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身孕暴露
开春的漠北草原,风仍带着凛冽的寒意,可那破土而出的嫩绿新芽,却给这片广袤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沈青黛,这位来自长安的奇女子,此刻正带着二十车雪白的羊毛,踏入乌桓部落。
她身姿挺拔,一袭素色衣衫在风中微微飘动,眉眼间尽是坚毅与果敢。
头人巴图,身形魁梧,满脸的络腮胡透着几分粗犷。
他大步走到羊毛车前,伸手摸了摸那柔软的羊毛,眼中满是疑惑与好奇:“往年我们都把这些毛都烧了取暖,这些东西真能织成布?”
声音如洪钟般在草原上回荡。
“何止能织布。”
沈青黛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抖开一匹呢绒,那细腻的质感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这样的料子,在长安城值这个数。”
她伸出三根手指,旁边的通译连忙用流利的乌桓语翻译:“三贯钱一匹!”
巴图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与惊喜。就在这时,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净明,这位身着僧袍却透着凌厉之气的武僧,带着八个同样精悍的武僧闯了进来。
净明捡起地上的羊毛,冷笑一声:“沈姑娘要把漠北变成纺织作坊?”
说罢,突然抽出戒刀,朝着那匹呢绒劈去。
“铛!”一声脆响,刀刃却被关回舟的陌刀稳稳架住。
关回舟,身形高大,浑身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英气。
他紧握着陌刀,眼神如炬,紧紧盯着净明。
“师父不如看看这个。”
沈青黛神色自若,缓缓掀开木箱,里面是三百把簇新的剪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乌桓部的妇女今天开始学纺线,每织十匹布换一袋盐。”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当晚,二十个汉人织娘在篝火边忙碌着,教乌桓妇女们梳毛。
火光映红了她们的脸庞,也照亮了这片草原上的新希望。
净明站在山坡上,看着原本该练箭的年轻人都在剪羊毛,手中的佛珠捏得咯咯响,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
七月流火,烈日高悬,整个大地仿佛被放进了蒸笼。
关回舟带兵截住了往阴山运铁的商队,当他看到领头的是左相府管家时,眉头微微皱起。
三十车生铁在烈日下泛着冷冷的青光,可底下却藏着成捆的《法华经》。
“经书换铁器,三皇子好算计。”
沈青黛不知何时来到了关回舟身旁,她手持匕首,轻轻挑开经书封面,夹层里掉出盐引凭证。
她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突然将凭证扔进火堆,火焰瞬间吞噬了那薄薄的纸张,“告诉你们主子,现在一斤铁换三斤盐。”
声音中透着决绝与果断。
三日后,突厥部落的马队如潮水般包围了茶马司。
阿史那昆,突厥的勇士,挥着弯刀大喊:“说好的盐呢!”
他的声音中满是愤怒与急切。
沈青黛不紧不慢地掀开苫布,露出白花花的盐山,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拿羊毛来换,十斤毛换一斤盐。”
牧民们瞬间骚动起来。
有人扯着刚剪的羊毛往前挤,眼中满是对盐的渴望。
有人红着眼,似乎要不顾一切地抢盐。
净明的武僧趁机在人群中鼓噪:“这汉女要饿死我们!”
就在这时,关回舟的陌刀突然劈断旗杆,盐粒顺着裂口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现在八斤毛换一斤。”
沈青黛的声音像淬了冰,在空气中回荡。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盐粒落地的沙沙声,仿佛是这场博弈中的无声抗议。
……
九月十五,月圆之夜,漠北的戈壁滩被月光笼罩,仿佛铺上了一层银纱。
沈青黛站在烽火台上,一袭白衣在风中飘动,宛如仙子下凡。
她看着士兵们往背上绑铜镜,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自信与狡黠。
关回舟擦着陌刀,眉头紧皱,心中满是担忧:“这法子真能唬人?”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怀疑。
沈青黛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将军放心,今夜定让突厥人见识我大汉的奇谋。”
她的语气坚定,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