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楚澜决定将铺子的名字定为“楚家食铺”
第42章楚澜决定将铺子的名字定为“楚家食铺”
走出福满楼,街上的阳光洒在楚澜身上,他深吸了一口气,眉宇间的紧绷稍稍舒展。他心中清楚,程干并非真的无意合作,而是想试探他的底线。
既然如此,不如暂时放下,专注眼前的生意,让事实证明自己的实力,程干如果有兴趣肯定会再次找自己。
接下来楚澜开始着手开始准备自己的铺面,他开始为铺面选址。
他并没有急于去找城里最繁华的地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集市旁那条繁忙的街道,人流量大,各种铺面林立,跟楚澜打交道最多的粮油店也在那条街上。
几乎所有来集市上赶集的人们,都会去那条街上逛一逛。
经过打探,楚澜和刘叔商议后终于选定了街角一家闲置铺面,前一家店主是做醋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举家搬迁,铺子被集市管理处收回。
这家铺面坐落在主街的转角处,门面并不起眼,窗子有些泛黄,但透过昏黄的油纸,能大概看到里面宽敞的空间。
商铺的前厅已经铺设了斑驳的木地板,木质的柜台和架子让整个铺面看起来有些古老,仿佛时光在这里停驻了很多年。
最吸引楚澜的是,它拥有一个不小的后院,虽然院内杂草丛生,但在他看来,这片空地若是整理出来,足以满足做菜、存放食材和摆放一些厨具的需要。
穿过铺面,楚澜推开一扇木门,走进后院。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微风轻轻吹动着院内的一些树枝和杂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
院子的角落里有一口老水井,水清澈见底,细流不断。
这个地方对于一个需要大量用水的餐饮生意来说,无疑是极为便利的。
楚澜用手指轻轻抚摸着井口,心里不禁有了打算:将后院清理干净,改造为一个简单的厨房,既能方便地制作新菜品,又能储存一些食材,简直是理想之选。
他走到商铺外,停下来静静观察了一会儿。
这条街道的交通非常繁忙,过路的人群络绎不绝,摊贩的吆喝声和步伐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楚澜笃定这样的位置对于吸引食客是最合适不过的。
他心里渐渐有了明确的计划:将摊位的生意转移到这家铺面,店面不大,但足以容纳一部分桌椅,既能满足集市的传统热闹,又能提供安静的就餐环境。
他找到,经过一番谈判,最终商定了铺面的租金为月租金五千文,折合五两银子。
管事面带微笑,和蔼地说道:“楚小哥,这个铺子位置好,周围人流量大,肯定能带来不少生意。如果需要改造或者其他设施,我们会尽力配合的。”
楚澜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多谢管事,铺面外面的装饰我不打算大动,保持原貌即可。后院那块空地我会收拾一番,做成厨房。”
管事准备好了纸笔,双方很快就签订了租赁协议,刘叔与楚澜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商议起该如何改造和布置铺面。
签订了租赁协议后,楚澜和刘叔马不停蹄地投入了铺面的改造工作。
他们首先对铺子进行了简单清扫,把陈旧的灰尘和蛛网一一清理干净。
楚澜决定将铺子的名字定为“楚家食铺”,写了字找人刻了木匾挂在店铺门口。
“楚家食铺,好名字!简单大气,听着就让人觉得有家的味道。”刘叔看着木匾上的字笑道。
为了节省开支,刘叔找到之前的李木匠,用不高的价格买下了几张剩余的桌椅,加上原本摊位上留下的两张,现在一共凑齐了六套桌椅。
李木匠手艺不错,重新打磨了桌椅的表面,还涂上了一层清漆,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透着质朴的气息。
铺子的后院经过改造,变成了一个简单却实用的后厨。
刘叔亲自上阵,用砖砌了一个灶台,还装上了烟囱,确保后厨通风顺畅。
楚澜则布置了案台和储物架,把前阵子买来的调料、米面和新鲜食材分类摆放整齐。后院一角还摆放了几个大水缸,用来存放卤水和馅料。
经过几天的忙碌,铺子焕然一新,虽然称不上豪华,但干净整洁,处处透着温馨和用心。
“楚澜,咱这地方不大,六套桌椅已经是极限了,倒是后厨收拾得不错,做食材方便得很。”刘叔站在院子里,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语气中透着一丝自豪。
“嗯,这里是我们每日忙碌的核心区域,一定要弄好。”楚澜笑着应道,“明天我们就开始准备第一批食材,争取尽快试营业。”
大年初八这天,铺子正式开业。天刚蒙蒙亮,楚澜就开始张罗。
他在菜单上新增了一道菜品,除了招牌的汤圆、卤肉饭和腊肠外,他还推出了一道蜜汁叉烧和蜜汁排骨。
这叉烧和排骨均以秘制酱料腌制入味,经过精心火候烤制,表皮泛着诱人的焦糖色泽,香气浓郁扑鼻,一经推出便引来了不少食客的目光。
“这叉烧也太香了!外酥里嫩,甜咸适口,越嚼越香!”一名食客忍不住连连称赞。
“还有这排骨饭,每一粒米都裹着肉汁,又香又不油腻,实在是绝了!”另一位食客接过话头,眉飞色舞地向旁边的人推荐。
楚泽端着空盘子跑回后厨,脸上挂满了兴奋:“哥,这蜜汁叉烧大家都说好吃,连隔壁巷子的王奶奶都特意买了一份回去给她家孙子尝尝!”
楚澜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好,小泽辛苦了。把盘子放下跟秀秀玩儿去吧。”
铺子里人头攒动,食客络绎不绝,座无虚席,门口还排起了小小的队伍。
楚澜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照顾堂内的顾客,还得时不时亲自上菜,微笑着耐心招呼每一位客人。
遇到顾客提问,他总会停下来,贴心地根据对方的口味给出个性化的推荐,赢得满堂好评。
后厨里,刘叔和徐婶也没停下片刻,切菜、备料、调汤,配合得默契十足。
秀秀和楚泽虽然年纪小,却也能帮上不少忙。秀秀负责招呼门口的客人,递茶倒水,而楚泽则拿着小布巾,把空出来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忙碌间隙,两人偶尔会溜到铺子后院玩耍,一会儿翻翻哥哥种的菜,一会儿摆弄徐叔带来的小木雕,天真的笑声为忙碌的铺子平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