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项羽想要他低头,那他便低。
第92章项羽想要他低头,那他便低。
【在解说张良这封信的内容之前,主播简单提一下前提概要。
我们都知道张良真正侍奉的君主是韩王成,此前帮助刘邦,也不过是为了共同灭秦,等项羽分封诸王时,他就没有待在刘邦身边的理由了。
不过离去时,张良最后给刘邦献了一计,那就是等汉军过了蜀地,便烧毁入蜀的栈道,已示没有东出的念头,让项羽彻底放下戒心。
刘邦依言照做,项羽知悉这一切后,果然掉以轻心,彻底中计。
张良功成身退,打算回到韩王成身侧,帮助他好好管理韩国。然而,等他回到韩地时,却发现韩王成并不在国都。
原来,项羽东归之时,路过韩地,便将韩王成一同带到了楚国的彭城。而且项羽还剥夺了韩王成的王位,将他贬为侯。
至于项羽为何要这般做?我们之前也提到过,项羽这个人喜欢任人唯亲,受他信任的诸侯,以下两个要素必须具备一点——要么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要么要跟他有过命的交情,一同攻入过关中。
韩王成不仅两者都不占,而且还触犯了项羽的一个禁忌——他和刘邦有点交情,而且他的司徒张良也与刘邦太过亲近了。
这要让他如何信任韩王成?
出于忌惮或者是警告,他将韩王成扣押在了自己的地盘。
项羽虽然鲁莽,但也不是个彻底的傻子。鸿门宴之后,范增多次劝说之下,他其实有些后悔放了刘邦的。
尤其等刘邦带兵去了蜀地之后,他心里总有几分不安,不愿见到其它诸侯亲近刘邦。
张良也猜出了几分项羽的心思。
韩王成被扣,他并未返回蜀地寻求刘邦的帮助,而是孤身一人去往彭城,深入项羽的阵营。
若能换得主公无恙,项羽想要他低头,那他便低。
项羽没有料到张良竟然有胆子追来彭城。
项羽敬佩忠义且有胆识之人。见张良护主心切,又贪慕他的才能,不由得起了招揽之意。
他多次要求张良与刘邦和韩成等人割席,转来辅佐他,然而张良却每次都借故推脱,婉拒了他的请求。
项羽很是恼怒,但又不好对张良撒气,便越发看韩王成不顺眼。
恰巧这时齐地田荣反叛的消息传来,项羽找到了出气桶,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他自然得去收拾田荣。
然而,还没等他出兵,刘邦取得关中的消息也传入到他的耳中。
到底先打谁呢?
他拿不准主意,又去找范增。
一直和刘邦私自通信的张良其实也在关注局势的变化,察觉项羽有出兵讨伐刘邦的念头,当即写信给项羽,意图祸水东引。
信里的大意是:刘邦当初只想要当关中王,如今带兵出蜀,不过是想重新拿到关中。如今他已达到这个目的,自然就会收手,守着关中就已满足了,绝对不会威胁到大王。比起关中,如今您现在面临最危急的情况,反而是赵国和齐国。田荣野心不小,赵王歇曾被您废为代王,如今被他的部将重新拥为赵王,对您定然心怀怨恨,若不及时出兵,他们两国联手,楚国危矣。
项羽将张良写的信一并拿给范增看。
虽然他已经很想出兵齐国了,但他还是决定要听一下范增的意见。
范增其实是不信任张良的。
毕竟在鸿门宴中,张良助刘邦良多。他看得出来,张良写这封信,看似是为项羽考虑,实则是为刘邦开脱。但是信的后半部分内容却也属实。
他已拦截了田荣发给赵国联合作战的书信。田荣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得到范增的认可后,项羽决定先出兵齐国,迅速平定叛乱后再问罪赵国。】
【我在太空开机甲:可怜的霸王还是中计了。不过利害关系都摆在面前了,换成是我也会忍不住相信张良的。】
【草莓甜心卷:所以才说小良子的计策大多数都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啊。他就算明摆着告诉你这是个计策,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引导走的。就连心有城府的范增都踩坑了呢!】
【咸鱼突刺:不过三秦那里不是已投降阿玉了吗?刘邦如果要出蜀地,应该会和阿玉对上吧?】
主播顺势转换了话题。
【话说蜀地这边,在高人的指点下,刘邦虽明修栈道,实则暗度陈仓,连夜突袭了章邯的属地。章邯毫无防备,被打得连连败退,所有兵力都退至了废丘。章邯以城池为守,坚持数月,终于扛不住压力,不得已投降了刘邦。】
【咸鱼突刺:啧啧,“毫无防备”,“连连败退”,“不得已”,章邯演得还挺像的。】
【当然,章邯带兵投降,实则是阿玉的命令。陈平觉得刘邦的野心绝不只是关中之地那么简单。若项羽知晓他出蜀地,两人绝对是不死不休的。所以,刘邦必然会先下手为强,设法联合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西楚霸王。
在此之前,刘邦要行仁义,便不会杀了投降的章邯。至于章邯带兵坚持久一些,一来是为了将戏演得像一点。
这二来么,是给阿玉收拾邻居争取更多的时间。】
主播适时掏出了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的示意图。
【历代秦王对付别的诸侯,多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简单来说,如果你想争霸,先打邻居准没错。
阿玉收复三秦之后,下一步便盯上了东边的两个邻居——河南王申阳以及西魏王魏豹。从他们封地的面积和兵力对比看,西魏王魏豹的势力要更大一些。
据他们得来的情报,魏豹的手里起码有十万兵马。而且若要攻打魏豹,还得渡过黄河天险,难度可想而知。
为防邻居察觉不对,提前联手,阿玉下令对这两个诸侯同时发起进攻。
由王萍领兵去攻打河南王申阳。至于西魏王魏豹,阿玉本来想将这个硬骨头交给蒙恬去啃的。然而这时韩信却主动请命,说他擅长水战,且有计谋力克魏豹。
此战对阿玉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为了求稳,他们必须速战速决。若韩信兵败,不仅会让秦军士气大减,还极有可能会被东出的刘邦察觉端倪。
就在众人皆不赞同韩信领兵时,阿玉力压众议,给了韩信三万兵力,让他作为前锋先攻,蒙恬将军坐镇后方,等韩信将渡口的敌人清理大半,他再率大军渡河。
然而,蒙恬将军再一次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