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孩子的教育干我有一计
一九九二年六月,大不列颠,伦敦。
在牛津大学校园内,一栋类似城堡一样的建筑,这是物理学院的教学楼。
办公室里坐着的埃伯哈德教授,此时满脸严肃,随后怒道:
“荒唐,简直一派胡言,上帝啊,这个黄猴子什么都不懂,竟然敢说这样的大话?”
坐在埃伯哈德对面的青年人是他的学生戴维森,听到他老师的话,也附和道:
“是的,老师,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这位来自哈工大的王教授,他在国际上的名声非常大,并且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几年前就已经投资建设了一座天文望远镜”
“所以他在论文后面拿出来的实验数据,应该都是真实的.”
“我已经把论文交给我在剑桥的同学了,他们会帮忙进行验算论文上面的数据”
埃伯哈德闻言,顿时无语。
不管他再怎么忿怒,也于事无补。
王多鱼发表的这篇论文,提出了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并且还列出了详细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
说实话,外界真的非常吃惊。
物理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王多鱼是在哗众取宠,特别是在日内瓦开会的那些物理学教授。
他们更是认为王多鱼这是着急了呀。
前脚刚拒绝,不让王多鱼参加日内瓦这边的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后脚他就着急忙慌地写出这么一篇论文。
呵呵,太急了!
不就是想要增加他在物理学界的话语权吗?
但物理和数学是完全两个概念呀,根本不一样的。
还有一部分物理学界的教授专家们,则是中立姿态,他们不研究天文物理、宇宙物理这方面。
不过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人却是忙着仔细查看王多鱼的论文,希望可以帮上忙。
数学界这边,有不少人认为王多鱼不务正业、自甘堕落。
为什么这么说?
科学界是有鄙视链的,而数学则是位于鄙视链的顶端。
尽管只要是顶级物理学家都是顶级数学家这样的说法,比如杨振宁、吴健雄、李政道等人,他们的数学能力并不差。
但同样,杨振宁也有数学助手:米尔斯!
另外,数学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才是人类研究宇宙的终究钥匙,而不是物理。
因此,作为数学皇帝的王多鱼,竟然跑去研究天体物理,发表这样的一篇论文,且还是在今年九月就要进行霍奇猜想证明论文报告会的关口上。
这不是自甘堕落,是什么?
不管数学界还是物理学界,现在整个科学界都因为王多鱼这篇论文,闹得沸沸扬扬。
就连一般的媒体都跑出来凑热闹。
全球很多媒体都在科普这篇论文,甚至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电视台,还专门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坐镇节目组进行讨论。
因为不管是暗物质还是暗能量,这些东西都是未知的存在。
人类对未知的一切,都十分好奇。
冰城,哈工大,湖心岛的别墅内。
“爸爸,我们生活的宇宙,真的存在暗能量吗?会不会对我们生活有影响呀?”
吃饭的时候,老大王君宏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在结束了工作之后,王多鱼便收拾行李,在前两天回到冰城。
离开家一个月的时间,他也很想刘晓俪和孩子们,所以这两天他难得什么都不干,专心钓鱼陪孩子们。
但是现在,他的儿子都关注暗能量了,足可见他那篇论文到底有多么火爆夸张了。
连科学界都搞不懂这玩意儿,普通人这么关注干啥?
“要说完全没有影响,也不尽然,但要说有什么影响,我们现在也还没研究透彻。”
王多鱼笑道:
“你要是喜欢,等你长大之后,自己再慢慢研究,不过我不建议你研究暗能量”
“爸爸,为什么?”
“因为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根本不可能了解到暗能量的性质和性能,更别谈其他的了”
事实上,连建设一台大型粒子对撞机都如此艰难,更别提其他了。
超新星是恒星大爆炸现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够观测到光度的红移。
如果想要研究暗能量,那么就必须从这方面入手,但是得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才能够完成这样的研究工作呢?
大型粒子对撞机仅仅只是研究粒子罢了。
那么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才能够模拟超新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