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加油啊
第6章加油啊
他停下笔,擡头望向窗外,心里升起一丝激动。不到二十文的成本就能换回八十文,这个利润足够他和楚泽几天的开销了。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这简直是很不错的生财之道。
可是,冷静下来后,楚澜又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落在角落的炉子和柴火上,心中默默盘算:“炉子和柴禾都得带过去,煮汤圆的水里还得加红糖,红糖价格不便宜。而且如果卖得慢,我和小泽就得再次在寒风里冻着,这可不是办法。”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了看在屋里蹦蹦跳跳的楚泽,心里一阵犹豫。如果让弟弟跟着他去集市受冻,万一冻感冒了怎么办?可是如果不带楚泽,他又不放心将弟弟独自留在家中。
“小泽,哥哥去集市看看能不能把汤圆卖出去,你在家里等哥哥回来,好不好?”楚澜试图跟弟弟商量。
“哥哥,我想跟你一起去。”楚泽眨巴着大眼睛说。
楚澜看着可爱懂事的弟弟犹豫了一会儿,到底没舍得留他一个人在家里等。
“行吧,那你等我一下,我去徐婶家借点东西。你先多穿点衣服,把以前阿娘给你做的那件袄子穿上,靴子也套上。”楚澜边收拾东西边跟楚泽说。
楚澜的阿爹以前打猎给家里留了不少皮子,有些有破洞或者硝得不够好的皮子卖不上价格,就自己家留下,阿娘再给他们拼接缝制成衣物。天气暖和时楚澜穿书生袍,现在天气冷也把阿爹留下的袄子给穿上了,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比较保暖,就连靴子也是各种兽皮拼接而成的,结实耐穿。
“徐婶,在家吗?”楚澜端着一碗热汤圆敲了敲隔壁的门。
“谁呀?”一个中年男人打开大门,“是小澜啊,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得了风寒?我正打算去看看你呢。”
中年男人是徐婶的丈夫刘叔,刘叔常年在城西码头讨生活,帮人搬运货物,扛大包,皮肤略黑,身材高大,健壮又结实,刘叔性格开朗,说起话来声音洪亮。
楚澜把手里的碗递给刘叔:“叔,我已经好多了,这是我家新做的汤圆,是甜的,送给你们尝尝。”
刘叔闻言,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碗,闻着香甜的汤圆散发出来的味道,他转头朝着屋里喊:“孩子他娘,楚澜来了。”
“来啦来啦。”徐婶闻声从里屋走出来,看到楚澜她就问:“小澜你怎么出门了,风寒好了吗?”
“好了,谢谢婶儿给我们家送的菜。”楚澜笑着说。
“这孩子,谢什么,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照应,你阿爹阿娘在的时候也很照顾我们。”徐婶看到楚澜病好了,也很开心,“当家的,你端的什么呢?”
“是楚澜端来的,叫什么圆来着?”刘叔皱起眉头想着。
“是甜汤圆,里面有馅儿,我做了红豆馅儿、花生馅儿和黑芝麻馅儿,婶儿快尝尝。”楚澜笑了笑。
“你这汤圆听着就好吃,婶儿还没吃过呢,我尝一口。”徐婶高高兴兴地舀了一个汤圆放进嘴里。
“怎么样?”楚澜期待着徐婶的反馈,虽然自己觉得不错,楚泽也带着“兄控”光环夸赞自己说做得好吃,但他还是想请别人品尝一下,听点客观的评价,毕竟第一次做,有点担心是否会不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口味。
“婶儿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甜、香、滑、糯!你这可放了不少红糖吧。”徐婶惊喜地说,“当家的,你也尝一口,真的好吃。”又塞了一口给刘叔。
“是,放了一些,我这不是想着天气冷吃点热甜食挺好的么。我打算做点去集市上卖,婶儿,您觉得能卖出去吗?”楚澜有点担忧地问。
“太能了,你这是汤圆怎么做得这么好吃,馅料香、汤甜、皮子软糯,集市上可没有卖这么好吃的吃食。”徐婶笑着说。
“就是糯米,再放够了红糖,我在古籍上看到的菜谱,就试着做做,万一能成,我和小泽也多个进项,写书信实在难以为继。”楚澜有点不好意思。
“是好吃,我没想过糯米还能做出这种吃食,我就喝过糯米酒。”刘大叔也赞不绝口。
“刘叔,我想借您家的板车用用,行吗?”楚澜问。
“你这孩子,这有什么不行的,你拿去用就是了。是打算去集市摆摊吗?”刘叔立马答应。
“是,试试看能不能卖出去。”楚澜点点头。
刘家的木板车就放在后院,板车能装不少东西,穷人家的板车全车都是木头,富人家有的会往上套铁箍,车头把手也可以套到牲畜上让畜生拉车,穷人家没有牲口一般就自己拉着。走远路搬运货物什么的,有板车能省不少事。
徐婶一听楚澜想借板车,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她拍了拍刘叔的胳膊说:“当家的,赶紧去帮楚澜把板车拉出来,孩子们现在过得不容易,能帮就帮点儿。”
刘叔点点头,转身去了后院。没一会儿,他拉着板车走了回来,用袖子擦了擦板面,笑着说:“小澜,这板车结实着呢,平时我也用它拉货,一点问题没有。你要是装不下东西,跟叔说一声,咱还能想办法。”
楚澜连连道谢,低头仔细检查板车的状态,发现虽然有些磨损,但确实还能承重。他微笑着说道:“谢谢刘叔,板车很结实,够用了!”
