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滑忆雕胡饭 - 大唐投喂记 - 青荔淮枝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大唐投喂记 >

第74章 滑忆雕胡饭

如今虽是夏日,今日的风倒是有些大,吹散了炎热,平添了几分凉意。宇文修多罗也是第一次怀着轻松些的心情踏入立政殿。

立政殿依旧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一砖一瓦皆是精致。可院子里却不再是昔年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了,那栽着的嫣红牡丹花已过了盛开之时了,此时被风吹着,片片花瓣落地,看着竟有些萧条之意,当真算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宇文修多罗步入立政殿内,依旧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将礼数做得一丝不苟,不卑不亢,并未因王皇后如今失宠而有所怠慢。

王皇后身着一袭深青色的t衣,上面以金线满绣凤凰纹样,是皇后最为正式的长衣。她的发髻上戴着十二钿,珠翠闪耀,象征着她的尊贵地位。这身t衣本是在朝会之上才要穿的,但自从上次公主夭折,李治要废后开始,王皇后恨不能每日都穿着这件t衣,坐在凤座之上,确保自己的皇后之位还在。

此时她挺直背脊,跪坐在上首,但面上却少了从前的威严,眸中也含着愁绪。

见到宇文修多罗依旧一丝不苟地行了礼,王皇后也抬了抬手,语气较原来柔和不少:“赵王妃快起来罢,赐座。”

这还是她第一次对宇文修多罗的态度好了起来。

待到宇文修多罗跪坐在下首后,王皇后自嘲般地笑了笑:“如今这立政殿再无人问津,难得赵王妃还记得我。”

宇文修多罗垂首,不卑不亢地道:“皇后殿下言重了。殿下还是一国之后,此等宗室女眷之事,还是要让皇后殿下做主的。”

听到那句“还是要皇后殿下做主”,王皇后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来了精神,忙问道:“你说,是何事?”

宇文修多罗也跟着李福学会了那一套,对王皇后说了昨日水榭之事,接着道:“姑母仁慈,府中的丫鬟却也无法无天。大王说,我等虽为小辈,却也要为姑母分忧。不若寻了宫里积年的女官去教导公主府的丫鬟,不知皇后殿下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王皇后也来了精神。她素来以王氏女身份为傲,从不低头,也是看不惯千金公主谄媚的一员。且此事对她来说,也算是能彰显她皇后威严的事情了。王皇后立刻就应了下来:“赵王妃说的对,此事吾也是要做主的。之后,吾就会派人去公主府,好好教教她们何为规矩。”

“多谢殿下。”宇文修多罗微微躬身行了礼,而王皇后的面上也带了些笑意,还给宇文修多罗许多赏赐。

待到宇文修多罗出了太极宫,就有王皇后那边的宫女去相思殿内给武则天报了信。

而武则天此时正看着前隋的史书,闻得了那宫女说的话,只是淡笑道:“赵王是个聪明人。”

之后,自然是王皇后派了女官,大张旗鼓去了千金公主府,言千金公主御下不严,由宫中女官代为教习府中丫鬟。一时间,被人疏远,被各种宴席排除在外的人就成了千金公主,千金公主也是有苦说不出。

只是这些事情,此时都与宇文修多罗和李福无关了。七月初一这一日,一架马车出了延平门,朝着秦岭北麓――太白山的方向驶去。

李福头戴幞头,身着一袭淡青的圆领袍衫,骑着白马,行在车舆外的一侧。而紫檀木车舆之内,则传出了宇文修多罗和墨竹几人的阵阵欢笑声。

宽敞的车舆内,除了软榻之外,还放了一方小的紫檀木食案,上面是一碟红绫饼,一碟蟹黄毕罗和一碟玉露团。宇文修多罗拿过一块红绫饼,将裹着面饼的红绫取掉,咬了一口那烙得酥脆的面饼。

一旁阿杉也拿了一块红绫饼,吐槽道:“这饼看着好看,从前也总听人说权贵人家喜欢吃。但其实就是这外面裹的红绫值钱好看。”说着,又对她道,“先前竟不知小娘子是王妃。昨日大王派人将我们接去王府后,王府的富丽堂皇可是吓了我一跳呢。”

上次几人合力做石鏊饼可是将她们累着了。千金公主之事后,又有百姓又听说了这食铺是王妃的铺子,便都好奇地蜂拥而至,再加上她的饭食确实做得好吃,菜式也新奇,并非浪得虚名,所以食铺内整日都是人多如潮,宇文修多罗与珊瑚她们是忙得腰酸背痛,却也赚得盆满钵满。

前几日,李福却让她先将店铺关了几日,将珊瑚她们接去王府,自己也告了假,带着她和她的亲近之人,在七月初一一同启程去了太白山。

宇文修多罗对于这样的劳逸结合,自然没有异议。

这也是为什么,珊瑚,阿杉,墨竹等人皆在。宇文修多罗听到阿杉的话,也笑了出来:“这两日你也是将王府的点心吃了个遍的。这几样又如何?”

