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57章秋语若不明白苏……
第57章第57章秋语若不明白苏……
秋语若不明白苏云廷为什么会对自己有这种误会,只是现在不适合深度沟通,他误会自己的原因暂时不提,只要他不反对雇人做家事就行。
苏云廷跟房产牙人说了想买一处二进的宅子,房产牙人听完就拍手,道:“隔一条街正好有个两进的宅子要卖,卖家也是读书人,中举后搬到州府去了,因着老家也不是县里的,这处宅子以后也就用不上了,这才委托我们牙行代卖。”
明顺县虽不算小,但是中举搬家的人并没有多少,房产牙人一说,苏云廷和鲁逸德就知道这是谁的房子了。
鲁逸德问了房产牙人,果真就是他们猜测的那个人。
鲁逸德就对苏云廷说:“他的房子还真可以,寓意好。”
寓意好不好的苏云廷和秋语若都不介意,不过别人认为寓意好,总比觉得晦气要好。
几人又跟着房产牙人去了隔壁街,这条街明显的就比刚才看的那两个街道宽,两边的宅子大多也都是两进的宅子。
房产牙人拿出钥匙打开大门,开门先看到雕着一个大福字的影壁,过了影壁,前院的所有情况就一览无余了。
院子不大,房屋也不破旧,三间的堂屋,两间倒座房,西边是两间厢房,前面种了一颗梧桐树,东边只一间厢房,里面是通往后院的内门。
进到屋里,日常的家具都齐全,家具木料竟然还不错,能看出来用的年数不长,勉强还能算新家具。
各个房间都看了一遍,整个外院其实并没有什么亮点,不过也没太大的槽点,属于中规中矩。
从内门进入内院,入眼是就着东厢房墙面画着牡丹图的影墙,越过影墙,内院的情况才映入眼底。
比起外院,内院的院子就比较大了,院子里有水井、花圃、东西各三间厢房,门前还种着石榴和柿子树,四间的堂屋,留了两个门,东西各两间。
只内院,就比之前看的大院子大。
秋语若进到内院就喜欢上了,再进去细看每一间房,发现里面竟然和租的作坊差不多,根本就没有几样家具。
秋语若刚才还在想,不管内院的家具如何,自己和两个妹妹的屋子必须都换成新的。
这下好了,又省了往外搬的事了。
秋语若不在意有没有家具,房产牙人却是要交代清楚的。
“内院的家具都是原来房主夫人的嫁妆,东西用的时间长了也是有感情的,所以搬家的时候就没舍得留下,直接搬走了。”
秋语若明白,女子的嫁妆轻易是不会丢弃的。
空荡荡的房间也没什么可看的,出来屋子,秋语若问苏云廷的感觉。
苏云廷心里当然是想给媳妇最好的,但是以目前的能力,最多也只能是这样的房子了。
这处宅子,无论是地理位置,房屋,还都算合适,两人也都没有意见,问了房产牙人价格,最后以三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处两进的宅子。
房产过户,办理完红契,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了。
办下来的房契,最后还是按着苏云廷之前说的,只记在秋语若名下。
若是在两人定情之前,秋语若是绝对不会要的,现在么,他愿意把财产放在自己名下,秋语若心里还是有一种踏实感的。
过了红契,两人再去到院子里,感觉和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
外院八间房,两人商议着,三间堂屋一间做苏云廷的书房,另外两间当做待客厅。
东厢房是云澈的书房。
两间西厢房,一间住自己的两个徒弟,另外一间当做客房。
然后还有门口的两间倒座房,秋语若对苏云廷说:“两进的院子,外院就得雇人守着门了。”
秋语若说到雇人,苏云廷先是看了下她的面色,见她还是神采奕奕两眼放光,就知道媳妇对家里雇人做事,真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不能接受。
既然能接受雇人做事,苏云廷就试着说道:“家里做事的人,真想用着放心,雇来的其实没有买来的让人放心。”
秋语若:“买人成本高,门房和灶房还是雇人吧,先给二妹买个丫鬟用着,等明年作坊的生意稳定了,家里再添人也不迟。”
秋语若说完,就听苏云廷略带了些惊讶的说:“语若,你真不反对买人?”
秋语若在这个买卖人口合法的时代,已经生活了八年,更不用说前世她就知道古代买卖人口是合法的,所以对于有能力了买个人回家做事,还是完全能接受的。
只是苏云廷的反应,让秋语若挺好奇的:“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不愿意买人回来,上次也是,我说雇人来家里做事,你就表现的很惊讶。”
苏云廷如实回答:“因为你总是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在家里对弟弟妹妹,没有因为男孩女孩而不同对待。
对外人,在你心里,族长和老毛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还有小食摊的顾客,不管是过路的大客商,还是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一斤最便宜糕点的老农,在你看来,他们也都是一样的。
在你心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才觉得你会反对买人,甚至于雇人。”
秋语若听完,只觉得自己低估了他对自己的了解。
然后就是佩服曾经看过的,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
自己有着小时候的所有记忆,融合了前世记忆后,也已经过去了八年,到现在,苏云廷还能通过表像,看出自己内里的真实想法。
秋语若不知道其他的穿越人士,是怎么瞒过身边最亲近的人的。
她现在考虑的是,干脆就趁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秘密也告诉他,就像他把重生的秘密告诉给自己一样。
自己把穿越的秘密也向他坦白,至于坦白后他不能接受,秋语若心里是持乐观态度的。
哪怕他不能接受,秋语若也认了。
毕竟现在的他,心里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