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妇女大会(一)◎
院外的人听到郑秀敏向许茂林提出的问题,不等许茂林回答,就劝开了:“茂林,你可得想清楚,狗肉贴不到猪身上,外甥现在说得再好,将来能给你养老呀?亏着亲儿子疼外甥,要是你妹子妹夫没了大家能说你仁义,你妹子妹夫活得好好的呢,你这叫犯傻。”
劝说之词听的许茂林想骂人,又不知道自己该骂谁,只觉得自己多少年的脸在这一天丢完了,不由埋怨的看了一眼亲娘,才向郑秀敏说:“哪能呢,建国的东西你东拼西凑的不容易,我一点忙也没帮上,还能扯你的后腿?”
邓琳琅发现郑秀敏看许茂林的眼神一下有了温度,只能清咳一声提醒郑秀敏,最麻烦的不是许茂林,而是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太太。
郑秀敏在生产队人缘好,可不光凭着男人是生产队长,自身行事大气、处事条理清楚肯偶尔吃点小亏,起了很大作用,哪能不理解邓琳琅的意思?
她向老太太努了努嘴,接着问许茂林:“你说不扯我后腿有啥用。回头老娘为几双棉鞋又不吃不喝,你还不是得让我把建国的东西拿出来补上。”
许茂林头都大了,他不清楚老娘不吃不喝是为了拿捏他吗?清楚。可那是他的亲娘,当儿子的饿着亲娘,跟那些从老人嘴里抠粮食的人有啥区别?他不想因此被人指点,便不自觉的委屈了媳妇。
以前媳妇不说,他可以装不知道,现在媳妇把事实摆到他面前,再装看不见连儿带女都要离开这个家了。
许茂林有些无奈的又叫了一声娘。
郑秀敏看他目光里的温度就消减了一半,回头看了几个儿女一眼,扬声道:“想跟我去姥姥家,还不快去收拾东西,省的明天你奶看你们来气。”
本想拿一下乔的许老太太:你这么当着人说我,我还咋装吃不下饭?
“你就这么看不得我老婆子好,不想伺候婆婆,要回娘家享清福?”许老太太到现在还想给郑秀敏扣顶不孝顺的帽子,也够执着了。
虽然知道老太太已经外强中干,邓琳琅心里一点都不同情这个老太太:“郑婶子回娘家不是在这里过不下去吗,咋就成了享清福?这么说,老太太你也明白,郑婶子在这个家里呆着挺受累呀。”
许老太太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她说的是那个意思吗?
院外的人同样觉得老太太现在还想拿儿媳妇一把,有些过份了,议论从郑秀敏这些年的操持,到她平日咋伺候许老太太,又回到许老太太拿许茂林家的东西,补贴许树林一家上――大家都有兄弟分家的经历,谁也不想自己辛苦挣来的东西,被人拿着甚至逼着贴补别人,共情几乎是一瞬间的事。
从大儿子当了生产队长之后,许老太太从来没被人当面指责过。哪怕指责的人隔着院墙,乱哄哄听不出是谁的声音,她的老脸也挂不住。最重要的是,别人指责她,大儿子没有一句反驳不说,心爱的小儿子夫妻竟连面也没露。
老二夫妻靠不住,这是许老太太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循环往复挥之不去。
“我老了,就想着一家子相互拉帮着都过上好日子。”许老太太终于服了软:“有时候好钻牛角尖,秀敏你不愿意就算了。”
许茂林夫妻都小小的吃了一惊,郑秀敏更是直接问:“娘,那你不逼着我给小姑家的孩子做鞋了?”
许老太太看向郑秀敏的目光想吃人。非得逼自己说出那句吗,她老人家不要面子的?
许茂林咳嗽了声,低声下气的对郑秀敏说:“在外头了这么半天,娘也累了,让她回屋歇着吧。”说完又冲院外嚷一句:“家里都没事儿干是不是,没事儿都给我修田埂去。”
院外哄的一声,有骂娘的,有笑话许茂林或许老太太的,有说郑秀敏早该来这么一回的,不过到底人还是渐渐散了。许老太太是一个人回屋的,几个孙子没有一个上前扶她一把。
许茂林夫妻看向邓琳琅的目光,都有些不好意思。弄得邓琳琅自己也有些尴尬,不和不简单向许茂林说了两句,希望他别误会自己真的挑唆了郑秀敏,为此再跟郑秀敏生气。邓琳琅重点说自己年纪小,听说老太太要跟她算帐吓了一跳,怕老太太一路走到她家冻着,才自己来问问老太太要算啥帐。
刚才邓琳琅句句字字向着郑秀敏,许茂林哪怕气恼她让自己失了面子,也不能当着郑秀敏说她说的不对,尴尬的笑着把人送出门,又对上郑秀敏还有些气恼的脸。
“你今天里子面子都有了,咋还瞪人呢。”许茂林有些心虚的要抢郑秀敏手里的包袱,被人侧身躲开了。
许建国便上前接过去亲娘的包袱,用从未有过埋怨的口吻对许茂林说:“我娘瞪人咋啦,要不是,我娘能生这么大气?”
