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图绝王子
魏王李典文今年四十岁,留着长胡子,一副军中粗粝汉子的模样。他力大无穷,天生金刚之躯,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适合在朝堂争抢阵地。李典文眼中喷出悲愤的火焰,犬封国的厨子张弛获似乎察觉到了李典文的杀气,猛地朝李典文望过来。李典文举起酒杯,说:“莫谈国事。哈哈哈,来,喝酒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床上躺着谁!”
我笑道:“好诗啊!来,文兄,我敬你一杯。”
李典文仰头,一饮而尽,将愁苦咽入腹中。
我的酒量一般般,尤其是喝这种八十年陈酿的女儿红,简直要了我的老命。
李典文金刚之躯,千杯不醉。
酒铺老板张格力,也是酒量了得。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喝得尽兴。
我喝了两杯酒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迷迷糊糊听到李典文用筷子敲着酒杯唱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听到李典文说完最后一句话就沉沉睡去:“三位弟弟坏我大事!”
醒来的时候,我还在张格力家里。张格力把他的床让给了我,他和张弛获挤在一起。我跟张格力不是很熟,睡在他的床上有点不好意思,跟他致谢后回到李家小院。
偌大一个院子,只有我一个人,联系不到皇上和十三公主,也没有生意上门。李令月给我的那些经费已经花得一干二净,我还得出去挣钱。
思来想去,我还是重操旧业,给京城的姑娘小姐们割双眼皮,也做纹身刻字,挣点生活费,忍冬闲暇时分就过来给我帮忙。柯学忙着给京城的贵妇人大小姐们指点迷津,不亦乐乎,西门庆也找到了他的天堂:皇宫御花园,里边有不少美貌的母鹦鹉。
魏王李典文找到喝酒的好地方,天天往张格力的酒铺里跑,和张格力一起喝酒骂朝廷,日趋颓废。我们的文兄一心痴迷带兵打仗,不擅长搞人际关系,和朝中文武百官几乎没有任何亲密关系。
反观他的三个弟弟,身后都站着无数或明或暗的势力。
李典文虽然赋闲在家,但是接触到朝廷信息比我这样的平头百姓要多得多。如今皇帝病重,太子未立,大臣们推举皇后主持大局。
皇后是一个贤明的皇后,深知自己并无处理朝政的经验和远见,因此不愿过多插手,只是站出来给百官吃个定心丸。朝中大事交由三个王爷和两个丞相组成的领导班子抉择。
皇后的亲生儿子是楚王和燕王,可是这两位都被炸到外国去了,至今不肯回来。秦王不是皇后亲生,但是深受皇后喜欢,而且左丞相明确站队站在亲王这边。
赵王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和右丞相关系如胶似漆,礼贤下士,善于结交,朝中有一半大臣喜欢他,剩下的一半没有明确表态。
韩王看起来势力最弱,因为没什么大臣支持他,其实他最让人头痛。因为太监们都喜欢他。神宗皇帝病重期间,不放心把权力交给三个狼子野心的儿子,竟然把权力分给了太监,尤其是最重要的御林军兵权。太监们有很大一部分是武装太监。大唐建国至今有八百余年,其中有一百多年是非常黑暗混乱的时段,便是神宗皇帝登基之前的那一百多年。太监专权,随意废立皇帝。神宗皇帝胆大心黑,隐忍多年,然后联合一代剑仙李非墨一夜之间诛杀所有武装太监。可惜神宗皇帝老迈昏庸,晚年下了一步错棋。
韩王雇佣了大量无聊文人,给宫里那些不健全的男人编纂侠义故事,让说书先生到处称赞。他投其所好,太监们都很喜欢。另外,大唐隔壁的高丽竟然公开支持韩王,说韩王有天子之相,最关键的是,韩王是神宗皇帝和高丽女人生的。
高丽是一个统称,位于大唐的东北边,分为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个地盘,这三家暂时尊高句丽为盟主。
魏王李典文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在军方倒是有一点影响力,可惜也被三个哥哥剥夺了,也难怪他天天买醉。李典文愿意跟我说这些机密之事,我倒是有几分感动。
