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老狐狸 - 拈花问鼎 - 凤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拈花问鼎 >

第310章老狐狸

第310章老狐狸

大庆自开国初代几个镇边亲王以后,便没有了有封地的藩王,更没有世袭罔替的藩王。

即便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只要没有登上皇位,就只能看着爵位一代代的跌落。

周兆戎不仅提出这样的要求,封地更是要大庆最富庶的地方,这跟要求割据一方也没什么差别了。

于鼎寒若是敢同意这样的要求,回京之后他就该人头落地。

谢梧挑了挑眉,看向引自己进来的王府管事。那管事倒是淡定,仿佛没听见一样,依然恭敬地引着谢梧入座。

谢梧也不多话,径自走到此时还空无一人的偏厅坐了下来。管事朝他微微躬身行礼,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另一侧的大堂里也陷入了沉默。

于鼎寒沉默不语,周兆戎显然也不着急说话,只是似笑非笑地注视着于鼎寒。

秦牧看了看周兆戎,也沉默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于鼎寒才轻笑了一声,摇摇头道:“看来承恩侯是想要老夫的命了,如此……那便请吧。”

周兆戎也笑了起来,“我知道……于相不怕死,今日于相一死,成全你千古美名。倒是周某,便真成了遗臭万年的乱臣贼子了。”

于鼎寒扬眉看着周兆戎,脸上的神色似在说:难道你不是乱臣贼子?

周兆戎冷哼一声,道:“看来于相暂时不想谈了,于相远道而来不如先歇歇,稍后王爷和在下为于相接风?”

于鼎寒拱手道:“多谢侯爷。”说罢他又抬头看向秦牧,笑道:“今天王爷似乎有些寡言,倒是与从前在京城截然不同。我记得民间有句话,娘舅大如天。不知方才的条件,是王爷的,还是侯爷的?”

秦牧脸色变了变,半晌才沉声道:“舅舅的意思,便是本王的意思。”

于鼎寒轻笑了一声,“果真是舅甥情深,令人感动啊。”

这话多少有些意味不明,说罢他便朝秦牧一拱手,带着人转身往大堂外面走去。

周兆戎注视着于鼎寒的背影,冷笑一声也跟着起身走了出去。

“公子,王爷请您去书房一叙。”偏厅里,谢梧正靠在桌边扶着额头闭目养神。旁边大堂里安静了许久,也没有人来招呼她,于是谢梧只得坐在偏厅里休息了。

对于自己受到如今冷待,她倒是也不着急。如今这颍州城里,秦牧急,于鼎寒急,或许周兆戎也急,但她确实没什么可急的。

谢梧起身跟着管事往后院书房走去,刚踏入小院门口,便看到谢绾迎面走了过来。

谢绾身上穿着华丽的王妃服饰,但整个人看上去却很是苍白憔悴,看上去不像是个刚成婚不到一年正当妙龄的女子,倒像是已经熬了许多年辛苦媳妇。

她身边只跟着一个谢梧从未见过的侍女,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那侍女也只是冷眼跟在她身边,见她走路有些踉跄也不肯伸手扶一把。

谢梧伸出手中的折扇,展开的扇面托住谢绾的手肘,“王妃,还请小心。”

谢绾连忙站稳,一抬头就看到站在自己跟前眉目清俊面带微笑的白衣少年。

她连忙后退了一步,道:“你……这位公子是?”

谢梧道:“在下楚兰歌,信王妃安好。”

谢绾看看眼前的少年,再低头看看自己,不知想到了什么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原来是兰歌公子,幸会。公子是去见王爷的吧?公子请便。”

“王妃先请。”

谢绾也不跟她客套,点点头从她身侧走了过去。

看着从自己跟前走过的谢绾,谢梧微微蹙眉,指尖微动状似不经意地勾起了谢绾的一根发丝。

只是错身而过的瞬间,无论是引路的管事,谢绾还是跟在谢绾身后的侍女,都没有看到这一幕。

谢梧并没有多看谢绾,继续往前走去。

书房里只开了一扇窗户,又没有点灯,即便是白天也显得有些昏暗。不知是因为这昏暗的光线,还是因为书房里人的心情,谢梧一踏入其中便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气息。

“信王殿下。”谢梧淡淡道。

秦牧这才抬头看过来,“怠慢陵光公子了,请坐。”

谢梧谢过,又跟坐在一边的魏哲问了好,才走到一边坐下。

秦牧注视着谢梧,沉声道:“陵光公子可知道,本王为何请你来此?”

谢梧略作思索状,方才道:“方才大堂中的事在下也听见了,王爷此时召见兰歌,想来也不会有旁的事。只是……兰歌不过一介草民,年少无知,人微言轻,恐怕无法为王爷解忧。”

秦牧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道:“本王记得,天问先生跟于相爷曾同朝为官,更是至交好友。天问先生的弟子,拜访于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谢梧摇头道:“老师对官场并无什么兴趣,早早便退出官场专于学问,与于相在官场上……却是未曾有过多少来往。至于至交……却是有些交情,但老师素来不喜我们打着他的名号去寻朝中的大人们。重光师兄自然是用不着,另外两位……便是连我也不知道身份,这条规矩想来是为我定的。”

旁边魏哲见秦牧脸色有些沉,连忙笑道:“陵光公子此言差矣。”

谢梧微微偏头,展现出了几分他这个年龄的少年该有的天真。

魏哲道:“公子此举并非为了利用天问先生的名号攀附右相谋求富贵权力,而是为了淮南甚至天下的百姓啊。”

“王爷的意思是?”谢梧看向秦牧。

魏哲笑道:“周将军脾气有些冲,方才在大堂上与于相是话不投机。”

谢梧眨了下眼睛,似乎有些明白了,“难道王爷还愿意退步?”

周兆戎提的那些条件,想要朝中官员和泰和帝同意,除非周兆戎有本事立刻就兵临皇城底下。

周兆戎态度强硬,明显是不接受招降。但秦牧这个态度,这对舅甥的想法竟然已经南辕北辙至此了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