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老年兵
西门庆细细的脖子被李令月捏住了。他让我知道鹦鹉也能翻白眼。西门庆叫道:“先放开我再说啊,被你捏死了!”李令月松开手,说道:“我捏死你,就跟捏死一只鹦鹉一样容易,快说,有什么方法破敌?”
西门庆缓缓气,扑腾扑腾翅膀说道:“你们说,老年人最喜欢什么东西?”
李典文说到:“儿子?孙子?子女?”
西门庆满意地点点头,说:“不愧是魏王殿下,一点就通。既然老年人喜欢子女,那就找一堆人假扮他们的子女,呼唤他们回家。老年人思子心切,说不定就都过来投降了,原理类似与美食对饿汉的吸引。”
李典文一拍大腿,说:“妙啊。你这个鸟头还是有点智慧的。来人,给我召集五千个年轻一点的士兵,去阵前装孙子,把老年兵都吸引过来。”
队伍很快召集好了。为了让演技逼真一点,李典文在犬封大厨给年轻士兵们用洋葱擦眼睛,各个饱含热泪。他们齐刷刷站在阵前,齐声叫道:“老爹,我可想死你了!”
老年兵们不为所动。
李典文奇道:“咦,怎么不管用?”
西门庆想了想,说:“殿下的兵马太雄壮,喊声太威武,不像是在喊爸妈,反倒是要拆迁。气氛得煽情一点。”
李典文问道:“情怎么煽?”
西门庆笑道:“队伍里应该有军队团吧,让乐团的人拉二胡,拉得越凄惨越好。”
部队里的确有军乐队,不过约起多是锣鼓一类,丝竹乐器甚少,只有十几个乐手带着二胡。他们齐声拉起来,倒是有那么一点点苦情戏的味道。
老年兵依旧满脸肃杀。
李典文叹道:“还是不管用啊。”
西门庆倒馊点子不少,说道:“还有一招。你们会唱《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么?”
李典文和他的亲兵们都摇摇头。
西门庆看向我,说:“一刀,你肯定会唱!”
我看到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我,不禁有点害羞,说:“我是会唱,但我的嗓门又不大,这么空旷的地方,我唱歌给谁听啊。”
西门庆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傻啊!教大家一起唱!这样就有效果了!”
李典文有些为难,说:“我的兵冲锋陷阵提刀砍人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唱歌都五音不全啊。”
西门庆严肃地说道:“唱歌,要用心来唱,不是用嗓子唱!唱的时候,心里想着在家盼着子女归来的老父老母,歌曲自然就能打动人心。”
李典文对我说:“一刀,辛苦一下了。”
我临危受命,开始教人唱歌。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教了一下午,总算教会了十个人。
十个人再分别教会十个人。到了第二天晚上,总有算一千人能够把旋律唱出来了。一千名士兵站在老年兵面前,动情唱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呐,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张格力擦着眼泪说道:“太感动了,这歌词写得太好了。”
西门庆大喜:“看,张老头都被感动了!”
李典文摇摇头,说:“对面的老头兵们还是没反应。你这招不行。”
西门庆毫不气馁,说:“看来方向搞错了。我们再一起想想,老年人最喜欢什么?”
在军营中议事的都是糙汉子,十三公主虽然是一个女的,但她是等同于两个糙汉子。这些糙汉子对父母的需求和喜好都不很是很了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都找不出什么是五千个老年兵都喜欢的东西。
我剑走偏锋,说道:“保健品?在我老家,很多老年人得了病,不看医生不吃药,却买了一大堆没有治病效果的保健品。”
西门庆笑道:“你想得真远。这里是大唐,哪来的保健品啊。再想想。”
我突然想起一个点子,说:“广场舞!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普及率极高!”
李典文问道:“什么叫广场舞?”
我解释道:“广场舞,就是在广场跳的舞,动作简单,有重复,容易记住,节奏感较强,背景音乐很动感,跳起来很带劲儿,是老年朋友强身健体的必备良药,而且还有利于促进老年朋友的夕阳情。”
李典文明显不能理解我说的广场舞是什么概念,说:“你会挑么?示范给我看看?”
我有些为难,说:“广场舞我倒是会跳一些,但是没有背景音乐啊。”
昨天那几个拉二胡的人站出来了,说:“要什么音乐?我们帮你弄。”
我想了想,同一个广场舞,可以套用在不同的歌曲上面,只要这些歌曲是同样的节拍。我说道:“要节奏感强的。”
拉二胡的演奏家说:“这个好办。我们乐团有好几个琵琶手。”
几个大汉抱着琵琶出来了。
我有点吃惊,问:“男的弹琵琶?在我印象中,都是美少女弹琵琶啊。”
李令月嘲笑道:“没见识的家伙。铁板琵琶这种乐器,最初就是军中大汉弹的,而且男的弹效果更好。”
五把琵琶开始奏乐。他们弹的是《十面埋伏》。
二胡演奏家得意洋洋地问道:“怎么样,节奏感够强吧!”
我说道:“是很强!但是旋律太密集了啊,跳不了,换一个。换一个节奏感强,但是没这么快的!”
演奏家说:“这得敲军鼓。”
他们敲起了《将军令》。黄飞鸿经典插曲《男儿当自强》就是根据将军令改编的,节奏感的确很强,而且不快,但是不适合跳广场舞。
我说道:“这样吧,我哼一首歌,你们能够根据我哼的歌来配乐么?我不会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