我找了个机会对李典文说:“殿下,如果哪天你想当皇帝了,我一定顶你!虽然我无权无势,但是放屁添风,好歹能狗给你壮点声势。”
李典文笑得连声咳嗽,说:“我可不想坐那张龙椅,太烫屁股,他们想坐就坐。我只想骑在马背上,彻底荡平安南国这群跳梁小丑!可惜啊,目前是看不到希望了。”
喝了几天酒后,李典文刮胡子不刮,头发不理,衣服也不换,整个人邋里邋遢,和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征南大将军判若两人。
我割双眼皮的生意也在李家小院做。我的生意必须在有月亮的晚上才能进行,所以客人们只能在晚上来。邻居左右的男人们在晚上就都不睡觉了,瞅机会来偷瞄我的客人们。大唐讲究自然美,所以我的生意不是太好。幸亏我对《三字经》《百家姓》背得熟,于是兼职给人做家教,给小孩子讲解这两本书作为开学启蒙。
《三字经》《百家姓》都是宋朝出来的书,在唐朝没有,启蒙效果非常不错。不过问题很快就来了,家长们纷纷问我这两本书是哪儿来的,怎么以前都没听说过。我实话实说,说我是穿越者的,小时候背熟的,他们不相信。我只好说是梦中高人所授,这个高人来自一个叫被誉为高考神话的地方,名为黄冈。
书中有些内容要做更改,比如《百家姓》的第一句话,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皇亲国戚们就不高兴了,我们皇帝姓李,怎么是赵排在第一位,而李才排第四位?
这个事儿上纲上线的话,可以判我一个杀头的大罪。好在大唐社会开放,不玩文字狱这一套。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还是把《百家姓》第一句改成“李钱孙赵,周吴郑王。”
家教也不好当,放在大唐叫做私塾。大唐每个郡县都有官办的学校,称为县学。有的家长愿意再请一个私塾先生。我的学生们虽然年纪小,但是古文基础比我强出几百倍,他们针对三字经里的某些典故向我提问,有的问题我根本答不上来,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
很快就要过年了。笼罩在长安城上空的战争阴云总算被春节的气氛冲淡了一些,神宗皇帝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据说不但清醒过来,甚至还绕着御花园散了半个小时的步。
这是据西门庆所说。
西门庆回到李家小院,说他在御花园和漂亮母鹦鹉调情的时候,突然看到躺卧病床半年的神宗皇帝不需要人搀扶在花园边闲庭漫步,皇帝看到他还亲切地跟他打招呼。
我问西门庆:“皇上给你说啥?”
西门庆骄傲地说道:“皇上考验我的口技。他让我学狗叫,我就汪汪汪叫了三声。他又让我学猫叫,我喵喵喵叫了三声。皇上兴致不错,还让我学鸡叫,我只好说,大爷,过来玩啊。皇上哈哈大笑,说赏给我三只最漂亮的母鹦鹉给我侍寝。哈哈,吾皇英明。”
我倍感欣慰,神宗皇帝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理应活个一百岁!只要皇帝恢复健康,大唐目前遭遇的危机都不算什么!西门庆在皇宫玩得不亦乐乎,我倒是想进宫看看神宗皇帝,有两年没见到他了。好歹皇帝对我还不错。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西门庆神秘兮兮地说道:“一刀,告诉你一个刚刚从小道传来的消息,要不要听?”
我说:“不要,谣言被转述五百次,是要坐牢的。”
西门庆说:“这可不是谣言!你不听会后悔的!”
我说道:“什么消息这么神秘?要是我听了呢?”
西门庆理直气壮地说:“你会更后悔!”
我作势要打他,说:“有屁快放!”
西门庆说道:“这可是我牺牲色相,从其他母鹦鹉的嘴里打听到的。咱们大唐的宿敌,图绝有动作了!”
我问道:“什么动作?”
西门庆说:“咱们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就听说图绝国要跟大唐求亲,现在他们真的来了!”
我冷笑道:“这个死图绝,想逼咱们大唐玩和亲这一套啊。要打的话,大唐又不怕他。图绝派谁来提亲了?”