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新房的诅咒(上)
“一生,一生的仇敌……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过这几个字。”杨小北好不容易才断继续续把话说完。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李博追问道。
“我记得大哥以前的相簿里,有一张旁边只写着‘一生的仇敌’这几个字的相片,令我印象深刻。”
“相片放在哪里?”李博厉声问。
“应该在书房。大哥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东西,我是在偶然的机缘下见到那张照片的。”杨小北急忙解释着。
“老夫人,我们可以去书房找找看吗?”谢凯问。
“请便,小北,你带他们去。”杨老夫人说道。
“我也一起去。”杨川也站起身,卢敬国也默默地跟着站起来。
杨贤书房的面积不算小,靠着墙壁的书架上,从地板到天花板,排满了书,靠南侧的窗边有一张大书桌。
靠近桌面的书架,放着杨贤平时用的小物件,相薄、便利贴等,整理得非常整齐。杨小北想从中抽出相簿,谢凯按住他的手。
他站在书架前,仔细地查看那一层书架。看来杨贤似乎是位一丝不苟,甚至是有强迫症的人。杨小北说他喜欢书法,更喜欢纸质的东西,所以在现在网络日记流行的时候,杨贤还是坚持用纸笔写日记。于是每年都有一本日记,一共二十册,都依年代顺序排列。大小相同、装订一致,同样纸质、陈列整齐,强迫症本尊了。
谢凯贴近书架,仔细看日记本,旋即回头道:“最近有人动过这些日记,你们看,其他的日记本上都有一堆淡淡的灰尘。但是这里的这三本不但没有放整齐,而且也没有灰尘。”谢凯小心翼翼取下这三本日记并仔细查看,发现那三本日记有许多页被撕掉了,尤其是其中一本,几乎一大半都不见了,整本日记支离破碎。
“剪掉的切口还很新,可见是最近才发生的事。这本日记是2006年的,那时候,杨先生他应该是二十七八岁。所以,这是二十七岁到二十九岁之间的日记,当时杨先生从事什么工作?”
“大哥二十五岁那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学校担任两年的讲师,因为疾病才离职,有三四年的时间因为要调养身体而休息中。”杨小北说。
“那么,这应该是辞去讲师工作静养期间的日记。问题是,谁把日记撕掉了?又如何处理掉的?”他说完,就发现墙角的西式壁炉里有东西。炉内仍堆着一大叠保持原状的灰烬,看来是烧掉了。
“这些纸灰一直在吗?”谢凯问道。
“不会吧,案发当晚之前还没有这些,我那天七点左右在这里读小说,绝对不会错。”杨小北说着,“后来案发之后,我们都不敢擅自动大哥的东西,所以这里也没人打扫了。”杨小北说。
“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再详细调查。任何人都不准碰这堆灰烬。对了,小北,你说的相簿是这些吗?”谢凯说着,指了指书架上的相册。
相簿总共有五册,背面都用签字笔写上年数日期。谢凯从中抽出一本写着“自2006-2009年”的那本放在桌上,小心翼翼翻开扉页。翻不到五页时,杨小北立刻插嘴:“警察先生,就是那张照片。”
杨小北指的是一张五寸大小的照片,纸质泛黄,又有严重受损的痕迹。相片好像是由照相馆拍的。照片上是个年约二十三四岁,身穿西装的青年。
照片下方写着“一生的仇敌”,那的确是杨贤的笔迹,但因年代略久,字迹淡了很多。
“你们认识照片上的人吗?”大家都默默摇头。
“小北,你有没有问过你大哥这张照片的事?”王彦问。
“怎么可能!如果问了,不被他骂才怪,我连看过照片的事都不敢告诉他。”杨小北说。
“你们有谁记得他曾经和什么人结下深仇大恨吗?”王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