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能耐表哥◎
知青们怎么投票、怎么选组长、选谁当组长,邓琳琅觉得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她现在想的是自己搬进许茂山家,都需要做些啥。
那房子她路过不知多少回,从外头看都快塌了。
如果不是房子眼看着没法住人,许茂山家的屋子也不会一直空在那里――许姓是小庄头生产队的大姓,加之这个年代人能生,许茂山亲兄弟都有三个,与许茂林一样的叔伯兄弟还有七八个,谁家的房子也不宽裕,都知道许茂山以后不会再回小庄头,能住的话早有人占了。
邓琳琅相信,许茂林开口把那房子借给她的时候,并不是为难她,而是想让她知难而退――许茂山的房子虽破,还有个房场在那儿戳着呢,地基都是打好的,按理修房子总比新盖房子省事。
连旧房子都修不好,想盖新房子不是痴人说梦吗。
邓琳琅的确为咋把房子修到能住犯愁。华北平原北部,离山区还有一段距离,木材在这里是稀缺物资,而房子有大梁、檩子都得用木材。许茂山的房子肯定是大梁断了,不然不会塌得那么厉害。
还有砖瓦,同样很难淘换,现在系统能兑换的东西里,没有这几样。
“系统,你就不能提前兑给我点木材、砖瓦吗?”邓琳琅还是想先忽悠一下系统,真能兑换的话,她再想办法遮掩出处好了。
系统不为所动:“宿主不能对系统提不合理要求。”
“那你为啥兑给我治牛的药呢?”邓琳琅决定不讲理,恶毒女配不讲理才是常规操作。
系统……
与系统商量不成,邓琳琅第二天不得不早早起来,要趁上工前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哪些东西能再利用一下。
大妮还有睡着,邓琳琅没叫醒她,自己蹑手蹑脚的出门,就见刘胜海哗啦哗啦扫院子。邓琳琅不由挑了一下眉,看来是这位当选知青组长,张晓凤昨晚回屋的时候竟没表现出一点不满。
“邓琳琅,你真要搬出知青点?”刘.知青组长.海胜很大度的跟邓琳琅打着招呼,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真想一直扎根农村?”
邓琳琅对这种级别的试探免疫:“我说过的话都算数。”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知青点,一路向西便到了那座快塌了的房子前。
从外头看,不止房子中间已经凹了,院墙也有好几处豁口,院门更是勉强拿细铁丝吭谝黄穑证明这房子是有主的。邓琳琅很轻松的拧开铁丝,推门进院。
院子一片破败之相,前院三分光景的地上长满了枯黄的杂草,连中间一条碎砖铺成的小道也没能幸免,好几块碎砖被草根拱得七扭八歪。东厢房直接塌在那里,西边的柴棚倒还没塌,柱子却都歪了,一幅岌岌可危的样子。
从街上能看到的正房,四面墙全向内倾斜,茅草檐触手可及,那茅草风吹雨淋的变成黑色,邓琳琅轻轻一拉直接断了。
不用进屋看,邓琳琅就知道修的话得不偿失。
“许队长,你还是向大队帮我申请一块宅基地吧。”邓琳琅苦着一张脸说:“许茂山那院子地方倒是不小,可修起来不比新盖一座省钱。我想在小庄头住一辈子,那房子修了能住五六年也就顶天了,不是白花钱吗?”
