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十二和十三 - 我把桃花切一斤 - 西门瘦肉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五十三章十二和十三

我的意志不坚定,李令月稍微说几句话就让我改变了原有计划,暂时先不去女儿国找李典策。李令月说道:“三哥千里奔袭,后勤补给跟不上。伪隋国反应过来了,背后那些小丑纷纷跳了出来。这几天,两国大军相持不下。走,跟我一起去河北道,帮助我三哥。”

我望着满天大雪,说:“我武功稀烂,计谋全无,到那边去的唯一作用就是文兄讲笑话说段子。蓝主决正好可以过去大出风头,跑到伪隋国的宫里杀他个七进七出。”

蓝主决自信大笑,说:“这就是我的本意,一刀,还是你懂我。”

我也笑道:“谁让咱俩是老乡啊。对了,老乡,你会五雷正法不?会的话,我就不用去女儿国找燕王了,你直接送我回家。”

蓝主决哼了一声,说:“天下武学,分为儒释道三教以及纯粹武夫,只有走道家路线的人才会五雷正法。我是纯粹武夫路线,不会这招。”

我嘲笑道:“你不是男主角么?也有你完不成的任务啊。”

蓝主决大怒,说:“废话,你让我学葵花宝典,我肯定也学不会啊。”

李令月阻止了我们的口水大仗:“废话少说,收拾收拾东西,咱们直接去河北道一线战场。”

我打算回去找忍冬,看看她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河北道。我很羡慕蓝主决,说:“老乡,还是你爽啊,逍遥自在。”

蓝主决拥抱长安大雪,说:“我可是有家室的人。刑部尚书薛铁龙是我的岳父,我得去给他做思想汇报。河北道再见。”他缓缓走入雪中,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我问李令月:“十三,咱们怎么过去?马车?步行?还是坐大雕?大雕可不行,前几天差点冻死我。”

李令月想了想,说:“坐马车。明天中午,李家小院集合。”

我来到忍冬家,说明来意。忍冬和赵大叔都表示同意,大雪天,菜场和鱼市都歇业了,正好休息。战场虽然危险,但大唐将士天下无敌,在魏王帐中肯定没什么危险。大不了动用隐身那一招。

赵大叔这两年老得快。他说:“一刀,你要是去了周老将军那边,有空瞅瞅你爹呗,帮我带个信儿,说我老赵挺想他的。”

我说道:“你跟我爸感情倒是好啊,何不自己去一趟河北道呢?老哥俩喝喝酒聊聊天吹吹牛,也是人生快事!”

赵大叔锤着自己的大腿说:“人老了,这把老骨头经不住颠簸啊。你们年轻人,有时间有精力就到处走走。咱们大唐眼下虽然困难,但是肯定会转危为安的。年轻人正好有一番大作为。”

我自嘲道:“我就是一贫困少年啊,安邦定国我都插不上手。”

赵大叔不再言语,煮了一大锅鲜鱼汤。

鱼汤下肚,我觉得雪景更美了。

赵大叔让我给我爸胡长亭写一封长信,记载着赵大叔这些年的一些回忆。虽然琐碎,倒也见真情。原来二十多年前,宫里发生政变,我爹胡长亭我娘王羽衣遭到牵连,于是带着“胡一刀”跑路。为了避免被一锅端,胡长亭和王羽衣分开跑。

胡长亭带着胡一刀往深山老林躲。他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虽然他是大唐剑术理论第一人,但是天生没有三宫丸,不能练武,在山里没有吃,饿得跑出来了。他又往穷乡僻壤跑,帮人写信,教人读书,帮知县写报告,帮武林高手写职称论文,挣点辛苦费。他在一个地方不敢多呆,每待个半年就去另外一个地方。

后来他来到了沔阳郡新手村,认识了赵大叔。赵大叔不识字,对读书人有着天生的敬佩和喜欢。他热心帮助胡长亭找零碎活儿干,帮他修葺茅草屋,有时候打到好鱼还提过来给胡长亭分享。

胡长亭和赵大叔成了好朋友。他见赵大叔常年刮鱼鳞,刀法娴熟,就改编了一套剑法传授给赵大叔。赵大叔也是天赋异禀,居然迅速成了用刀高手,在沔阳郡可排前三。赵大叔不可一世起来,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连续被几个后起之辈挑战,输了很多次,便再无心思用刀。

一年后,胡长亭打算再换个地盘。好消息传来了,老皇帝平反了胡长亭和王羽衣的罪过。胡长亭就在新手村常住了下来。每当有赵大叔以前得罪过的人前来寻仇都是胡长亭帮助解决。

他是理论高手,没有战斗力,所以劝退敌人的方法就是,教导他一套剑法,量身定做。

比如有的人是大胖子,胡长亭就创造出重剑的剑法,瘦子练不来,所以在胖子界,他的剑法可称第一。

有的人是大色狼,胡长亭就创造出床笫之剑,在床上,他的剑法可算无敌。

有的人天生不长胡子眉毛,胡长亭就创造出泼风剑法,剑招使出来,把敌我双方的胡子眉毛全部刮掉。因为他本身没有胡子眉毛,所以毛发正常的人都不敢跟他比试,在这个领域,他是无敌。

胡长亭不仅创造力惊人,而且歌喉不错。没事儿就喜欢唱歌,新手村无数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喜欢他,在唱完一首歌似之后,他又喜欢讲黄色笑话。黄得很内涵,听完了回去琢磨三分钟可能才明白。

赵大叔默默记住了很多黄色笑话,然后勾搭了忍冬他妈。

惜忍冬妈去世得早。

后来胡长亭又得罪人了,在新手村住不下去,带着胡一刀跑路又麻烦,就把胡一刀托付给了赵大叔,赵大叔倒也尽职尽责。两个男人之间,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临别前的这种互相之间的信任和帮衬,足以让人动容。

赵大叔絮絮叨叨说了好几个时辰,我差不多写了七千多字。

我说道:“男人之间不用写这么多字吧。我手腕都酸了。”

赵大叔憨笑道:“人老了,就是废话多。”

我问道:“等河北道的事儿结束了。我想带忍冬回我老家,您一起去不?”

赵大叔望着我和忍冬,说:“嘿嘿,忍冬要我去,我就去。不然让你们俩厌烦。”

我问忍冬:“你带你爸爸不?”

忍冬说:“我爸爸想去,我就带他去。”

赵大叔留我过夜,但是我还要回李家小院,问问柯学去不去河北道。毕竟他也是我们西门的人,还有女儿国太子冉歌。

回到李家小院,柯学还在跟冉歌深情对视。

我问:“你们累不累啊?”

柯学说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就在朝朝暮暮。”

冉歌不住点头。

我说:“冉歌,你满十八岁了没啊?没有满的话,就是早恋,国家不允许的。”

冉歌大眼睛闪了闪,说:“四舍五入的话,我都二十了。早满了。”

我把李令月带我们去河北的事情说了一遍。柯学没有发话,冉歌很积极,说:“去。那多鱼国,长臂国,安南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女儿国迟早跟他们有一战。在大唐战场上,能够观察他们的作战风格,也是一个学习。”说到打仗,冉歌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颇有几分太子的风范。

柯学附和道:“既然你去,贫僧也过去。一旦打仗,就有无数死去的冤魂等着贫僧超度,阿弥陀佛。”

冉歌又恢复了小女孩模样,说:“大师,你真是慈悲为怀。”

柯学谦虚说道:“这是出家人的本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