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一拖再拖的视察,一变再变的心思
第193章一拖再拖的视察,一变再变的心思
贾司长其实搞错了一件事情,张正东同志从一开始就是个权力场小白,素得不能再素,他上次能上台面,还是因为民办教育科,以及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投资公司。
他管人的主要经验来自于老东圩港中学,指望他能抓住工作重点,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张叔叔事无巨细全面追踪。
因为他全都要。
样样通就样样松。
严格来说丰邑县现在的经济发展就是个超级煎饼摊子,农业县的老底,农村农业农民是张叔叔推出来的早餐车,上面摆满了铁板灶台调味品,路过的客人想吃辣就加辣;客人想要薄脆不要油条,那就薄脆;客人要双蛋一肠,那就是双蛋一肠……
同时为了煎饼好卖,张叔叔没事干也会出去推销一下,比如说“辣白菜”,比如说“小吃萝卜”,一个卖给韩国人,一个卖给日本人。
他对做品牌是没有特别大执念的,有这个概念,但因为不会,所以就不去费心思。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雪里蕻塞瓶瓶罐罐里卖给餐饮业呢。
所以,当贾司长看到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来这里的商户和个人,居然都挺认可这里的管理。
这里的管理办公室还要充当调解员的身份,是不是短斤缺两,有没有以次充好,不是空口来讲的,会查,而且真会追踪到源头。
费时费力但是效果好,震慑力极强,而且摊位不是说签了合同就是商户的,有个积分制,扣完就滚。
签合同之前都讲清楚的,成文落字都没有意见。
这一套是从“状元街”那里照抄过来的,当然也没有完全照抄,就是让现在的“状元街管理办公室”整理了一份适合农贸批发市场的管理办法。
之所以为什么“状元街管理办公室”愿意帮忙,那咋了?
我张正东以前不是新东圩港中学的总校长?
是我这个张不是张安的张了?
到位。
本地农民大多相信张主任“言出法随”,干掉几个有靠山的二道贩子之后,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招牌就立住了。
而张正东同志又干掉几个职业“碰瓷”的本地混子之后,外来商户也是有了底气,八两秤他们不搞,来讹钱的也不想要。
各取所需。
其中水产品尤为突出,正常来说直接拉到彭城或者济城更划算,但扣除乱七八糟的费用一算,相差不到三个点。
对于抠利润的个体户来说,还是愿意去彭城或者济城,但是对于不想劳心劳力折腾,只想本本分分做点儿买卖的人来说,那还是在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更加轻松省力。
找个不折腾人的地方是很难的,而在彭城周边一圈,做生意不折腾……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现在大货车路过还要选时间挑地点呢,可不是只有“车匪路霸”,还有正规的“车匪路霸”。
“油耗子”更别提了,大货车通常都得集中起来路边列队,排成长龙休息一晚上,有什么动静,同行们一起照应。
所以丰邑县的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说是一枝独秀可能有点过了,但绝对算得上少见。
贾司长在这里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按照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规模,进场的货车数量是不是有点儿少?
于是他找来了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这里其实也有两块招牌,因为城北农贸批发市场也算是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的注册单位。
县里能有租金等收入,但牌子在示范园区,那就不用上税。
以后肯定是要上税的,不过现在收不到农贸批发市场的,但能收到商户的,因为能开发票。
当然普通老百姓来买个二百斤白菜还是萝卜,有个收据就得了,算是个凭证。
超过一定数额,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还是会督促开发票,不强迫,听不听随你,他们不管这事儿,只是一个劲儿地扣分。
“这里的大货车为什么这么少?都是小卡皮卡?”
“不是装满散货的大车,只能停七十二小时,所以一般都是抓紧时间装卸,这里叉车、装载车都有。主要是大车太多容易出事,太拥挤乱七八糟的人太多了,现在一个月还能抓十几二十个扒手。还有就是容易污染地面,主任对卫生要求非常高。”
“那空车停哪儿呢?我看路上也没有停。”
“有停车场啊,就在公路边上。”
“我怎么没看到?”
“有个新建的加油站,往边上一点,在后面。那里原先是菌菇房大棚,现在改成了大通铺、招待所,二十四小时有热水,还能洗澡、洗衣服,水厂还搞了两个水塔,专门给大车补水的。”
“就专门盖个停车场给大货车?”
“也能收点钱,一个车位两块钱一天。”
“两块钱?这能赚钱吗?”
“能啊,早中晚三顿米面盖浇饭啥的,一般人哪儿敢敞开肚皮吃,车把式有钱,花销还可以。就是喜欢赌喜欢嫖,主任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还有人开个面包车出来卖。他妈的……”
“……”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
“没事没事……”
贾司长连连摆手,他是没想到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还挺性情。
只不过贾司长不知道实际情况,张叔叔原本就是不想一堆大卡车塞到农贸批发市场搞得乱糟糟,于是就把马路对面的菌菇房还有堆场临时改造成了停车场。
最初的停车场,是大小车三轮车拖拉机都能停,结果老百姓觉得还要过马路走几十米,太累。
于是没办法,只好在农贸批发市场外面搞了个小型机动车停车场,当然临时要在农副产品销售区外面停一下,可以免费停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