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51.百货商场 - 我在1983当队长 - 我不是老李A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3当队长 >

第151章151.百货商场

第151章151.百货商场

天予不取,必遭天谴。要不是钱不够,刘小天就不是租下来,而是直接把这一片买下来自己改造了。刘小天和每家每户直接签订了10年的租约,一次支付了3年的租金,以后每年支付两年的租金,直至全部到位。

店铺多了,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这么大的事情,刘小天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

刘小天的御用团队(五人组)这两天跟着刘小天撒出去一大把的钱,租下了一大片的关闭的临街店面和小区内所有房屋的1楼,还签订了备案书,保证了刘小天不会因为商业经营而被房东退租。

御用五人组都十分的激动,都知道刘小天要大干一场。

“哥几个,我这次租下了这么多的店面,大家不要外传啊,都低调点。”

刘小天见大家都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租下了这么多的店面,肯定不可能立马就全部用上,还要先打扫一番呢。不过,我们的茶籽油和鱼罐头的生意倒是可以先做起来,需要请4个员工。你们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给我推荐啊。”

谁家没有几个亲戚呢,五人听了刘小天的话,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人则跃跃欲试。

严大成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小天,你要招收的人有什么要求吗?”

“第一点,必须是知根知底的。第二点不能有什么不良嗜好。第三点,最好是年轻漂亮的未婚女性。”

刘小东打趣的说道,“小天,你这怕不是在选店员,你这是在选老婆吧。哈哈。”

“哈哈。”*n

“小东哥,你胡说些什么呢,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见刘小天有些生气了,刘小东赶紧道歉,说道,“小天,我错了。我就是开一个玩笑。要是店里的销售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我们的生意一定会很好的。”

“不开玩笑了,县里面的大工和小工的工钱和公社差不多。所以,我决定了,县里面店员工资按照一个月40元发放,实习期一个月,实习期只有一半的工资。

同时,新成立一个部门,称为永辉制造企业,专门负责生产和批发货源。新成立一个部门,称为永辉超市连锁,专门负责出售商品。新成立一个部门,称为永辉运输,专门负责运输商品。现在建设开办的厂子全部放入永辉制造企业。”

刘小天说的这些,其他人听得懂,但又不是很明白,只知道刘小天准备大干一场了。

严大成:“小天,我有一个表妹就住在那附近,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刘小东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小天,我也有一个表妹,也住在城里面,也符合你的要求。”

刘铁蛋:“小天,我也有一个表妹,就住在附近,人长得漂亮也很有礼貌。”

煎饼:“队长,我家没有城里面的合适的亲戚,但是在近郊石脑公社的一个村子里面有一个表妹,也符合你的要求。”

刘小亮:“小天,我家没有城里面的亲戚,但我有一个很漂亮的表妹在陈家村,如果你愿意聘用她的话,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这5个人心里都有数,提出来的人选都是自家里面颜值最高、性格最好的亲戚。

“行,你们说的我都记下来了。这样,我先把店面装修的事情处理好吧,身边的事情都理顺了,再来处理这件事情。

等我有空的时候,让这几个人过来让我见你一面,我问一些问题,如果确实不错的话,那我一定会聘用她们的。”

牛车上面晃来晃去,再加上大家确实累了,很快没有话题的众人。背靠着背躺下来睡觉了。只剩下严大臣还在认真的驾驶着牛车。

回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回家吃饭也晚了,于是乎刘小天他们便就在大队食堂吃饭了,做饭的还是刘铁蛋。

吃完饭刘小天便回了家,一口气租下了这么多的店面,怎么装修设计和使用都是学问。刘小天哪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回到2012年,刘小天花了100万元直接注资注册了一家商贸公司。随后低价打包买下了县里面的一家被打压的快要破产的连锁超市(有3家大超市、2家小超市)。

刘小天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家超市的所有情况全部捋顺了,开除了一些尸位素餐的蛀虫,只留下了一家大超市,其他的超市全部关停。这家公司最值钱的不是他的品牌,而是其中一家大超市的房子。

刘小天注册公司的100万元中花掉了90万元,把整个公司买下了,包括这家超市的房子的产权,最值钱的也就是产权了。

这家连锁超市的品牌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它完善的渠道和人才体系。买来就能直接用,直接经营。

这一个月的时间,刘小天通过和设计院的沟通,拿出了一整套的设计方案,并且付诸了实现。

一个月的时间,刘小天的商业城的计划在他把大部分的茶籽油和大部分鱼罐头全部卖光的情况下,在他从2012年运输水泥、腻子粉的作弊下,终于成为了现实。

只是支付工人的工钱,其实没有花很多钱,也就是花了不到5000块钱,刘小天就把自己的商业城给开办了起来。

2012年这一边,刘小天特意花了20万一年的高薪,从本县做的最好的连锁超市,挖了一个人才过来。有了他的帮助,刘小天终于轻松了许多,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把两边的物资账单交到他的手里。

至于这些新批发过来的商品卖到了哪里,刘小天从来没有对他的得力下属刘荣军说过。

刘荣军也对得起他20万元的年薪,从来没有去探究过刘小天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把仓库建在一个小山村里面。

要知道从高速路口下来之后便有仓库,而且可以从这里直接运送出去,没有必要经过刘小天所在的村子。

刘小天总是跟他讲,高速路口的仓库太贵了,与其花这钱去租仓库,还不如就在自己家这里建一个仓库。

刘荣军以为这可能就是刘小天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不对,但这也是老板的决定,他已经提出了异议,把里面的利弊都分析清楚了,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便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

一个月的时间,刘小天把摊子都搭了起来。并且成功的实现了两边的对接,唯一遗憾的就是在1983年这边想要招到一个人才一个有大学学历的人才实在是太难了。

1983年这边,刘小天只能照搬2012年这边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连超市收银的设备都完全照搬过去了。

好在刘小天可以把1983年这边的会计工作丢到2012年这一边。1983年这边只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即可。

为了商业城第1次开业一炮而红,刘小天想尽了办法。

首先是运输的问题,刘小天现在手里面没有钱买不起新车。其次,新车直接拿出来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西虹县是有名的汽运强县,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运输车。刘小天在城里面到处寻找,终于买下了三辆有20年使用时间,保养不错还能继续使用的大货车。

最重要的是这三辆车已经被淘汰了,刘小天几乎是以废铁的价格买下了这三辆车。

买来之后刘小天还把这三辆车去修车厂进行过一次大修。把很多关键的设备直接换成了新的,连发动机都换成了新的。

修车的钱比买车的钱还要多,这操作属实是让修车厂的人看呆了,在背后骂刘小天,人傻钱多。只是这些人怎么可能体会到刘晓天内心的想法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