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北地的冬夜,漫长却又异常绚烂。
迢迢星河之手可摘,星孛闪着幽紫的光,拖长尾擦过天际,纵贯北斗。
赤发碧瞳的坚昆人与高鼻深目的丁零人聚在簇簇火堆旁,生啖鹿肉,生饮鹿血,被宰杀的雄鹿尸首冒着热气,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殷殷血迹将雪地染成一片赤红。
自从将匈奴骑兵诱入这片雪林,丁零和坚昆联军已在这里驻守了近两月之久。
他们如同诱捕巨兽的猎人,巨兽负伤被困,他们有的是耐心,待那巨兽自己磨平了尖利的锯齿爪牙,被伤痛和饥饿折磨至奄奄一息,他们再将其一举捕获,不费吹灰之力。
要知道,如今蛰伏在这片雪林中的巨兽不是别人,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匈奴王冒顿。
短短三年间,他便率领众部将匈奴的东、西、南方邻国或夷灭、或吞并、或驱逐,如今只独剩下位于匈奴王庭正北的这一片土地未曾染指。
谁又知道,这片毗邻北海的广袤土地,不是匈奴王的下一个囊中物。
为此,世代隔北海而治,从无纷争的坚昆和丁零决议联起手来,在匈奴的利爪还未伸向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先发制人,设计丁零攻打坚昆的骗局,诱敌深入,欲利用极寒的天气和四处一点即燃爆的地热火井,将匈奴王并主力久困其中,一举歼灭。
擒贼先擒王,这一次,他们就要做到了。
冒顿已经负伤,在这片紧挨北海的绝壁雪林中,除了大大小小的火井,并无可以裹腹的食物,如今距离他们活捉匈奴王冒顿,只是早一日或晚一日的事。
夜色已浓,吃饱喝足的联军士卒钻入简易军帐的羊皮睡袋中。
明日火井将再次进入活跃期,他们手中的弯弓利箭裹上火漆点燃之后,也将再次射入密林。两个月来,包围圈便在这一次次的围猎中不断缩小,士卒们临睡前莫不暗暗思量,说不定,明日便可生擒匈奴王冒顿,立下彪炳战功。
他们做着一战成名的美梦,并不知危险正在无声无息地步步逼近。
一个时辰之前,正当他们喝着鹿血,咀嚼着生鹿肉时,营中看守火漆的小卒已被活活勒死。
这些原本将在明天派上用场的火漆,此刻围着他们驻扎的营帐尽数倾倒而出,很快,便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被火烧而死的滋味是何等的痛不欲生。
待到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恐地看着漫天火光,匆忙间披上战袍,取上弯刀,大呼救火争相逃命时,从天而降的匈奴骑兵已如星孛一般杀到眼前,手起刀落间,鲜血从一具具毫无防备的身体中喷射而出,空气中霎时弥漫刺鼻的焦糊和血腥味。
匈奴骑兵兵分两路,身披防火甲的主力部队对封堵在雪林出口,已经被大火烧了驻扎营地的联军进行绞杀,另一支小分队则趁乱直奔雪林深处,接应被困同袍。
林间那些并不曾睡安稳的匈奴兵,起先隐约听见远处厮杀声,以为是敌军半夜偷袭,纷纷警觉地拿起弓箭,定睛向林外的方向看时,只见火光冲天,半边天亮如白昼,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那是联军的营地着火了!”
众人恍然间,又听见有人喊道:“与其在此坐以待毙,不如趁这个时候杀出去!”
这个大胆的提议很快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应和,他们已经在这鬼林子里困得够久了,如果早晚都是一死,与其被烧死饿死,倒不如轰轰烈烈的与敌军拼杀一番,堂堂煌煌地死在战场上。
就在众人一扫连日来的颓唐,重燃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斗志时,只听一道冰冷的呵斥声在耳边炸起:“你们谁得到大单于的突围军令了?敌军情况不明,谁敢擅自发兵?若是再有诈,你们此刻冲出去,不正中了敌人的圈套?!一群蠢货!”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那个骂他们蠢货的人身上,见是捕鱼高手綦毋勇,觉得他的话有理,又钦佩他一次次跳入深不可测的刺骨北海中捕鱼的勇气,便都悻悻然接受了他的厉骂,不做声了。
恰在此时,一阵隆隆的响声席地卷来,侧耳细听,竟是无数战马奔腾的汹然杂沓之音,远处雪林之外火光中的厮杀声犹在,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摸不准敌军这是使得什么诡计,正待摆出防守阵型,只听林中喊声由远及近:“呼延部奉命前来援救大单于!”
