诗句是真的喜欢,亦或者是为了完成,夫子对你的要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景澜却十分淡然地说,“额娘如此的问,可是见儿子背的这么多,有些稀奇吗?”陈思凝,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景澜却只拿起了一本诗集,而后翻开了,“这是,诗三百之中的东西,儿子十分之喜欢,所谓天下之教化之集大成者者在于此,儿子认为这诗三百,虽说是,民间风采之物,可儿子却觉得,越是民间的东西则是最为真实,我们整日的坐在高堂之上,如何能看见民生百姓之疾苦呢?”
陈思凝十分惊讶,景澜居然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这景澜果真的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他敢于说自己心中的想法,也敢于,说自己心中对这天下的看法,这是陈思凝所欣慰的。
作为一个,即将要掌管着天下的人,陈思凝觉得景澜身上,应该拥有这种特质,景澜是他第一个儿子,自然的陈思凝对他寄予厚望。
陈思凝只说,“你有这想法,十分之好,母后也十分的为你高兴,来,母后与你说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