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怜惜眼前人
第20章怜惜眼前人济安寺在京城的北面,马车走了一个时辰便到了。寺院很小,坐落在山顶上,但梅花却是开了漫山遍野的。听一起来赏梅的人说,济安寺山上的梅花都是济安寺的第一位住持一株一株亲手种植的,之所以开的好,是因为梅花懂得住持的心。
这位住持在出家前是有妻子儿女的,住持当时和妻子十分相爱,可妻子仅给住持生下两个女儿,住持的母亲因媳妇没有诞下男丁十分不满,逼迫住持纳妾,住持被逼无奈纳了房妾氏。小妾进门后果真诞下一子,从此住持的妻子更不受婆婆喜爱了,住持出于孝道只能偷偷安慰妻子,可妻子仍然心郁成疾,没出三年便去世了。
妻子死后住持痛苦不堪,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妻子,就避世出家,法号了缘。来到这座荒山,建了济安寺。妻子生前极爱梅花,住持每每思念妻子就种下一株梅花,住持用尽后半生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赎罪,可了却了一生,也没了却缘这个字。
念珠听完这个故事感动的落泪,而杨柳却只是无奈的笑笑,三王爷低头问杨柳:“你笑什么?”杨柳看着漫山遍野的梅花淡淡的说:“人这一生数十年罢了,死了便是死了,了缘大师种了这漫山的梅花也只能给活着的人看看,可他当初若坚持不纳妾,就是摘一朵梅花妻子也是开心的吧。”三王爷伸手从枝头摘下两朵并蒂的梅花插进杨柳的发间:“怜惜眼前人,莫待他日空遗恨。”杨柳摸摸发髻上的梅花害羞的低头一笑。
一行人边走边看,转眼就到了半山腰,只见十几个年轻的书生围在一起,摆了些书案,吟诗作画,还有位书生坐在梅树下抚琴,琴声辽阔壮烈,杨柳和三王爷停下脚步静静聆听,一曲终了杨柳鼓了鼓掌:“真是首好曲子啊!”书生起身拱手施礼:“学生李青,感谢小姐不吝夸赞。”三王爷问杨柳:“你听这曲子好在哪?”杨柳微笑:“白雪皑皑,寒风潇潇,树木知寒,唯它一枝立冬寒,春有百花争娇艳,不及万里冰封一朵梅。”书生一脸敬佩:“小姐也是深谙琴音之人,学生斗胆请小姐弹奏一曲,不知小姐能否赐教?”
杨柳刚想出言拒绝,三王爷笑着说:“你就弹一曲吧,我对你三年前那曲百鸟争鸣可是怀念的很。”杨柳听三王爷这么说,就笑着点点头,走到琴前坐下,素手轻抚,清丽的琴声便传了出去,曲声如溪水奔流,弱而无断,强而不胜,高亢处铮铮,轻柔处潺潺,三王爷走到一画案前执笔轻描,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画作,画上女子眉目如黛,玉指纤纤,端坐在梅树下轻抚琴弦,嘴边一抹淡笑,发间两朵梅花。
书生和游人们都驻足聆听,不知欣赏的是悠扬的琴声,还是情意绵绵的才子佳人,只是知道这一幕后来被人广为传说,就如从前了然的故事,和了然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