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锋芒毕露
秦昭襄王年轻时的热血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则是沉稳的帝王感,收敛了张狂的自我,更多的则是在安静之中寻求智慧,正此刻,武安君白起与丞相范雎匆匆忙忙的觐见,顺势跪拜。
“参见我王”二人同声而道。
“哦,你们来了,起来吧”昭襄王而道。
“谢大王”二人起身。
随后白起而道:“大王”
目视武安君,昭襄王忍不住打断了其话:“武安君啊,你不是在函谷关镇守,怎么突然返回咸阳,是有什么紧急的军情报告吗?”
“大王,白起此次前来不为前线战事,只为朝中内政”白起说道。
“继续说”王示意。
“丞相范雎看着秦国军饷不充裕,不管还不说,各国的细作在秦国内部运作,丞相居然还不作为,我王白起以为,需要着重的针对于细作下抉择,否则秦国会乱”白起话后,突然昭襄王手中一盏不起眼的酒杯,脱颖而出。
只见昭襄王饮下一撅,随后看着范雎:“丞相啊你难道没有告诉武安君吗?”
“我王的想法范雎不敢冒然而谈论,望我王恕罪”
“本王让你说,你就说吧”
“是大王!”范雎而道。
“武安君,你我私下谈论,你却不信,我王的旨意就是如此!现在范雎就当着王的面,将所有的话语跟你说清楚”白起凝视,随后王也听着。
“武安君以为这个天下,只有干干净净,才能够建立起来吗,对吗?诸侯之间简简单单的,倘若真是如此,那么一向重视礼仪道德的大周王朝,就不会被如今的诸侯给架空,自尧舜禅让以后,大禹因治水有功,后被舜所看中,并成为皇位继承者,舜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禹,后生下了伯益,而大禹有两个的儿子一个名为夏启,一个名叫伯益,在大禹的观察之下,觉得伯益比较适合继承皇位,因为伯益比夏启更加慈善爱民,也十分有才能,相对伯益,夏启的野心就明显的强了一些,后夏启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伯益,而自从伯益死了以后,民间再也没有人的能力比过夏启,于是夏启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国君,然夏启也就揭开我华夏的第一个大王朝,夏氏王朝,但自从大禹传皇位儿子以后,禅让制度也就改为了世袭制度,且被大家所默认,在夏启临死以前,将皇位继承命定给于自己的儿子,从而禅让制不再被大家所认可,世袭制度取而代之,夏启当权的时候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领袖,所以众人都很拥护他,当然其后人,却不是个个都有能力,往后诸王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以残暴出名的夏桀,葬送了夏王朝的气数,被商汤讨伐,结束了夏朝,从而第二个大王朝,商汤时代骤然而出,之后商汤也延续了夏朝世袭制度,总结前朝不足,商朝每代君王都会叮嘱子嗣,不要效仿夏桀的残暴无能,以免误国,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传承的意志一代接着一代,谨记祖辈们的教诲以后,商朝确实明君平平而出,但让王室没有想到的是,出类拔萃的帝辛,也就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励精图治征服大地,而智慧的西部诸侯西伯侯姬昌,明白硬拼大商倒不如智取,打不过商朝军队,不如假装诚服于商朝帝辛,肆意等待机会,当然帝辛此时也明白,先安稳西部,将东北之地拿下以后,再从长计议,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朝会之上,西伯侯动员帝辛攻打犬戎与鬼方,当然这也是帝辛一直准备想干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的通过了提议,致使商朝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由帝辛亲自带领出征,此时的商朝中心朝歌空虚,随后被西伯侯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称作的,周武王姬发联合各路诸侯,以及一些蛮夷部落,共同发兵三万有余,打了帝辛后方一个措手不及,致此商灭,而帝辛也被后世以神话之谈,成为了臭名远扬的昏庸商纣王,且反复的被历史足迹给抹黑,当然欲加之罪绰绰有余,也算是一个朝代开创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为了名正言顺的建立周王氏”范雎一番高谈阔论以后,昭襄王目视白起的反应,而白起则反问。
“丞相的意思是,后者推翻前者一代更替一代,用的全都是阴谋诡计,如夏启与伯益、商汤取代夏桀以及姬发抹黑帝辛”白起话语,范雎点头。
“春秋齐桓公仁义天下,其中少不了诡诈,但一向以光明磊落著称的宋襄公,最终却死在仁义捆绑之下,晋文公相比宋襄公手段要厉害的多,则秦穆公比起齐桓公与晋文公,稍微厚实了一些,所以难以问鼎中原,只有一路西征,楚庄王相比之下,前期以狠国之版图庞大,且诸侯所惧,后期纯仁义道德安天下,所以楚之后期强大实则难”范雎道。
白起凝视双目,并疑问而道:“没有仁义道德,谁会服你”
“非也,武安君,一切的治理或者施行的所有仁义道德,都是建立在有发言权的基础之上,如今你看宋国,一直振作就是铁的事实,其中原由,武安君可以仔细品味一二”范雎之言,昭襄王拍手叫好。
“寡人的武安君啊,你要切记,天下之大,唯独强者才有发言权,强者才够资格畅谈仁义道德,强者才有权利富国安民,没有兵何来与国安,兵者诡道也,今日秦国需要百姓安宁,那就要强大自身,想要天下太平,先小人后君子,先秦人的铁蹄踏平山川、诡诈四方,等天下一统了,太平了以后、在制度仁义,才能真正的施行道德,武安君啊,你一定要切记,强者的步伐不光是为了掠夺与厮杀,这个天下原本就是我华夏民族的,大家皆为炎黄子孙的后裔,谁称王那都是华夏的骄傲,而我们大秦眼下所要做的事情,也是诸侯国们做梦都想要做,且想的快要发狂的事情,一统中原,再用自己本诸侯国的理念,教化万民,使得天下一心,才能够达到实质之和谐太平”昭襄王话后。
白起深思,确实如此,天下本为一体,只是一些不讲规矩的臣子以及无能的天子,使得本该一体的天下四分五裂,而如今秦国所要做的,是一个正直诸侯国所要,也必定该做的事情,那就是一统于天下,兵戈并图,其实就是为了让天下不再分裂,才能更好的达到实质之和平,百姓才能够真正得到安康,诸侯征战百年,是时候该平静下来了。
眼神透露出了白起的心声,范雎看了看秦王,然后继续对白起说道:“天下原本就不干净,如今的北方赵国权臣争斗厉害,国内一盘散沙,齐国臣子利益相争,内部难以齐心,至于楚国贪腐事情比比皆是,人人力求自保,至于魏国、韩国、燕国,资本就那么多,国土本身就不强大,何来于给臣子贪腐的机会乎?”
白起明确而道:“小贪腐只要不误国反而助国,不为坏事,而臣子毫无私心,王也难以安心,贪腐如果卖国,那就是是罪大恶极,是这个意思吗?范雎丞相”
“是”
“武安君看来已经领会了丞相的意思,也不枉费寡人精心栽培你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