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 梧枝还亦亦 - 周楚嬛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梧枝还亦亦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想来冯纫秋此次到封宁大概也是为了再和他搭一次戏。

候车大厅里的广告牌上贴了许多影星的画报,甚至大厅里还有一张和薛良长相毫不相干的“三晋督军”画像。

把自己围裹严实的孟怜笙穿越人海拉住一个人。“谁…”

同样将自己围裹严实的冯纫秋陡然回头,只见孟怜笙食指迅速抵唇“嘘”了一声,恰好广播此时想起,通知去临安的乘客上车,他忽然慌乱地看孟怜笙。

“要分开了…”

孟怜笙从容地对他笑了笑,露出一双弯弯眉眼,展开手掌赫然一张跟冯纫秋目的地一样的火车票。

“你…”

“先上车再说。”

两人上了火车,孟怜笙直接买了包厢的票,并让冯纫秋和他坐一处。

“说说吧,姓江的怎么欺负你了?”孟怜笙开门见山。

冯纫秋叹了口气,眉心微微蹙起,一双含情目,天生美人骨,那叫一个我见犹怜。

孟怜笙对冯纫秋骂人之前的蓄力习以为常。果然,这种我见犹怜只维持了一秒,因为下一秒他就破口骂道:“个老不死的贱骨头,我怎么没把他狗脸挠花……”

冯纫秋边骂边啐,骂的丝毫没有信中的文采,啐的倒是唾沫横飞,孟怜笙好像在看一场默剧似的听着,时不时躲一躲唾沫星子。心道你这副样子也就我能受得了,静静等这位弱不禁风的津门落难名角儿发挥完,只听他捯了口气,说:“但说到底,这事儿还是我吃亏了。”

孟怜笙见说到了正题,立马撑开眼皮正襟危坐,只听他继续道:“就那天老头子设了个鸿门宴,结束时突然发难,先数落我一通,有的没的过错全往我身上安。”

冯纫秋接下来又详细说了些青川社的戏子捏造事实夸大其词的过程。

总而言之就是无中生有信口开河,江墘老头子更是直言自己将冯纫秋当作亲侄,把自己这些年来的剥削美化一番,放出了“我青川社待你不薄”这种有响没味儿的屁,侧面衬托出冯纫秋是多么的忘恩负义,听的在场一众听风就是雨的同行连连点头,听的被剥削的冯纫秋本人怀疑人生。

孟怜笙心想但凡要点脸的人都不会当着本人的面把那人没做过的事编造的有理有据,推人及己感同身受了一波冯纫秋的气闷。

“这我倒是忍了。”

“那老东西编排我和我师父,这我忍不了了。”

“编排?”

“对,就是你想的那种编排。”

冯纫秋补充:“事发几天前新闻小报上写我师父和我的桃色文章,很过火。他那天原封不动的搬来在厅里说的跟真事似的,但据我后来查到的消息,那突然传出去的桃色新闻,并非空xue来风。”

孟怜笙点头,也就是说,有人跟报社那边提前打了招呼,报纸上的内容是有人刻意投的。依结果来看,在这件事中最受益的人就是江墘了。

孟怜笙挫了挫后槽牙道:“这…也太恶心了吧。”

“所以我跟他动手了。”

动手了,中计了。

冯纫秋和他师父的关系就好比他跟霍俊芸,所以孟怜笙更能理解了。

“你跟他多大仇怨?他这么祸害你,连条活路都没给你留。”孟怜笙问。

“听说过云巅醉步吗?”

“裘派绝学?”

所谓云巅醉步,是冯纫秋的师父裘满黎为唱《贵妃醉酒》特地创出的步法,在此之前,其他伶人唱这出戏都要踩跷,而云巅醉步却是做到了不踩跷,也能使身态更轻柔优美,因为运用了特殊技巧,脚不离地也能让观者觉得台上的喝醉了的杨贵妃踩在云巅之上,所以就称此步为云颠醉步了。

冯纫秋愤愤道:“对,我师父在世时就叮嘱过这是独门绝技,只能传给我裘派之人,他江墘再怎么着也没这个资格。”

孟怜笙立马想清了前因后果,神情阴鸷了下,狠厉从眉眼间转瞬划走,再擡头还是一副温和模样,他微微点头:“我知道了。”

冯纫秋惆怅地揉了揉太阳xue,“我小时候就让师父不省心心,现在他走了…我真怕守不住他这本事啊。”

孟怜笙却安慰地拍了拍他肩,从灰旧长衫怀兜里摸出了一个钱包,他将阿香给他那几百块的银票放到冯纫秋手里,自己只留了些要用的。冯纫秋立刻想推拒他,孟怜笙却说:“出门在外,没钱肯定不行。南边不太平,你多小心。”

冯纫秋直接哭了,他一把抱住孟怜笙,边抽搭边说“啊呜呜,卿哥儿还是你对我最好了呜呜呜呜呜……”说着,鼻涕一把泪一把全蹭在孟怜笙那件半新不旧的长衫上。

孟怜笙很想让他别嚎了,可冯纫秋哭得正起劲,他也不好直接嫌弃他,只心里偷笑:“真让他说着了,这爱哭劲是挺像黛玉的。”

好吧,他又想起薛良了。

“好了好了,你到那边也别郁闷,我这次去就是给你出气的。”

“呜~你不用帮我出气,我不想牵连你。”冯纫秋接着抽噎,声音软极了。

“连累不着,放心吧啊。”孟怜笙温声道。

如此这般安慰了一番,孟怜笙找了个机会说想出去透气。关上包厢门时孟怜笙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冯纫秋在津门梨园行看起来很吃得开,可出了这种事竟连一个肯替他出头的都没有……

其实没什么好唏嘘的,孟怜笙右脚落地时就想明白了,梨园行就是这么个虚以委蛇的地方,冯纫秋在津门这几年风头无两,津门的戏迷就这么多,其它戏园子的上座率自然会随着冯纫秋卖出的座变低,所以那些表面和他要好的人是巴不得冯纫秋和师门闹掰的。

他想着去解个手,因此需要穿过一节车厢,途中在纷乱中听了一耳朵的南腔北调,其中一句应该是的南人说的:“欧呦,那殷川山死的人可不老少。”

提到殷川山,孟怜笙不觉上了心,“走山可了不得,我听说啊,有支商队……”那人声音压低时孟怜笙刚好从他身边经过,清清楚楚听到那人说:“全没了。”

孟怜笙心里有根弦突然绷紧,脚步不觉加快了几分。

那人刚才说,殷川山山体滑坡,有支商队遇难了?

他草草解了手走出洗手间,却在阖上门时蓦然松下了心里那根弦。

他看到这节车厢的尽头,一个熟悉的背影正打开了通往下一节车厢的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