援军由呼衍靳准率领,自饶乐水倍道兼行而来,途中又如风卷云涌一般,召集了原属东胡大小部落分散的兵力,前后共两万人,直奔丁零北海。
一开始,仍摆着防御姿势的士卒们不敢想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听错,直到那叫喊声又近了些,听着熟悉而又亲切的匈奴语一遍遍地在他们耳边回响,他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举起手中的弓箭,高声欢呼了起来。
是援军,援军终于到了!!
朴须颉阴沉着一张脸从大单于的军帐中奔出,待看清骑马挺在最前面的那人竟是呼衍靳准后,鼻腔一酸,差点自眼眶滚下热泪。
援军竟然提前到了,比他们设想的整整早了十天。
然而身后的军帐中,就在援军赶来的前一刻,大单于却再也支撑不住,倒下了......
一轮红日自雪林中冉冉东升。
鏖战持续了整一夜,匈奴的两万骑兵一举歼灭敌军三万余人,大获全胜。
五日后,从单于庭出发,由丘林稽且率领的一万骑兵与呼衍部援军汇合,带着为大单于报仇的腾腾杀意,在冰封北地,与早已溃不成军的坚昆和丁零展开殊死搏杀,彻底翦除了两国的军事武装。
自此,原本常备军力只有六万的丁零和三万的坚昆一蹶不振,再没有可与匈奴相抗衡的胆量和条件,甘愿向匈奴俯首称臣,同意每年向匈奴纳贡,并因此次主动挑起战事,作为赔偿,承诺丁零境内的所有矿藏皆归匈奴所有,坚昆则需向匈奴赔偿皮裘、牲畜、奴隶,且两国分界而治的北海,管辖权亦归属匈奴。
三国间的赔偿谈判,大单于并未现身,全权由呼衍靳准代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呼衍靳准背后站着的,是匈奴的大阏氏。
所有这一切的谈判条件,均来自大阏氏的授意。
而此刻的大阏氏,已经陪伴仍旧昏迷不醒的大单于回到朴须部封地,寸步不离地守在大单于的床榻旁,整整三个日夜。
她将临出发前从单于庭带来的那株千年血参,照呼衍靳准所说的用法,切片泡水喂他服下,再将参片放入他口中,让他一直含着,除了巫医每日给他换药和清理伤口,她几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片老参上,祈祷这株当地人口中的地精当真具有神力,能够将大单于从死神手中救回来。
入夜,灯油点点如离人泪。
朴须颉派人给大阏氏送来热腾腾的浆酪,结果侍奴回禀说大阏氏一直未用,朴须颉立在王帐外,心里七上八下,忐忑难安。
大单于昏迷之前对他说的那番话言犹在耳,他知道,无论此次大单于能否醒来,小王子日后都会成为匈奴太子,而大阏氏也迟早都会成为匈奴的国母大阏氏。
大单于独宠大阏氏,至今后帐中只有大阏氏一个女人,如果从前人们在背后议论,说大阏氏长了张酷似她母阏氏的绝美容颜,勾住了大单于的心魂,经过此次大阏氏亲自调兵遣将,千里奔袭救出了大单于,人们日后定会说,大阏氏深受大单于宠爱,绝不仅仅靠那张倾国倾城的脸。
他们的大阏氏,还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朴须颉至今都忘不了,那日匈奴大胜,鸣金收兵,众人远远看见领兵的呼衍靳准竟策马奔到一个身形弱小的将领面前,叩首复命,而当人们看清那骑在马上的将领竟是大阏氏时,震惊到无以复加的一幕。
直到那时,被困的将士们才如梦初醒,原来此次真正领兵救了大家的,是匈奴大阏氏!
一时间,刚刚死里逃生的将士们自发地在雪地里跪倒一片,叩谢大阏氏的救命之恩。
红日喷薄而出,绮丽夺目的朝霞将大阏氏和她身下的战马染成刺目的金粉,朴须颉想起大单于昏迷前说的话,在那一刻,觉得她就是匈奴的国母大阏氏。
只是朴须族曾经出了个有眼无珠的毒妇雕陶,几次三番设计陷害大阏氏,朴须颉以为,大阏氏对朴须族一定没什么好印象,连带的,对他这个族长,一定也是恶其余胥。
如今大阏氏陪伴大单于在朴须部养伤,他本想趁此机会向大阏氏表露忠心,怎奈一连几日,大阏氏连他送的饭食都不怎么吃,这着实让他颇感棘手。
站在帐外惶惶然了一阵,朴须颉还是决定向大阏氏当面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