许茂林乐了:“你们知青谁不想着早点回城,你一直这么好好表现,以后肯定有机会,那房子修修足够你住到回城的时候。”
邓琳琅还是摇头:“许队长,你是不是觉得我昨天说的是气话。你放心,我说到肯定能做到,现在就去大队迁户口去。”
说完不管许茂林在身后哎哎的叫她,急三火四又往大队部赶。到了大队部才发现还不到上工的时候,邓琳琅等了一会儿才看到郑春山摇摇晃晃的过来:“郑会计。”
“是小邓知青呀,来大队部有事儿?”郑春山态度不错,因为他是郑春和的叔伯兄弟,光明生产队分的牛肉也有他家一份。
邓琳琅是别人对她好,她也对人好的性子,见郑春山说话温和,便也笑着说:“郑会计早,我是来迁户口的。”
“你还真迁户口呀。其实那户口迁不迁也没啥,都在小庄头的户口里头。”郑春山有些惊讶的向邓琳琅解释着。
邓琳琅却摇头:“那不一样。我把户口迁出来,就不算知青了,以后就跟社员一起上工,省得人家说我只会说漂亮话,说话不算数。”
郑春山看了她一眼说:“那等大队长来了再说吧,从来没听说过知青把户口从知青点迁出来的,我有点拿不准。”
邓琳琅只好跟他一起等着陈老实,不想人一来脸就拉得老长,邓琳琅跟他打招呼也没见有个笑模样。郑春山有点看不下去:“大队长,小邓是来迁户口的,我是给她迁还是不迁?”
陈老实一脸不耐烦:“不是让你去县城农机站买犁吗,迁户口啥时候不能迁。农机站去晚了,犁都让别的大队抢去了,明年大家都拿手刨地吧。”
原来他阴着脸,是怕郑春山买不到犁。邓琳琅心里一动:“大队长,我认识一个县革委会轻工局的人,要不我跟着郑会计一起去找找他?”帮着大队把犁买回来,应该能给自己批一块宅基地吧。
陈老实有些不信的看了邓琳琅一眼:“你认识轻工局的人,干啥的?”
邓琳琅也不知道石爱党能不能帮上忙,实话实说:“是轻工局的一个科员。”
陈老实想了一下,哪怕只是个科员,跟农机站说起话来也比老农民好使,便点头同意邓琳琅跟着郑春山一起去找人,还向她承诺:“你要是真帮春山把犁买回来,就是咱们大队的功臣,我找人找东西给你修房子。”
看来陈老实也知道许茂山那房子根本没法住人,邓琳琅好气又好笑的看他一眼:“大队长,就算买不回犁,我也是实心实意想帮大队办事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你是不是也得给我找人帮忙?”东西就不指望了。
陈老实直接摆手让他们快走,邓琳琅才想起被留在知青点的大妮,不知道小丫头吃饭了没有,忙说:“大队长,还得托你找人给许婶子送个信,让她替我带一带大妮,那孩子早晨还没吃饭呢。”
听她到现在还惦记着大妮,陈老实一直阴着的脸有些放晴:“你真打算一直养着那孩子?”
邓琳琅点点头:“这都好几天了,公社也没找到大妮的家里人。孩子挺懂事儿的,又不跟别人,我总不能看着她饿死。”
“那行,你们去吧。真办成了,回来的时候我把大妮的户口跟你的上一块。”陈老实又做主了。
真是一个老狐狸。
邓琳琅腹诽一句,坐上了郑春山赶的牛车――犁又沉又占地方,真买到了得用牛车才能拉回来。
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县城,邓琳琅让郑春山先去农机站,自己要去县革委会找石爱党。
情况紧急,关系到她一辈子住的地方,为了给将来打好基础,她打算对石爱党动之以利,就不能当着郑春山的面进行。
被人叫出来的石爱党,一见邓琳琅两眼发亮:“同志,你找我有事儿?”眼睛不自觉的看向邓琳琅身后背后的篓子。
邓琳琅开门见山的说:“我想找你帮个忙,不是我个人的事儿。我们大队想尽快买上犁,你能不能说得上话,帮得上这个忙不?”
石爱党奇怪的看向邓琳琅,只见过一面、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见面的人,竟然直接找到自己头上走后门,他真是头一次见到。
不过眼前这个女知青的大米真好吃呀,煮出粥来隔壁院子的人都来问是哪儿买到的,一直孕吐的媳妇喝上大米粥就不吐,吃别的仍然吐个不停。
石爱党有些心动了。
“我们跟农机站倒有些工作交流,不过只是工作上的交流。现在各公社大队都在准备来年的农具,农机站的物资就那么多,天天排队的人不少,不知道我一个小科员去了能不能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