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下水捞尸
根据我这段时间的捞尸经验我可以断定,那具尸体的重量肯定在竹竿的承受范围之内。之所以会崩断,主要还是水下的潜在问题。
当我刚才并未看清水下发生了什么,所以我无法断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尸体下沉。
尸体并未向四外漂浮,而是直直的沉向水底。
尸体已经被泡涨,浮力很大,所以它的下沉速度远不如我。
我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尸体,并成功将其拉住。
可就在我刚接触到尸体的瞬间,我突然感觉手掌有些微微发麻。
我低头朝着尸体看了一眼,就发现尸体的毛孔内正有无数细小的白色尸虫正在蠕动,似是想从尸体体内钻出。
我之所以会感觉掌心发麻,主要就是因为我将一部分尸虫按在了手下。
尸虫看似吓人,但却不足以对我造成伤害。
只是这种手感让人有些不适。
我强忍着恶心将尸体拉上水面,张常宏与管理员此时还在船上等我。
见我浮出水面,他们立刻将我拉上了船。
这艘船的面积并不大,但我们还是将尸体一同拉了上来。
如果这次打捞的是普通尸体,那只需将其挂在船头,可这次打捞的尸体体内却有着致命尸虫,为防止其继续污染水源,我们也只能做出一定牺牲了。
上船后,我拍掉了身上附着的尸虫。
之前尸体体内那些想要钻出的尸虫现在也全都没了动静,似乎再次蛰居到了尸体体内。
我们三人坐在船头,将那具尸体独自摆在了船尾。
管理员虽然难掩对尸体的厌恶。可还是笑着对我说道:“赵先生,谢谢你!”
我摆了摆手:“不用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
“长河,你有没有发现这尸虫有什么问题?”
张常宏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我刚才在打捞尸体的时候,的确发现了尸虫身上存在的两种特性。
其一就是不耐低温。
刚才尸体锦下沉了十米,但却让这些尸虫躁动不安。
依照现在的温度而言,水面和水下的温度相差大约在五度左右。
这点温度落差尸虫都无法应付,这说明尸虫无法规模在水库繁衍。。
其二就是对氧气要求极高。
刚才尸体完全浸没水底,这些尸虫便争先恐后的想要逃离。
这说明这些尸虫没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他们在寄生,蚕食尸体的时候,首先便在尸体身上啃噬出了一个个细微的孔洞,这些孔洞就是它们的呼吸孔。
尸体漂浮在水面的时候,它们可以靠呼吸孔汲取氧气。
而一旦尸体完全被水浸泡,它们的呼吸孔便会被水堵塞。
这就是尸虫大规模逃离尸体的原因!
我和他们分析了这两点特性,水库管理员点头道:“赵先生说的的确有道理,可如果事情真像您说的这样,那这些尸虫是如何在活人体内寄生的?医院收治的感染者可没有外伤!”
“寄生在尸体体内的只是幼虫,它们还需要经过孵化才能变为成虫,如果尸虫真的是通过水源传染的,那它绝不会以幼虫的形式出现,而应该是蛹或卵的形式出现!”
我给他们分析了我的想法,而他们两个则听得津津有味。
终于抵达岸边,我们的话题也就此告一段落。
这具尸体是在水库发现的,自然要由水库自行处理。
这位管理员将会承担怎样的责任就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查清尸虫的来路。
如张常宏所说,目前发现的七具尸体共出现在七个不同的水域。
死者之间不存在有任何联系,水域之间也绝无交汇之可能。
这些尸虫的成虫也不会长出翅膀,还是继续保持着爬虫的形态。
这就直接杜绝了成虫跨水域繁殖的可能。
所以我感觉这些尸虫应该不是事发水域的原生物种,而是由这些死者自身携带的。
这让我联想到了寄生在螳螂体内的铁线虫。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铁线虫会寄生在螳螂体内,并汲取螳螂体内的养分。
等到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铁线虫便会操控螳螂到水边自杀,并借机从螳螂体内钻出。
如果事情真如我想的这样,那这些死者可能就是放大版的螳螂了。
我们在水库下辖的度假村中洗了个澡,并将之前打湿的衣服换了下来。
因为我们之前与尸虫有过近距离接触,如果不换衣服,我们担心会被尸虫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