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鲁班书密码》(11)
阴阳路从江城出来,一路飞驰,天快黑的时候,我看到一块石碑,上面有三个字:青垭口。上次和林小遇一起回来时是晚上,我并没有看到这块石碑,今天一看,才想起秦爱妮的家应该就在半山腰上了。
一想到秦爱妮,我的心就莫名其妙地跳动了一下。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经常想起这个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女孩,仅仅是自己为她做了一具棺材吗?
更何况她已经死了,还是我亲手抱起放进棺材的。
我放慢了车速度。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那几间平房,还有那个加水的池子,虽然在阳光下,却也显得那么冷清。
秦爱妮的妈妈还在这里?守着自己的家园?
我把车慢慢地停在路边,并没有急忙下车,而是在车里看了看那门。
门是虚掩着的。
我正想要不要下去,如果面对大妈该说些什么才好。那门就开了些,大妈从门后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
她一脸的沧桑,满头的白发。
眸子有些疲惫,浑浊。但她一看到我,眼睛就微微明亮了一下。
“大妈……”我下了车,喊了一声。
“你来了!”大妈平静地对我说了句。
“我过路……”我在想该说些什么才好呢:“您这里有面吗?我泡一碗……”
其实我并不饿。
“屋里坐!”大妈淡淡地说了句,转身就进了屋子。
我跟在她后面,进了屋子,才发现屋子和上次一样,没什么变化。
大妈给我端了条板凳,对我说了句:“你歇一会,我给你煮点开水。”(方言,农村正餐前的点心,一般是汤圆,荷包蛋等)
大妈进了厨房之后,我悄悄站了起来,往东面的房屋看了一眼,门是紧闭着的,什么都看不见。我想,大妈是不是把秦爱妮送上山(埋在外面)了呢?还是在家里……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大妈已经端了一碗荷包蛋出来,放在我面前的柜子上,笑了笑说:“山里没什么好吃的……”
“谢谢!”我客气地说了声。
“上次我还没感谢你呢,你给爱妮做了个匣子(棺材),你真是个好心人,对了,上次你们怎么天没亮就走了?吓着你们了吗?”大妈坐在柜台里面,问我说。
“没有。”我说。
“这次没看到你妻子?”大妈又问我。
“她在上班!”我微微一怔,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大妈低下了头,也许我说的上班勾起了她对女儿的思念。
那荷包蛋很香很甜,我一边吃一边问:“大妈?生意好吗?”
大妈摇了摇头:“生意好和不好都没什么关系了……这里是我的家,我守在家里……”
我忽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吃过荷包蛋,准备给大妈钱,但她坚决不要,反倒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最后我只好告辞离开,但我上车之后,却怎么也打不着火。
奇怪了!
我虽然会开车,但只懂得一些简单的修理办法,自然找不出是什么毛病。
一个小时之后,我就想只有找人来修理了。
我在车前车后忙碌的时候,大妈一直在门口看着我,最后她问我:“怎么?车坏了吗?没办法修理了吗?”
“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我苦笑了一下:“刚才还好好的,对了,大妈,这附近有修理车的吗?”
“古店村有个修车的师傅。”大妈说。
“古店村有多远?”我问。
“不远。”大妈站在屋边,用手一指:“如果你走公路,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走小路,半个小时就能走到。”
大妈指的方向我有印象,前面是盘山公路,有一个大弯,弯道尽头处有一个村庄,村庄是在公路两边,有一些店铺,那里应该有修理汽车的。
我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快四点了,时间还来得及。
“小路怎么走?”我又问大妈。
“从这条路直接下去,是一条独路,中间要过条河沟,有墩子桥……”大妈说。
我去找修车师傅,从大妈家不远处的小路往下走。这是一条石阶路,弯弯曲曲,一边是山,一边是崖,有几分陡峭。走了十几分钟,又走到公路上,因为是盘山公路,刚才是山上,现在是山腰下。
穿过公路,又是小路,路口有一块石碑,严格地说应该是一块警示碑,上面是这么写的:谨慎驾驶,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五日,一辆从江城到山城的大客车翻下青垭口,大客车实载四十八人,死亡四十六人。为了您和家人,他人的幸福,请谨慎驾驶。
这个车祸的故事我是听说过的,那是重特大伤亡车祸,山城,江城无人不知,没人不晓。据说,一辆客车行驶到青垭口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
车上的乘客们都在睡梦之中。
车厢里,忽然响起了一个小孩子的哭喊声:“妈妈,我要下车,我要下车……”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的身边,是她年轻的妈妈。
“娃儿,乖……莫哭了,还有十分钟就到古店了,到了古店我们就下车回家……”妈妈忙哄孩子说。
“不,我要现在就下车,我要现在就下车。”小孩子继续哭闹,哭闹得很凶。无论妈妈怎么哄,他都拼命地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