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访问团和糟蒸鹅肝 - 七零之重做国宴主厨 - 椰丝糖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访问团和糟蒸鹅肝

秋意渐浓,一列火车在漫山的金黄中开往沛新。

“各位,我和你们说,向师傅的手艺堪称一绝。到了金林,不去尝一尝她的手艺,就算是白来。”火车上,一个白胖商人大声地朝同伴们说。

“老卢,看你吹得。那位向师傅是你去银山镇木材厂的时候遇见的吧,满金林省的厨子,都叫一个乡下木材厂的厨子给比下去了?”

这位大声安利向云蔚的商人正是卢生宝,他被同伴拿话一激,也不恼,只说:“当然比不上她!”

说着,卢生宝往前一伸头,冲坐在最前坐席的人说:“李老板,您别觉得我夸口。那位向师傅确实了不得,我这才主张由她来操办餐饮。就她那一手大煮干丝的功夫,我看咱们那的致胜斋也比不上。”

那位李老板面容清俊,看着比旁人年轻许多,但卢生宝对他的语气却很恭敬。

卢生宝说了这样一长串的话,李老板也只是点点头:“卢老板精通美食,我对此也很期待。”

只是简单一句回话,卢生宝却立刻露出欢喜的笑容,高高兴兴地应道:“一定叫您满意。”

列车缓缓驶向沛新,而在它还没有抵达之前,金星大酒店的后厨就已经开始为它忙碌起来。

向云蔚带着徒弟在准备接风宴了。

文火闷煮一上午的五花肉已经展现出漂亮的酱红色,王小勇正带着学徒一块一块地移进红泥小坛罐里,特殊定制的坛罐盖上盖一丝香气和水汽也泄不出,再放进蒸柜里。待到上桌,才叫一个香醇酥烂。

熬着卤料老汤的深锅开了盖,开始往外起什锦拼盘的卤货。这锅老汤打从向云蔚来沛新起就熬煮保存着,滋味丰厚,远比新调制的卤汁的味道香得多。方一开锅就引来厨房内不少人的鼻尖耸动,更不要说从锅里起出来的牛肉、猪蹄、嫩鸡,香飘十里,光是看着就能想象吃起来该有多入味。

匆匆踏进厨房里的林建设被迷人的香气抱了个满怀,他狠狠地咽了口口水,找到向云蔚,告诉她:“访问团还有二十分钟下车。”

向云蔚点点头,转而吩咐王小勇:“出鹅肝,你准备鱼茸。”

算着时间,她要开始准备糟蒸鹅肝。

小徒弟把鹅肝摆上流理台。精心挑选的鹅肝在大灯下泛出玉质的白,被按过地方留下指印,这是质地绵密的证明。提前制作好的香糟酒也倒了出来,黄酒已经糖桂花充分融合,吊出来的酒汁沉淀过后只取上面的清汁。鹅肝切成厚片,摆成小山型,由上至下浇上香糟酒,再蒸上半小时。

出菜时,恰好访问团抵达餐厅,开席。

卢生宝在市政府接待人员的指引下落座,他期待地耸动鼻子,只能闻到餐厅里怡人的香味。在他的殷切期待下,开始上菜了。

最先上来的什锦拼盘和童子善财,精美的造型立刻引来宾客的肯定。卢生宝与有荣焉地对左右同伴点点头,嘴上说着“动筷动筷”,自己第一个伸出了筷子。

笋脆、肉香、扇贝鲜美。

吃得他连连伸筷。

再一擡头,新的菜又上来了。鹅肝小山似的堆叠在银盘里,瞧着格外玉质可爱。

同桌作陪的商务局孙局长说:“各位尝尝,糟蒸鸭肝可是我们省的传统菜,厨师为了追求口感,把鸭肝换成了鹅肝,入口更细腻。”

有了前两道美味的铺垫,这回不等卢生宝再说“动筷”,在座所有人都急切地伸出了筷子。卢生宝眼疾手快,夹到最丰腴的一块,一入口就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好吃!”他说,“这鹅肝做得一点腥气都没有!”

旁的同伴说:“蒸得火候也好,不老不嫩!糟酒香味柔和,和我们那边的红糟不一样,回味里还带着桂花香。真是妙啊!”

糟蒸鹅肝得到了访问团的一致好评,接下来上的荷塘月色更是博得了满堂彩。

这菜菜式上尽得苏菜真味,同时鱼又用的是沛新本地特产的鱼,可谓说是将两省特色融于一盘之中。而鱼类生鲜一直以来就是越往北越丰腴鲜美,沛新的鱼肉入口即化,鲜美异常。

卢生宝留意观察,坐在最中央那桌的李老板尝过这道菜以后也点头,和身边的姚省长夸:“这厨子心思巧妙。”

美食洗涤一路风尘,熨帖浑身疲乏,接风宴上宾主尽欢,姚奇胜自豪地说:“向师傅是我们沛新一宝。”

连一向口腹之欲淡薄的李老板也赞同他举荐的厨师,卢生宝与有荣焉地挺了挺圆滚滚的肚子,接着又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最爱的坛肉上,每只小泥罐还配了一碗金粟米。卢生宝拌饭吃得欢快,头也来不及擡。

接风宴顺利告成,恨不得生出千里眼顺风耳的林建设在厅侧观察到了这一切,他溜回厨房告诉向云蔚:“向师傅你这下是成名啦!”

说着讲宴会上姚省长的话复述了一遍,擡高声量说:“将来这湖春酒楼可是要客似云来!”

向云蔚很有大将之风地点点头,相比其他欢呼雀跃的小徒弟来说,她此刻的欢喜和今天下午炖出一炉靓汤的欢喜差不了太多。

林建设瞧着心里滋味怪怪的,这样不是显得他大惊小怪,再三又说了得到省长一句夸奖未来会有多少想象不到的利益和好处。

向云蔚仍是点点头,问他:“我留了坛肉做员工餐,要不要一起吃?”

林建设顿时把利益和未来筹谋放到了一旁,连连点头。

“当然要吃!”

苏商访问团在沛新一共停留了三天,三天里没有一道菜是相同的,每个来宾都吃得满足,甚至在下订单签合同的时候都约定要再到湖春去吃一顿。

而湖春的名号,在向云蔚还没有筹谋如何打出金林省之前,就借由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之口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于流传起这样一句话——“到了金林不去吃一顿湖春就算是白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向云蔚眼前需要应对的是纷至沓来的食客和订单。

不止是湖春酒楼的场场爆满,新开的湖春斋借着苏商访问的东风,坛肉外送的生意也火爆非常。

这日午后,关店休息以后,向云蔚和郑芬坐在葡萄架下对账单。

这个月暴涨的销售额让人精神一振,郑芬咂舌道:“我咋也想不到,咱们一个月就能做万元户了!!”

向云蔚不意外,她轻轻搓了搓手指,思索准备再开第二家酒楼。

就在这时,王小勇一溜烟跑进来:“师父,外头有两个大老板找你。”

王小勇很机灵:“我见过,是访问团的卢老板和那个大老板,我请他们去包厢坐了。”

向云蔚跟过去,果然是卢生宝。

卢生宝一见她就笑:“向师傅,好久不见呐。之前不方便打招呼,还没恭喜你开业之喜。”

向云蔚与卢生宝也算是故交,自己一路走来其中也不乏他的机缘。眼下见他也十分高兴,又问“卢老板怎么没有随访问团一起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