阿杉此时已经将那块红绫饼吃完了,再尝了玉露团后,这才对她说:“还是这玉露团最好吃,全是牛乳香气,还甜丝丝的。”

就这样,几人在车舆内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也不觉得几个时辰的路程久了。

只是宇文修多罗忽然想到,一年前的七月初一正是他们成婚的日子,再想到前些日子她吃了酥山后,就说想看太白积雪,李福便挑了今日带着她前往太白山了。想到了这里,她也不由得微微低头,唇角扬起,甜甜地笑了。

看着她这般模样,周遭几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墨竹也开口了:“去年夏日,王妃和婢子们在青梅树下煮酒,婢子开了坑忻返耐嫘Γ王妃还不认,如今可不能不认了。”

当时宇文修多罗青梅煮酒,墨竹还开玩笑,说她对李福有意,那时她虽已对李福动心,却是坚决不认的。

此时,其他几人听了墨竹的话,也跟着一起开宇文修多罗的玩笑,将她闹了个脸红。

――――――――――――――

将近三个时辰过去,马车才行至太白山下。

几个丫鬟先后下了马车,宇文修多罗这厢也走出车舆,扶着李福的手,顺着梯凳走下马车。抬头一看,就能看到远处的高大巍峨的太白山了。山峰耸入云间,很是壮观。纵使如今是盛夏时分,山顶依旧白雪皑皑,银光四射。

此处比长安城冷了些,李福也及时给宇文修多罗披上了披风,怕她着凉。

而在宇文修多罗面前,却有一座清幽宜人的宅院。宇文修多罗忽然想起自己原先整理赵王府账册的时候,看到李福在太白山周围也有一别院,心下便明白了,笑着道:“我这个主意倒是想的巧,刚好十三郎在这里还有一座别院。”

李福牵过了她的手,一同走入院内,应和着她的话:“是,阿婉的主意是最好的。”

只见别院之内,假山嶙峋,流水淙淙,亭台楼阁,清雅别致。宇文修多罗这也是第一次来,但是一进来,她就喜欢上了这里。

李福带着她游览其中,亭台水榭皆精致,卧房前还栽了一院的芍药花。今年的芍药开得晚些,此时,大朵芍药盛开,花团锦簇,香气馥郁。宇文修多罗一见,就爱得不行,却也直觉这芍药花与她有关。

她不由问道:“十三郎,你何时种下这芍药花的?”

李福答道:“去岁就让人栽种了,想着你定会喜欢。”

听到这话,宇文修多罗也不由轻笑起来。李福带着她继续看去,又看到了花园内有一架秋千。

若是站在其上,仿佛就能将自己荡到巍峨太白山上一般,只是今日天色将晚,宇文修多罗就预备着明日天光大亮时分再来玩。

带着她游览一番后,还未到暮食的时辰,李福就亲自去了马厩,再看看明日要骑的马,而宇文修多罗则在廊下,给自己的鹦鹉喂水。如今宇文修多罗很是喜欢那只白毛鹦鹉,此次出行自然将那只鹦鹉带上了。

“如今这雪花娘是愈发有灵性了。”宇文修多罗一面给鹦鹉喂着水,一面与墨竹几人说着,“前两日,它竟还如你们一般,唤我王妃了。”

听到这话,墨竹几人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再过了一会子,就是该是用暮食的时候了。因着此时天色晚了,一阵冷风吹过,宇文修多罗还是打消了在廊下用饭的想法,吩咐了将暮食摆在房内。

房内的食案上摆了雕胡饭,先是将菰米浸泡两个时辰又多,去了壳,再煮了许久,才能又滑又香又软糯。后来的杜甫缠绵病榻,每日长吁短叹,哀自己悲苦,但是他在病重时,怀念的就是雕胡饭,他说,“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就是说他好怀念那香气四溢的雕胡饭,此时谁若能给他一碗雕胡饭,恐怕他就能原地活蹦乱跳。

而李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也是饥寒交迫,感怀凄苦,不复原先的恣意洒脱。在秋收时节,李白去到了一位老媪家,那老媪给他盛了一碗雕胡饭后,他激动不已,说“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甚至还“三谢不能餐。”

所以这一碗雕胡饭倒有不少历史底蕴。

可惜的是,在宋代之后,菰的茎遭了病害,变成了茭白,再结不出菰米。就算在现代有卖菰米的,价钱也贵得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