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新的学历
看到夹在一本书里的一百万的支票,校长当时愣住了。
“这个……那啥合适吗?不合适吧。”
赵平安轻轻的把那本书合上了页子。
“听说校长对本书原理研究的相当透彻,这本德文的原著最适合你,不知道合不合校长大人的口味?”
是,虽然这里有监控摄像头。
但监控到的是赵平安,拿着一本书进来找这位校长。而校长翻了翻,书随后又合上了。
至于录音,也没有什么漏洞。
那校长接着就说:“哦,这本书道理相当的深奥。在组织学校学习的时候,有许多地方我都没有读通。正好有了德文的原著,我可以好好的重读一下。还要买一本德文大词典呢。”
“啥时候等校长大人买了德文词典,能不能借我用一下?正好我有一本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写的长篇戏剧名著《浮士德》。里面有许多词句不懂,正好想查一下。”
校长变得非常爽朗。
“欧洲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浮士德》?哈哈哈哈,这真是一本好书。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本书的后面八句:
“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偿。
“奇幻难形笔楮,焕然竟成文章,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
赵平安和刘小伟两个大忽悠见多识广,此时也如鸭子听雷,他们只听说过浮士德这部名著的名字,至于里头写的是什么,就完全不知道了。
但是为了求得这张毕业证,也只好在那傻呆的听着。
那个校长又夸起了浮士德这部剧素体诗的风格,说西方的素体诗押韵和东方的不一样。不但要分轻音节重音节的音步,还要注重押韵姿势。
比如原本的那八句采用的押韵格式,也就是所谓的嵌套韵。但是那个叫董问樵的人,居然把它给改成了中国诗词的《西江月》押韵格式,当真是厉害之极……
这两个人只贡献个耳朵,时不时的长大了嘴或睁大了眼睛配合他做了一个表情。那个校长显然是一个文艺中年,说了一通以后,终于回过神来抹了抹眼睛。
“那啥,你们俩是哪个科室的没有课吗?为什么还在这里跟我闲唠嗑?”
气的赵平安心里嘀咕:小子,收了钱想不认账怎的。于是就说了一句:“我是教人怎么能挣一百万的,当然如果不听我教学的话,后续可要赔上一千万。”
校长忽然想起来这两个人给自己送外快来了,现在还不能得罪。
于是一拍脑门,“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去看看那本字典到货了没有?”
说着转身进了自己特殊的办公室,留下这二人在屋里自顾自的喝茶。
过了好一会儿,对方从办公室里出来,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德文词典,看起来还是新买的。没有翻动过的痕迹。
“两位不是想看德文版的浮士德吗?这本新版的德文词典就给你了,希望你们能争气,把这本书尽早的通读一遍。”
这两个人随手打开了一页,只见里面有一张砸了钢印的毕业证,而上面的名字正是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