邓琳琅跟孙桂英说起许老太太,就没有许建国的忌讳:“那老太太也太过份了,真当郑婶子是泥捏的了。许队长也够呛,天天在家里装老好人。那娘两现在恐怕还在骂我呢。”
“爱骂不骂。”孙桂英用力搓了两下被里:“我看她一天就是闲的。又不是动不了,谁家不上工的老人,不替儿女做个饭、喂喂鸡,给儿女减轻点负担。她倒好,秀敏上工多累也得回家现做饭,歇个冬还得给她外孙子做鞋。”
“可不就是闲的。那些看热闹的也是闲的。”如果不是怕平时说闲话的人多,郑秀敏对老太太作妖不会那么顾忌,邓琳琅也不必费心引导舆论,因此十分赞同孙桂英的话。
她觉得妇女们劳累了一年,歇冬原本是好事,后果是说闲话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就不是好事儿了:“孙婶子,你说咋能让这些人不扯闲话呢。”
“能有啥法子。”孙桂英十分不看好:“家时的活总比下地轻快,冬天又长,不说点闲话就剩下两口子打架了。”说外人的闲话,总比自己两口子闹矛盾强。
邓琳琅只是有感而发,不想下午李雪梅便听说了此事,竟然特意跑来找邓琳琅了:“小邓,你给我好好说说那个冷暴力,我听着很有道理,各生产队都有你说的那种情况。”
“李主任,”邓琳琅无语的望了房顶一眼,声音都蔫蔫的:“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在知道啥叫冷暴力,而是让大家知道该如何应对。”
“那你说咋应对?”李雪梅一副真心求教的样子,非得让邓琳琅说出一二三来不可。
邓琳琅能说啥,早知道李雪梅会来找她,她在许家就不会说出冷暴力这个词!
“我觉得有人遭受到冷暴力,除了对方本性有问题外,自己不够强大也有很大关系。”邓琳琅边说边整理自己的思路:“那些人为啥敢对妇女使用冷暴力,还不是觉得自己是男人,挣的工分比女的多,是自己养着女的。或者自己是婆婆,儿子听自己的话,儿媳妇没儿子挣得多怕儿子,借此拿捏儿媳妇?”
李雪梅竟然点起了头,盯着邓琳琅鼓励她接着讲下去。
邓琳琅也很无奈呀:“那就让妇女们强起来,挣的钱多起来。她们跟男人们挣的一样多或是比男人多,就算男人或婆婆还想对她们冷言冷语,妇女们就不再挣钱去,家庭收入减少了,他们跟着日子不好过,还敢冷言冷语吗?”
见李雪梅还想听,邓琳琅干脆拿她自己举例子:“就比如李主任你,在大队上工不仅每天有十个工分,每个月还有五块钱补贴,张队长和你婆婆肯定天天笑着跟你说话,是不是?”
“他们敢惹我不高兴。”李雪梅只说一句就打住话头,低头思索起来。
邓琳琅已经不知道自己咋评价李雪梅好了。
明晃晃给自己下马威的是她,向自己认错的是她,来向自己讨教的还是她,究竟哪一个是李雪梅的真实的面目呢?
算了,不管哪一面,只要不打扰邓琳琅歇冬就行。
马上邓琳琅就知道自己太天真了。李雪梅特意找到小庄头来,哪会真的只听她解释新词?就见李雪梅一脸诚恳的说:“小邓呀,以前我对你有点误会,觉得你仗着帮大队解决了一点问题,就逼着大队长安排进大队部上工,思想有些问题。”
“通过这两回的接触,我已经看明白了,你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同志,你这样的人不到大队部上工,谁来?你能原谅我鼠目寸光不?”
言重了吧?邓琳琅一脸不解的看着李雪梅,总觉得她一味夸自己,是在给自己挖坑。
李雪梅无视邓琳琅的表情,只讲自己想讲的:“小邓,你年轻上过学,见过大世面,懂的事儿比我这个农村妇女多。你看以后咱们前进大队的妇女工作该咋搞,我都听你的。”
不是,你是不是又把定位搞错了?邓琳琅一脸蒙的对李雪梅说:“李主任,我到大队部究竟是为了啥,前两天修农具你应该很清楚了呀。许家的事儿是老太太要找我算帐,我才去的,别的人家跟我可没关系。”
“哪能没关系。”李雪梅自说自话的本事一绝:“不管你为啥到大队部,可身份上是协助我工作。事实证明陈大队长是有眼光的,发现了你这个好苗子,你可不能太谦虚。老人家说了,过份的谦虚等于骄傲。”
老人家真说过这句话吗?邓琳琅没咋背过老人家语录,不敢向李雪梅提出质疑,只坚定的拒绝李雪梅拉着自己干妇女工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