“你客气啥啊,这板车闲着也是闲着。是拉炉子吗?”刘叔大大咧咧地摆摆手。
“是呢,叔。”楚澜回头又对徐婶说道,“婶儿,这汤圆的味道还真能卖出去吗?”
“能!我跟你说,集市上可没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你这汤圆包得精巧又香甜,一定会有人喜欢。以前你阿娘就很会做吃食,没想到你手艺也这么好。”徐婶信誓旦旦地说道,又转头对刘叔补充道:“当家的,我拿去给秀秀吃,她肯定喜欢。”
刘叔点点头,笑着说道:“行,那这碗给她留着,省得回头抢不过你。”
“叔,我是拉炉子,和一些摆摊要用的家伙什,柴禾、水、锅碗什么的。我打算在集市上现煮现卖,让人吃口热乎的。”楚澜说出自己的打算。
“当家的,要不我们都去吧,你帮楚澜推车,我去帮忙吆喝,这孩子从小读书,指不定不好意思招呼人呢。”徐婶跟刘叔商量着。
“成,那就一起吧。”刘叔点点头,要进屋穿厚衣服。
“婶儿,不用。”楚澜赶紧摆摆手,“真不用,我敢吆喝的,再说我就准备了二斤糯米的量,没几碗,要是生意好一会儿就卖完了,小泽还在家等着我呢。”
“那就让你刘叔跟你去,你也没摆过摊,他常年在码头干活懂得多。我在家看孩子,小泽要不要叫来这边跟秀秀玩?”徐婶笑着说。
徐婶家里有个闺女,岁数跟小泽差不多大,俩人经常一起玩耍。
“小泽说要跟我一起去,我想着带他去集市上热闹热闹也好,前阵子我忙着摆摊写书信,又生病,也没什么功夫陪着他,今天就当带他玩吧。”楚澜说。
“那你们去吧,穿暖和点儿,早点忙完早点回来。当家的,你可帮忙看着点摊子,替他们吆喝吆喝。”后半句是对刘叔说的。
“行。”刘叔和楚澜推车出门。
回到家时,楚泽已经穿戴整齐,围着厨房忙碌。他个头小小,却颇为利索,不仅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还特意从柜子里翻出了楚澜的厚皮袄子和靴子,整齐地放在一旁。此刻,他正踮着脚尖把几只碗小心翼翼地从橱柜里拿出来,小脸紧绷着,神情专注又认真。
“小泽,别忙了,让哥哥来吧。”楚澜笑着走过去,轻轻接过了弟弟手中的碗,“咱带十个碗应该就差不多了,多了带不方便。”
家里碗勺倒是够的,就是样子和花色都不一致,还有些磕了口子缺了角之类的。不过问题倒不大,昨天楚澜就在集市里看过了,别人摆摊卖热汤面的碗也跟他家的差不多,这时候的平民没这么多讲究,用的时候避开着点儿豁口就行了。
“哦,好!”楚泽听话地点点头,但眼睛还是盯着楚澜,显然不放心哥哥一个人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